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殡的归途 1
中年人的寂寞 1
阮玲玉的死 4
试炼 7
幽默的叫卖声 9
早老者的忏悔 11
流弹 14
鲁迅翁杂忆 26
怀晚晴老人 29
弘一法师之出家 32
弘一大师的遗书 38
好话与符咒式的政治 41
命相家 44
一个从四川来的青年 48
知识阶级的运命 52
人所能忍受的温度 62
悼一个自杀的中学生 66
家族制度与都会 74
生殖的节制 76
论单方面的自由离婚 80
《弘一大师永怀录》序 83
送殡的归途 84
长闲 86
“无奈” 86
彻底 88
怯弱者 90
闻歌有感 100
长闲 106
猫 112
白采 119
关于国木田独步 122
对于米莱的《晚钟》 127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134
关于《倪焕之》 136
《续爱的教育》译者序 140
《鸟与文学》序 141
致文学青年 143
其实何曾突然 146
文学的力量 147
原始的媒妁 151
光复杂忆 153
整理好了的箱子 155
《平屋杂文》自序 157
我的畏友弘一和尚 158
《中诗外形律详说》跋 161
《中学生》发刊辞 164
“你须知道自己” 165
受教育与受教材 172
怎样对付教训 177
“自学”和“自己教育” 185
学斋随想录 191
教育的背景 192
汉字所表现的女性的地位 198
回顾和希望 201
近事杂感 207
“中”与“无” 209
《李息翁临古法书》跋 215
蟋蟀之话 216
我之于书 221
白马湖之冬 223
灶君与财神 225
紧张气氛的回忆 229
春的欢悦与感伤 232
春日化学谈 234
一个追忆 241
一种默契 244
良乡栗子 246
两个家 248
钢铁假山 252
坪内逍遥 254
一个夏天的故事 257
日本的障子 259
寄意 262
关于职业 263
恭祝快乐 269
谈吃 271
我的中学生时代 275
新年的梦想 282
读书与瞑想 283
并存和折中 283
中国的实用主义 286
读书与瞑想 290
学说思想与阶级 294
《爱的教育》译者序言 299
《子恺漫画》序 301
文艺随笔 304
《清凉歌集》序 308
《晚晴山房书简》序 309
中国书业的新途径 310
读《清明前后》 315
读诗偶感 321
一九一九年的回顾 324
文艺论ABC 327
绪言 327
一 何谓文艺 327
二 文艺的本质 328
三 文艺上的情的性质 330
四 艺术与现实 331
五 经验与想象 335
六 为人生的与为艺术的 336
七 文艺的真功用 339
八 古典与外国文艺 342
九 读什么 346
十 怎样读 349
十一 文艺鉴赏的程度 353
十二 读书可自负之处 357
十三 由鉴赏至批评 359
十四 创作家的资格 361
十五 抽象的与具象的 364
十六 自己省察 366
十七 创作家与革命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