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0 引言 1
1.1 介词的定义 1
1.1.1 汉语中的介词 3
1.1.2 英语中的介词 6
1.2 介词的意义结构 8
1.2.1 介词意义中的构型成分 8
1.2.2 介词意义中的功能成分 10
1.3 空间介词语义研究概述 20
1.4 本研究简介 23
1.4.1 研究问题 23
1.4.2 研究对象 23
1.4.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6
1.4.4 研究方法 27
1.4.5 全书结构 28
第二章 理论视角 30
2.0 引言 30
2.1 主观主义意义观 31
2.1.1 主观主义意义观与客观主义意义观 31
2.1.2 意义是概念化 33
2.1.3 介词的空间意义 40
2.1.4 意象图式 47
2.1.5 概念隐喻 53
2.1.6 转喻 57
2.1.7 介词的修辞意义 60
2.2 基于原型的范畴观 63
2.2.1 概述 63
2.2.2 语言范畴化 66
2.3 多义表征的网络结构模式观 69
2.4 小结 78
第三章 文献综述 81
3.0 引言 81
3.1 网络结构模式 81
3.1.1 辐射范畴模式 82
3.1.2 图式范畴模式 96
3.2 对网络结构模式的评价 100
3.2.1 标准的客观性 101
3.2.2 内容的系统性 107
3.2.3 结构的自然性 108
3.2.4 方法的解释性 110
3.3 介词意义对比研究 112
3.3.1 英语与其他语言的介词意义对比研究 112
3.3.2 汉语与英语介词的语义对比研究 116
3.4 小结 122
第四章 介词多义结构的功能一几何构型模式 124
4.0 引言 124
4.1 隐喻的另一种解释 124
4.2 介词多义性结构的功能一几何构型模式 126
4.3 意义描述标准 129
4.3.1 空间意义 129
4.3.2 修辞意义 130
4.3.3 原型意义 131
4.4 空间意义描述工具 132
4.4.1 动体构型 132
4.4.2 地标构型 137
4.4.3 基本关系 140
4.4.4 其他概念 142
4.5 小结 143
第五章 “容纳”概念编码的介词对比:“里”、“中”、“内”与“in” 145
5.0 引言 145
5.1 容器图式与介词 145
5.2 汉语介词“里”的多义结构 148
5.2.1 概述 148
5.2.2 空间意义 149
5.2.3 修辞意义 159
5.2.4 意义结构 165
5.3 汉语介词“中”的多义结构 168
5.3.1 概述 168
5.3.2 空间意义 169
5.3.3 修辞意义 174
5.3.4 意义结构 180
5.4 汉语介词“内”的多义结构 184
5.4.1 概述 184
5.4.2 空间意义 184
5.4.3 修辞意义 187
5.4.4 意义结构 189
5.5 英语介词“in”的多义结构 191
5.5.1 概述 191
5.5.2 空间意义 193
5.5.3 修辞意义 200
5.5.4 意义结构 220
5.6 “里”、“中”、“内”与“in”的意义对比研究 225
5.6.1 意义分布对比 225
5.6.2 空间意义对比 227
5.6.3 修辞意义对比 244
5.6.4 对比结论 258
5.7 小结 260
第六章 “垂直性”正极维度介词对比(一):“上1”与“over”、“above”、“up” 263
6.0 引言 263
6.1 “上—下”意象图式(UP-DOWN)与介词 264
6.2 “上1”的多义结构 268
6.2.1 概述 268
6.2.2 空间意义 269
6.2.3 修辞意义 271
6.2.4 意义结构 272
6.3 “over”的语义结构 274
6.3.1 概述 274
6.3.2 空间意义 275
6.3.3 修辞意义 286
6.3.4 意义结构 303
6.4 “above”的多义结构 307
6.4.1 概述 307
6.4.2 空间意义 308
6.4.3 修辞意义 311
6.4.4 意义结构 314
6.5 “up”的多义结构 316
6.5.1 概述 316
6.5.2 空间意义 317
6.5.3 修辞意义 320
6.5.4 意义结构 321
6.6 对比研究 323
6.6.1 意义分布对比 323
6.6.2 空间意义对比 324
6.6.3 修辞意义对比 333
6.6.4 对比结论 337
6.7 小结 338
第七章 “垂直性”正极维度介词对比(二):“上2”与“on” 340
7.0 引言 340
7.1 “接触”意象图式与介词 341
7.2 汉语介词“上2”的多义结构 343
7.2.1 概述 343
7.2.2 空间意义 343
7.2.3 修辞意义 356
7.2.4 意义结构 360
7.3 “on”的多义结构 365
7.3.1 概述 365
7.3.2 空间意义 366
7.3.3 修辞意义 376
7.3.4 意义结构 391
7.4 “上2”与“on”、“over”等介词比较研究 394
7.4.1 意义分布对比 394
7.4.2 空间意义对比 395
7.4.3 修辞意义对比 403
7.5 小结 406
第八章 “垂直性”负极维度介词对比:“下”与“under”、“below”、“down”、“beneath” 408
8.0 引言 408
8.1 “上—下”意象图式中的“下”方向的结构和功能 409
8.2 “下”的多义结构 410
8.2.1 概述 410
8.2.2 空间意义 410
8.2.3 修辞意义 419
8.2.4 意义结构 423
8.3 “under”的多义结构 426
8.3.1 概述 426
8.3.2 空间意义 427
8.3.3 修辞意义 433
8.3.4 意义结构 445
8.4 “below”的语义结构 448
8.4.1 概述 448
8.4.2 空间意义 449
8.4.3 修辞意义 451
8.4.4 意义结构 453
8.5 “down”的多义结构 455
8.5.1 概述 455
8.5.2 空间意义 456
8.5.3 修辞意义 460
8.5.4 意义结构 462
8.6 “beneath”的多义结构 465
8.6.1 概述 465
8.6.2 空间意义 465
8.6.3 修辞意义 469
8.6.4 意义结构 470
8.7 对比研究 473
8.7.1 意义分布对比 473
8.7.2 空间意义对比 474
8.7.3 修辞意义对比 485
8.7.4 对比结论 490
8.8 小结 492
第九章 对比研究小结 495
9.0 引言 495
9.1 对功能—几何构型多义模式的验证 496
9.1.1 编码“容纳”概念的介词 497
9.1.2 编码“垂直性”正极维度的介词 498
9.1.3 编码“接触”概念的介词 499
9.1.4 编码“垂直性”负极维度的介词 500
9.2 介词意义结构的总体特点 501
9.2.1 介词专用性 501
9.2.2 介词的意义分布 504
9.3 空间意义 509
9.3.1 介词编码数量上的差异 510
9.3.2 “上1”的出现比例 511
9.3.3 “上2”的使用范围 512
9.4 地标物体的空间概念化 513
9.5 修辞意义 516
9.6 对比结果的解释 517
9.6.1 介词数量上的差异 521
9.6.2 介词意义频次上的差异 521
9.6.3 地标物体概念化的差异 522
9.6.4 修辞意义差异 522
9.7 小结 523
第十章 结论 525
10.1 内容总结 525
10.2 主要贡献 528
10.3 本研究的应用价值 529
10.4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530
参考文献 532
中文部分 532
外文部分 538
后记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