《高寒-荒漠脆弱区植被生态效应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满厚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1131607
  • 页数:224 页
图书介绍:本专著涵盖两大部分内容,共20章节,围绕陆地生态系统中高寒—荒漠两大生态脆弱区的植被效应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高寒脆弱区草甸对气候变暖的生态响应,包括12章节内容。第二部分为荒漠脆弱区防护林与自然植被的防护效应,包括8章节内容。

第1篇 高寒脆弱区草甸对气候变暖的生态响应 7

第1章 高寒生态脆弱区研究背景 7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7

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10

1.3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12

第2章 植被-土壤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14

2.1 植物物候与生长对增温的响应 14

2.2 植物光合作用对增温的响应 19

2.3 植物生物量生产及分配对增温的响应 20

2.4 土壤有机碳对增温的响应 22

2.5 土壤酶活性对增温的响应 23

2.6 土壤呼吸对增温的响应 23

2.7 植物生长对刈割的响应 25

2.8 植物生殖分配对刈割的响应 27

2.9 植物群落生物量及其组成对刈割的响应 27

2.10 植物净化对刈割的响应 29

2.11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对刈割的响应 30

2.12 土壤酶活性对刈割的响应 31

2.13 土壤呼吸对刈割的响应 32

第3章 高寒生态脆弱区研究方案 34

3.1 研究区概况 34

3.2 样地设置 35

3.3 观测内容及方法 38

3.4 数据分析 45

第4章 高寒草甸夏季植被特征 49

4.1 植被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49

4.2 植被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 52

4.3 讨论与结论 54

第5章 高寒草甸对增温1年的短期响应 56

5.1 增温对温度的影响 56

5.2 增温对水分的影响 57

5.3 增温对植被的影响 58

5.4 讨论与结论 60

第6章 高寒草甸植被特征与温度、水分因子关系 62

6.1 植被物种多样性与温度的关系 63

6.2 植被特征与温度、水分因子的关系 65

6.3 温度、水分因子对植被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67

6.4 讨论与结论 69

第7章 高寒草甸根系生物量对增温3年的响应 73

7.1 根系生物量在生长季不同月份的变化 74

7.2 根系生物量在土壤不同深度的变化 76

7.3 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水分、温度的关系 77

7.4 讨论与结论 79

第8章 高寒草甸生物量动态变化及与环境因子关系 84

8.1 生物量的数量特征 85

8.2 生物量间的关系 86

8.3 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87

8.4 讨论与结论 90

第9章 高寒草甸植被-土壤特征对增温2年和刈割1年的响应 93

9.1 增温和刈割对水分、温度的影响 94

9.2 增温和刈割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95

9.3 增温和刈割对植被高度、盖度、物种数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98

9.4 增温和刈割对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99

9.5 增温和刈割对植被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100

9.6 讨论与结论 102

第10章 高寒草甸地上植被生长对增温3年、刈割 2年的响应 110

10.1 地上植被生长特征的时间差异 110

10.2 地上植被生长特征实验处理间的差异 112

10.3 讨论与结论 113

第11章 高寒草甸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地下生物量对增温3年、刈割2年的响应 115

11.1 植被物种多样性在生长季不同月间的变化 115

11.2 植被物种多样性在不同实验处理间的变化 116

11.3 不同土层植被地下生物量在实验处理间的变化 117

11.4 讨论与结论 119

第12章 高寒生态脆弱区研究主要结论与展望 122

12.1 主要结论 122

12.2 展望 123

第2篇 荒漠脆弱区防护林与自然植被的防护效应 131

第13章 荒漠生态脆弱区的研究背景 131

13.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1

13.2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4

第14章 自然植被与人工植被防护效应研究进展 136

14.1 自然植被防护效应的研究进展 136

14.2 自然植被防护效应的研究方法 138

14.3 人工防护林空间配置的研究进展 140

14.4 人工防护林空间配置的研究方法 143

第15章 荒漠生态脆弱区研究方案 144

15.1 研究区概况 144

15.2 数据采集方法 145

15.3 数据处理方法 149

第16章 绿洲-荒漠过渡带防护林疏透度的数字化测定 151

16.1 数字化测定的原理 151

16.2 数字化测定的步骤 151

16.3 疏透度的计算公式 152

16.4 疏透度测定的精度分析 152

第17章 绿洲-荒漠过渡带防护林的防风效应 155

17.1 林带各结构因子的聚类分析 155

17.2 疏透度与其他结构因子的主导因子模型 157

17.3 疏透度与相对风速的关系 159

第18章 绿洲-荒漠过渡带早春自然植被的物种组成及防风效应 162

18.1 各样地物种的组成及其盖度百分比 162

18.2 各样地物种的多样性指数 165

18.3 自然植被调查指标与风速的关系 166

18.4 自然植被覆盖度与相对风速关系模型的建立 167

第19章 绿洲-荒漠过渡带防护林与自然植被协同配置的优化模式 170

19.1 防护林与自然植被的协同作用对风速的影响 170

19.2 防护林与自然植被的协同作用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174

19.3 防护林与自然植被的协同作用对土壤的影响 176

19.4 防护林与自然植被协同配置模式的构建 180

第20章 荒漠生态脆弱区研究讨论与建议 183

20.1 疏透度的数字化测定 183

20.2 疏透度的主导因子模型 184

20.3 最适疏透度 184

20.4 自然植被的物种组成与分布 185

20.5 自然植被的防风效应 186

20.6 有效植被覆盖度 187

20.7 协同防护效应 188

20.8 协同配置的优化模型 189

参考文献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