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导言 2
第一节 风俗论与风俗史 2
一、明人风俗论 3
二、移风易俗 8
三、风俗的社会影响力 14
四、风俗的地域特征 15
五、民族间风俗的渗透与融合 38
六、明代风俗的变迁历程 43
第二节 明代风俗形成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48
一、人口的分化与等级制度的解体 48
二、社会流动的加速 50
三、朝政的宽大与舆论空间的扩大 57
四、晚明的文化土壤及其特质 58
第一章 饮食 66
第一节 饮食生活特征与风尚 66
一、饮食等级制度 66
二、饮食生活特征 69
三、饮食时尚 70
第二节 宫廷饮食 73
一、御膳管理与朝廷宴会 73
二、宫中饮食品类 76
第三节 士人饮食 80
一、游宴成风与“妓鞋饮酒” 80
二、食不厌精与追求“方物” 83
三、素朴清雅 84
第四节 民间日常饮食 87
一、开门七件事 87
二、日常食品与饮食名品 90
三、饮食器皿 109
第二章 穿着 118
第一节 服饰制度与社会风尚 118
一、服饰等级制度 118
二、服饰风尚 127
第二节 衣冠制式 139
一、男子服饰 139
二、女子服饰 159
三、特殊服饰 166
第三节 化妆风俗 172
一、妆式举隅 172
二、化妆品 174
第四节 发饰风俗 178
一、男子发式与饰物 178
二、女子发髻与饰物 180
第三章 居住与建筑 190
第一节 房舍等第及其变化 190
一、房舍等第制度 190
二、居宅时尚 193
第二节 皇家建筑 194
一、皇宫苑囿 194
二、王府宫殿 203
三、公主府与驸马府 206
第三节 衙舍建筑 207
一、衙门 207
二、廨舍 209
三、衙舍建筑风貌 210
第四节 士大夫居宅 213
一、宅第 213
二、园林 215
第五节 店铺民居 221
一、店铺 221
二、民居 223
第六节 寺观庙宇 228
一、佛教寺院建筑 228
二、道教宫观建筑 230
第七节 建筑材料 233
一、瓦 233
二、砖 234
三、灰浆 235
四、木材 236
五、石材 237
第八节 居宅美化 238
一、明式家具 238
二、瓶花与盆景 251
三、案头清供 254
四、畜养宠物之风 266
五、书法、绘画与藏书 267
六、装饰陶瓷器皿 272
第九节 建筑与风水 275
一、居宅风水学说与习俗 275
二、相宅、厌胜之俗 277
三、暖房与温锅 279
第四章 行旅交通 282
第一节 舆盖等级制度及其变化 282
一、舆盖制度 282
二、舆盖制度的变化 286
第二节 交通工具 289
一、轿子 289
二、车马 290
三、舟船 292
第三节 程图、道路与旅宿 298
一、旅行指南书 298
二、道路 305
三、驿馆、铺舍与客店 312
第四节 旅游风俗 317
一、旅游胜景 319
二、士大夫旅游习俗 338
三、民间旅游习俗 341
四、游具与旅游社团 345
第五章 宗族与生育 350
第一节 皇族与孔府 350
一、皇族宗室 350
二、孔府家族 353
第二节 民间宗族 355
一、民间祠堂 355
二、族长 358
三、义田与役田 359
四、家训、族规与族谱 360
五、科举的家族特点 362
六、宗族生活习俗 364
七、宗族内结会之俗 365
第三节 民间冠礼与冠俗 367
一、冠礼 367
二、民间冠俗 368
第四节 宗族生活习俗的新动向 370
一、财产继承权争夺之风 370
二、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 374
三、分家之风 375
第五节 生育风俗 377
一、祈嗣习俗 377
二、胎教与育婴 381
三、溺女之俗 381
第六章 婚姻丧葬 384
第一节 婚礼与民间婚姻习俗 384
一、皇室婚礼 384
二、民间婚礼 386
三、民间婚俗 392
第二节 丧礼与丧葬习俗 396
一、明宫丧礼及其习俗 396
二、民间丧礼及其习俗 398
三、民间丧葬礼俗的新变化 402
四、佛、道与民间丧俗 406
五、风水与葬俗 407
六、义塚与山场 409
七、民间丧葬互助社团 410
八、生殡与悬葬 411
第三节 祭礼与民间祭祀习俗 413
一、祀先典礼 413
二、皇族陵寝祭礼 414
三、民间祭祀习俗 414
四、墓祭 415
第七章 卫生保健与养老 418
第一节 医疗卫生风俗 418
一、医疗制度与机构 418
二、医士及其医术 422
三、信巫习俗 423
四、卫生习俗 425
五、儒而医 431
第二节 性风俗 433
一、宫中性教育 433
二、淫风与性病的流行 434
三、好男风习俗 436
四、春画 438
五、春药与淫店 438
第三节 寿诞风俗 442
一、做寿与祝寿风俗 444
二、养老风俗 448
第八章 经济生产 452
第一节 农业生产风俗 452
一、农业节气习俗 452
二、农业劳动风俗 454
三、农民及其生活习俗 459
第二节 林业和副业风俗 464
一、茶业风俗 464
二、桑蚕风俗 465
三、果业风俗 467
四、林业风俗 467
第三节 渔牧业风俗 469
一、渔业风俗 469
二、牧业风俗 473
三、渔牧业禁忌 474
第四节 手工业风俗 476
一、百色工匠 476
二、酿造业风俗 478
三、制糖业风俗 479
第五节 商业贸易风俗 481
一、天下大“马头” 481
二、贸易集市 484
三、银子使用的风行 489
四、商人、商帮及其生活习俗 493
五、弃儒就贾之风 496
六、市声与招牌 498
第九章 宗教信仰 502
第一节 佛教信仰及其习俗 502
一、明朝廷的佛教管理政策及制度 502
二、寺院的统属制度 506
三、佛事风俗 511
第二节 道教信仰及其习俗 516
一、明朝廷的道教管理政策及制度 516
二、宫观的统属制度 524
三、法事风俗 533
第三节 诸神崇拜及其习俗 537
一、朝廷祀典 539
二、民间“淫祠” 554
第四节 民间的烧香与香会 561
一、烧香的起源及意义 562
二、香之种类 565
三、烧香习俗 568
四、烧香社团 570
第五节 禁忌 576
一、官场禁忌 577
二、民间俗讳 579
三、民间吉兆 580
第六节 方士与方术 583
一、方士与方术的流行 583
二、卜士与卜法 585
三、相士与算命之俗 588
四、地师与堪舆术 591
五、烧炼之术 593
六、巫师与民间巫风 594
第十章 岁时节日 598
第一节 岁时节序 598
一、宫中岁时风俗 598
二、民间岁时习俗 601
第二节 社祭与社会 611
一、社与民间社祭 611
二、民间赛社仪式 618
第三节 民间庙会 624
一、庙会的起源 624
二、神庙与庙会 626
二、悦神娱人 627
第十一章 游艺 632
第一节 戏曲杂技 632
一、明宫杂戏 633
二、戏班与戏文子弟 636
三、士大夫与戏曲 639
四、堂会社戏 640
五、百戏杂技 644
第二节 逗闷的乐子 650
一、博弈 650
二、山歌俚曲 664
三、音乐 668
四、舞蹈 672
五、说书与弹词 673
第三节 文字游戏与语言风俗 676
一、酒令与急口令 676
二、打灯谜 678
三、清言 679
四、方言 681
五、俗语、白话与隐语 683
第十二章 社交礼仪 690
第一节 官场与民间礼仪风俗 690
一、朝会之仪 690
二、京官社交 692
三、地方官社交 696
四、官场交际内容 697
五、绅士与官员交往礼仪 698
六、民间礼仪风俗 700
第二节 社交名帖 704
一、名帖种类 704
二、社交名帖的风气变迁 705
三、名帖中的称呼 706
第三节 称谓风气 708
一、姓名字号 709
二、宫内称谓 714
三、君臣称谓 715
四、官场称谓 716
五、民称官 718
六、师友相称 719
七、民间一般称谓 720
八、家庭血缘称谓 721
余论 726
一、时代转移与风俗变迁 726
(一)明代的时代转移 726
(二)明代的风俗变迁 729
二、明清易代与风俗转向 735
(一)士风升降及其转向 737
(二)礼乐之俗的转向 739
(三)日常生活风俗的转向 741
三、清初士大夫对明代风俗的反思及其应对 746
(一)对士风政俗的反思 747
(二)对消费习俗的反思 755
(三)对文化风俗的反思 758
(四)改良风俗的应对之策 761
后记 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