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1
大事记 6
第一篇 环境 资源 48
第一章 地理 48
第一节 区位与面积 48
第二节 地貌 49
第三节 气候 50
第二章 土壤 54
第一节 主要土种 54
第二节 分布 55
第三节 肥力 55
第四节 改良 56
第三章 动物 58
第一节 区系 58
第二节 地理区划 58
第三节 动物资源 59
第四节 野生动物保护 60
第四章 植物 62
第一节 古植物 62
第二节 低等植物 62
第三节 高等植物 63
第五章 地质矿产 65
第一节 矿产勘查 65
第二节 区域地质 66
第三节 矿产地质 67
第六章 天文 68
第一节 机构和队伍 68
第二节 观测与研究 68
第三节 仪器研制 69
第七章 气象 70
第一节 气象台站 70
第二节 天气雷达探测 70
第三节 天气预报 71
第四节 为农业生产服务 72
第八章 测绘 74
第一节 测量 74
第二节 制图 地图 76
第九章 地震 79
第一节 断裂带与地震活动 79
第二节 监测与预报 80
第三节 地震区划 80
第十章 土地管理 82
第一节 土地资源 82
第二节 土地制度 83
第三节 地价与土地市场 84
第四节 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 85
第五节 建设用地管理 86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 89
第一节 环境管理 89
第二节 环境污染治理 90
第三节 自然资源保护 91
第二篇 政治 93
第一章 中共 93
第一节 代表大会 93
第二节 民主革命时期省级领导机构 9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省级领导机构 98
第四节 省顾问委员会与纪律检查委员会 100
第五节 基层组织 100
第六节 党员队伍 101
第二章 议会 人民代表大会 104
第一节 咨议局 104
第二节 省议会 省临时参议会 105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参议(政)会 106
第四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07
第五节 省人民代表大会 108
第六节 省人大常委会 110
第三章 政府 111
第一节 清代江苏省官署 111
第二节 太平天国省级官署 121
第三节 民国政权江苏省官署 122
第四节 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民主政权 124
第五节 苏北、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和南京市人民政府 128
第六节 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会 128
第七节 江苏省人民委员会 129
第八节 江苏省革命委员会(省军事管制委员会) 129
第九节 江苏省人民政府 130
第四章 政协 132
第一节 全体委员会 132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135
第三节 主席会议 137
第五章 民主党派 工商联 139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 139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员会 141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江苏省委员会 141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省委员会 142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员会 143
第六节 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员会 144
第七节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 145
第八节 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146
第六章 国民党 148
第一节 早期组织 148
第二节 国共合作时期组织 148
第三节 “清党”时期组织 149
第四节 训政时期组织 150
第五节 抗战时期组织 151
第六节 宪政(内战)时期组织 152
第七节 解体 153
第七章 群众团体 154
第一节 工人团体 154
第二节 农民团体 158
第三节 青年团体 161
第四节 妇女团体 166
第八章 军事 168
第一节 省(辖区)内地方性军事机构 168
第二节 驻军 177
第九章 公安 185
第一节 省级警察机构 185
第二节 武装警察 189
第三节 省级边防机构及沿海管理机构 192
第四节 消防组织 192
第十章 检察 193
第一节 清代省级检察机构 194
第二节 民国省级检察机构 194
第三节 苏南、苏北及南京市人民检察署 197
第四节 江苏省人民检察署、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及其分院 197
第五节 驻苏其他检察机构 198
第十一章 审判 201
第一节 清代省级审判机构 201
第二节 民国省级审判机构 201
第三节 苏南、苏北、南京市人民法院 203
第四节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203
第五节 汉奸案件、战争罪犯案件审判 204
第十二章 司法 207
第一节 省级司法行政机构 207
第二节 律师 208
第三节 公证 209
第十三章 政府法制 211
第一节 省级机构 211
第二节 地方性法规 211
第十四章 劳动管理 216
第一节 省级行政管理机构 216
第二节 省级事业机构 217
第三节 相关劳动机构 218
第十五章 人事管理 219
第一节 省级人事管理机构 219
第二节 省级编制委员会及办公室 222
第十六章 外事 223
第一节 对外开放 223
第二节 各界人士来访 223
第三节 各界人士出访 227
第四节 友好省(州、县、道)及友好交流地区 228
第五节 外国机构、外籍人员和相关事务 230
第十七章 侨务 232
第一节 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 233
第二节 归侨侨眷及港澳同胞眷属 236
第三节 侨务行政机构 238
第十八章 审计 240
第一节 审计监督 241
第二节 审计机构 244
第三篇 经济 247
第一章 综合经济 247
第一节 江苏经济发展史略 249
第二节 改革开放 250
第三节 经济水平 256
第四节 经济发展战略 258
第二章 农业 261
第一节 农业区划 261
第二节 熟制改革 263
第三节 农作物种植 264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266
第三章 林业 268
第一节 森林资源 268
第二节 林业区划 268
第三节 林木种苗 269
第四节 绿化造林 270
第五节 森林抚育管理 270
第六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271
第七节 护林 防火 271
第八节 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272
第四章 园艺 273
第一节 果树 273
第二节 蔬菜 274
第三节 茶叶 275
第四节 花卉盆景 277
第五章 畜牧 280
第一节 养猪 280
第二节 养禽 281
第三节 养牛 281
第四节 养马、驴、骡 282
第五节 养羊 283
第六节 养兔 284
第七节 养蜂 284
第八节 养特种经济动物 285
第六章 水产 286
第一节 海洋捕捞 286
第二节 海水养殖 287
第三节 淡水捕捞 288
第四节 淡水养殖 289
第五节 水生经济植物 290
第七章 农机具 292
第一节 农用动力机械 292
第二节 耕整地机具 293
第三节 种植机具 294
第四节 田间管理机具 294
第五节 排灌机械 295
第六节 收获机具 295
第七节 农副产品加工机具 296
第八节 养殖机具 297
第八章 海涂开发 298
第一节 围垦 298
第二节 农业种植 299
第三节 畜牧 300
第四节 林木 果树 301
第九章 水利 302
第一节 江淮下游防洪挡潮 302
第二节 平原洼地治涝 304
第三节 灌溉供水 305
第四节 跨流域调水 306
第五节 农田水利 308
第六节 机电灌排 309
第七节 防汛防旱 310
第十章 蚕桑丝绸 312
第一节 蚕区 312
第二节 栽桑 313
第三节 养蚕 313
第四节 蚕茧 314
第五节 缫丝 315
第六节 绢纺 315
第七节 丝织 316
第八节 染整 318
第十一章 轻工业 319
第一节 特色行业 319
第二节 名牌产品 322
第十二章 纺织工业 325
第一节 化学纤维工业 325
第二节 棉纺织工业 326
第三节 色织工业 327
第四节 印染工业 328
第五节 毛纺织工业 329
第十三章 陶瓷工业 332
第一节 陶器 332
第二节 瓷器 333
第三节 陶瓷 334
第十四章 盐业 336
第一节 主要盐场 336
第二节 制盐 338
第三节 盐加工 339
第四节 盐化工 340
第十五章 医药 341
第一节 中药生产 341
第二节 化学制药 344
第三节 生化制药 346
第十六章 电子工业 347
第一节 通信工业 347
第二节 广播电视工业 349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工业 351
第十七章 冶金工业 353
第一节 钢铁冶炼与加工 353
第二节 有色金属冶炼 356
第十八章 机械工业 359
第一节 机床工具 359
第二节 工程机械 361
第三节 起重运输机械 362
第四节 矿山机械 363
第五节 石化、通用机械 364
第六节 汽车 365
第七节 发电和热能动力设备 366
第八节 输变电设备 367
第十九章 石油工业 369
第一节 区域油气地质 369
第二节 油气田勘探 370
第三节 油气田开发 371
第四节 管道输油 373
第五节 炼油 374
第二十章 化学工业 376
第一节 化学肥料 376
第二节 化学农药 378
第三节 化工原料 381
第二十一章 煤炭工业 384
第一节 煤田地质 384
第二节 储量 385
第三节 煤炭开发 385
第四节 煤炭生产 386
第五节 矿井灾害防治 387
第二十二章 电力工业 389
第一节 发电 389
第二节 供电 391
第三节 清洁电源 393
第二十三章 建材工业 395
第一节 水泥 395
第二节 墙体屋面材料 396
第三节 平板玻璃 397
第四节 玻璃纤维及玻璃钢 398
第五节 装饰装修防水保温建材 400
第二十四章 军事工业 402
第一节 主要产品 402
第二节 主要企事业单位 403
第二十五章 乡镇工业 407
第一节 经济形式 407
第二节 企业规模 409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 409
第四节 供销 410
第五节 外向经营 412
第六节 产权制度改革 413
第七节 分配 414
第二十六章 城乡建设 416
第一节 城市总体规划 416
第二节 专业规划 418
第三节 城市公用设施 429
第四节 村镇建设 432
第二十七章 风景园林 436
第一节 古典园林 436
第二节 综合性公园 439
第三节 纪念性公园 439
第四节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441
第五节 省级风景名胜区 441
第二十八章 建筑 443
第一节 建筑市场 443
第二节 施工技术 444
第三节 建筑企业 446
第二十九章 房地产管理 45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50
第二节 权属管理 451
第三节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 453
第四节 房地产开发管理 454
第五节 物业管理 456
第三十章 交通 457
第一节 公路 458
第二节 航运 462
第三节 航空 467
第四节 铁路 469
第三十一章 邮电 473
第一节 机构 473
第二节 邮政业务与传递网络 475
第三节 电信业务 477
第三十二章 商业 480
第一节 商业经营者 480
第二节 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81
第三节 城市、集镇商品市场 481
第四节 商业管理 484
第五节 商业行业、网点 485
第六节 商帮、商界组织 485
第三十三章 供销合作社 486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486
第二节 扶持生产 487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 489
第三十四章 粮食 492
第一节 粮食市场 492
第二节 粮食收购 493
第三节 粮食销售 494
第四节 军粮 495
第五节 油脂购销 495
第六节 粮油储存与调运 496
第七节 粮油加工 496
第三十五章 物资 498
第一节 生资市场 498
第二节 木材流通 499
第三节 燃料流通 500
第四节 金属材料流通 501
第五节 机电产品流通 501
第六节 化工、轻工产品流通 502
第七节 建筑材料流通 503
第三十六章 对外经济贸易 504
第一节 出口贸易 504
第二节 进口贸易 506
第三节 对外运输 508
第三十七章 旅游业 511
第一节 旅游资源 511
第二节 旅游景点 514
第三节 导游接待服务 515
第三十八章 商品检验 517
第一节 商检机构 517
第二节 商品检验 518
第三十九章 海关 520
第一节 机构 520
第二节 征税 521
第四十章 工商行政管理 525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525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526
第三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 527
第四节 市场管理 528
第五节 其他行政管理 529
第四十一章 价格 530
第一节 工农业产品价格变动 530
第二节 工农业商品交换比价 531
第三节 价格管理 534
第四十二章 标准化 536
第一节 标准化管理 536
第二节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538
第三节 企业、农业标准化 539
第四十三章 计量 541
第一节 计量单位制 541
第二节 计量标准 542
第三节 计量检定与测试 544
第四节 民生计量 544
第五节 工业计量 545
第四十四章 财政 546
第一节 财政收入构成 546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 549
第三节 财政分类支出 549
第四节 省财政体制 558
第四十五章 税务 559
第一节 机构 559
第二节 税收 560
第四十六章 金融 565
第一节 地方性货币 565
第二节 金融机构 566
第三节 存款 570
第四节 贷款 572
第四十七章 保险 576
第一节 保险机构 576
第二节 保险业务与经营 578
第三节 防灾理赔与资金运用 579
第四篇 文化 581
第一章 教育 581
第一节 古代教育 582
第二节 幼儿教育 585
第三节 小学教育 586
第四节 中学教育 588
第五节 中等职业教育 591
第六节 特殊教育 594
第七节 普通高等教育 595
第八节 师范教育 601
第九节 成人教育 604
第十节 省级教育行政机构 607
第二章 科学技术 609
第一节 机构 609
第二节 科技成果 614
第三节 科技团体 617
附录 618
第三章 社会科学 620
第一节 学术研究机构与团体 621
第二节 学术著作 624
第三节 学术流派 632
第四章 报业 634
第一节 民办报纸 634
第二节 官办报纸 638
第三节 中共与人民政府报纸 641
第五章 出版 647
第一节 出版者、出版机构 647
第二节 图书 648
第三节 期刊 653
第六章 广播电视 655
第一节 中波、短波无线广播电台 655
第二节 调频无线广播台、转播台 659
第三节 电视台 660
第四节 有线广播、有线电视 662
第七章 文化艺术 664
第一节 戏剧 665
第二节 曲艺 674
第三节 音乐舞蹈 676
第四节 美术、摄影 680
第五节 图书馆 689
第六节 机构、社团 692
第八章 文学 694
第一节 江苏省作家协会 694
第二节 诗歌创作 695
第三节 散文创作 698
第四节 短篇小说创作 700
第五节 中篇小说创作 701
第六节 长篇小说创作 701
第七节 戏剧影视创作 703
第八节 地方文学流派与社团 705
第九章 文物 708
第一节 遗址 708
第二节 墓葬 712
第三节 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717
第十章 档案 719
第一节 档案资源 719
第二节 档案机构 723
第十一章 卫生 726
第一节 省级行政机构 727
第二节 中医 728
第三节 西医 734
第十二章 体育 743
第一节 行政事业机构 744
第二节 农民与残疾人体育 744
第三节 民间体育 747
第四节 竞技体育 750
第五节 全省运动会 756
第六节 重要体育设施 758
第五篇 社会 759
第一章 民政 759
第一节 清代省级民政机构 760
第二节 民国省级民政机构 760
第三节 苏北、苏南行政公署民政处和南京市人民政府民政局 761
第四节 江苏省人民政府民政厅 762
第五节 救灾、救济、慈善与社会福利机构 762
第二章 人口 767
第一节 人口总量 767
第二节 人口分布 769
第三节 人口变动 769
第四节 人口构成 771
第五节 人口普查 772
第三章 计划生育 774
第一节 组织机构 774
第二节 人口计划 775
第三节 晚婚晚育、避孕节育与优生 776
第四章 民俗 780
第一节 生产民俗 780
第二节 饮茶习俗 783
第三节 婚嫁习俗 784
第四节 传统节庆 790
第五章 宗教 799
第一节 佛教寺庙 799
第二节 道教宫观 802
第三节 伊斯兰教清真寺与天主教、基督教教堂 804
第六章 方言 805
第一节 三大方言区的形成 805
第二节 历史上南京话的通语地位 806
第三节 现代江苏方言的分区 807
第四节 江苏方言语音特点 807
第七章 人物 810
第一节 古代人物 810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815
第三节 江苏人才优势的社会生态 819
第四节 人物名录 821
第八章 地名 846
第一节 省域政区沿革 847
第二节 省名和省会市名 853
第三节 省级地名机构 854
第四节 地名普查、海域地名调查、地名档案 855
专记 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纪略 857
第一节 圌山守军炮击英舰 857
第二节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858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859
第四节 陇海铁路大罢工 860
第五节 七君子在苏州狱中的抗争 861
第六节 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861
第七节 渡江作战和江苏全境的解放 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