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创新之路的企业制度选择》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树荣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4166071
  • 页数:25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吸收以往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人力资本嬗变与企业制度的演化为历史纬度,论述了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客观规律;以探究企业绩效差异根源问题为理论核心,通过对人力资本、企业制度与企业绩效相互作用关系的机理分析,论证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及其集成对企业绩效的决定作用;以转型期国有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为现实经度,验证了基于制度安排差异而导致的缺乏创新型人力资本、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双重不足,是转型期国有企业相对于非国有企业绩效低下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从战略上改进国有企业绩效的基本思路。

第1章 导论 1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结构 4

1.3 主要创新点 6

第2章 相关理论文献的回顾与评论 9

2.1 人力资本理论的回顾与评论 9

2.1.1 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 9

2.1.2 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主线 14

2.2 企业性质理论的回顾与评论 27

2.2.1 企业性质的生产论 27

2.2.2 企业性质的契约论 28

2.2.3 企业性质的人力资本论 29

2.2.4 企业性质的博弈论 30

2.2.5 企业性质的能力论 31

2.2.6 企业性质的知识论 32

2.2.7 企业性质的价值均衡论 33

2.3 企业所有权配置理论的回顾与评论 34

2.3.1 “资本雇佣劳动”理论 34

2.3.2 “劳动雇佣资本”理论 40

2.3.3 企业所有权共享理论 43

2.4 企业绩效差异根源理论的回顾与评论 49

2.4.1 企业绩效差异根源外生论的解说 49

2.4.2 企业绩效差异根源契约论的解说 51

2.4.3 企业绩效差异根源能力论的解说 53

第3章 人力资本的含义、特征与类型 56

3.1 人力资本的含义 56

3.1.1 资本 56

3.1.2 劳动力与人力资源 58

3.1.3 人力资本 60

3.2 人力资本的特征 61

3.2.1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61

3.2.2 人力资本的投资特征 62

3.2.3 人力资本的组织特征 64

3.2.4 人力资本的价值特征 66

3.3 人力资本的类型 67

3.3.1 人力资本类型的一般划分 67

3.3.2 异能性:一种新的分类标准 69

第4章 人力资本嬗变与企业制度的演化逻辑 71

4.1 企业的性质:“合作剩余”的创造和分配 72

4.2 企业制度与企业所有权配置 73

4.3 企业所有权配置逻辑的博弈分析 76

4.3.1 谈判力:合作剩余索取权配置的博弈基础 76

4.3.2 博弈策略与合作剩余索取权配置 77

4.4 人力资本嬗变与企业制度同步演化的历史分析 80

4.4.1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资本家主导式企业 80

4.4.2 管理型人力资本分立与经理主导式企业 81

4.4.3 技术型人力资本分立与专家主导式企业 83

4.5 劳动雇佣资本:并非企业制度演化的终极模式 84

4.5.1 人力资本所有者不可能成为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 85

4.5.2 物力资本的重要性并没有因为知识经济的出现而降低 86

4.5.3 “劳动雇佣资本”型企业并非更具有生命力 88

4.6 小结 90

第5章 契约论与能力论融合:企业绩效差异的根源新探 91

5.1 企业绩效的界定 91

5.2 契约论与能力论融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模型构建 92

5.3 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差异的决定作用分析 94

5.3.1 核心能力实质上就是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本的集成 94

5.3.2 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本的集成机理 95

5.3.3 创新型人力资本及其集成作为企业绩效差异根源的特性分析 96

5.4 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主体的行为分析 97

5.4.1 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主体的一般行为假设 97

5.4.2 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主体的创新行为分析 99

5.5 企业制度对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主体行为的作用机理 104

5.5.1 企业制度对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主体一般行为的作用机理 104

5.5.2 企业制度对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 105

第6章 转型期国有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与制度创新战略 110

6.1 转型期国有企业绩效的现状描述 110

6.2 转型期国有企业绩效相对低下的原因探析 114

6.3 转型期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双重不足的实证分析 119

6.3.1 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经营者创新能力分布比较 119

6.3.2 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与能力比较 122

6.4 以创新型人力资本为核心: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战略重塑 125

第7章 共享制: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所有权的制度安排 127

7.1 国有企业所有权共享制度的构造思路 127

7.1.1 价值共创 128

7.1.2 利益共享 130

7.1.3 权力共治 132

7.1.4 风险共担 140

7.2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模式Ⅰ:利润分享制 141

7.2.1 利润分享制的含义及其制度安排 142

7.2.2 利润分享制对企业绩效影响作用的理论争鸣及实证检验 142

7.2.3 国有企业实行利润分享制的建议 145

7.3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模式Ⅱ:股权激励计划 145

7.3.1 员工持股计划 146

7.3.2 经理股票期权 151

7.3.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践情况 155

7.3.4 国有企业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建议 159

7.4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模式Ⅲ:管理者收购 163

7.4.1 管理者收购的内涵与运作 163

7.4.2 管理者收购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164

7.4.3 管理者收购的理论解说 165

7.4.4 国有企业实施管理者收购的建议 166

7.5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模式Ⅳ:蒙德拉贡合作社 169

7.5.1 蒙德拉贡合作社的形成 169

7.5.2 蒙德拉贡合作社的制度安排 169

7.5.3 蒙德拉贡合作社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 171

7.5.4 启示与借鉴 171

7.6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模式Ⅴ:股份合作制 172

7.6.1 股份合作制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 172

7.6.2 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安排及其特点 174

7.6.3 股份合作制的制度优势与劣势 175

7.6.4 股份合作制的模式多样性 179

7.6.5 发展完善我国股份合作制的建议 182

7.7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模式Ⅵ:人力资本折股制 183

7.7.1 人力资本折股制与现有分享制的区别 183

7.7.2 人身股:人力资本折股制的早期雏形 184

7.7.3 秦嘉集团:人力资本折股制的现代实践 185

7.7.4 我国实行人力资本折股制的建议 186

第8章 创新型组织:国有企业的组织再造与管理创新 188

8.1 创新型组织的界定 188

8.1.1 创新型组织的概念 188

8.1.2 创新型组织的特征 190

8.2 创新型人力资本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制度设计 192

8.2.1 企业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演进 192

8.2.2 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制度的历史沿革 195

8.2.3 充分体现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98

8.3 组织学习与国有企业的组织再造 202

8.3.1 组织学习对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影响 203

8.3.2 组织内学习与组织结构的创新 210

8.3.3 组织间学习与知识联盟的构建 211

8.4 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管理创新 214

8.4.1 人力资本激励的一般原则 214

8.4.2 创新型人力资本的特殊激励与管理策略 216

8.5 各类创新要素的协同与整合 217

8.5.1 各类创新要素协同与整合的必要性 217

8.5.2 “442”创新型企业模式的制度绩效 218

8.5.3 海尔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其生成机理 224

8.5.4 华为的成长奇迹及其协同创新机制 228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236

参考文献 242

后记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