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言 1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位置 1
第二节 历史沿革 2
第三节 遇真宫概况 3
第四节 考古工作经过 5
一、工作背景 5
二、工作经过 5
第二章 西宫 8
第一节 地层堆积 8
第二节 建筑遗迹 10
一、房址 10
二、院址 40
三、排水系统 63
四、道路系统 68
五、水井 71
六、宫墙 72
第三节 遗物 72
一、陶器 73
二、瓷器 86
三、铜器 108
四、铁器 113
五、石器 115
六、骨器 123
第四节 小结 123
一、整体建筑布局 126
二、基址垫土分类 129
三、建筑基址分期 130
四、西宫建筑废弃的大体年代 137
第三章 东宫 139
第一节 地层堆积 139
第二节 建筑遗迹 140
一、房址 140
二、院址 153
三、排水系统 161
四、道路系统 164
五、水井 165
六、宫墙 166
第三节 遗物 166
一、陶器 167
二、瓷器 176
三、铜器 208
四、铁器 208
五、石器 210
第四节 小结 262
一、整体建筑布局 262
二、基础垫土分类 264
三、建筑基址分期 264
四、东宫建筑废弃的大体年代 266
第四章 中宫 269
第一节 地层堆积 269
第二节 地表建筑 273
一、山门 273
二、东西宫门 275
三、龙虎殿 275
四、东西廊房 276
五、东西配殿 276
六、东西偏房 277
七、东西廊道 277
八、真仙殿 278
九、宫墙 278
第三节 遗物 278
第四节 小结 283
第五章 宫外 284
第一节 地层堆积 285
第二节 建筑遗迹 286
一、散水 286
二、排水沟 286
三、神道 287
四、会仙桥 289
第三节 遗物 290
第四节 小结 290
第六章 结语 291
第一节 遇真宫建筑基址的分期与布局 291
一、分期 291
二、建筑布局 293
第二节 遇真宫历史功能的演变 296
一、生祠 296
二、宗教斋醮场所 297
三、普通建筑场所 297
第三节 遇真宫建筑基址名称分析 298
附表 299
附表一 遇真宫西宫房屋建筑基址数据表 299
附表二 遇真宫西宫院落建筑基址数据表 300
附表三 遇真宫西宫门址数据表 301
附表四 遇真宫东宫房屋建筑基址数据表 301
附表五 遇真宫东宫院落建筑基址数据表 302
附录 303
附录一 武当山遇真宫建筑基址灰浆的科技分析 303
附录二 武当山遇真宫出土碑文分析 311
附录三 武当山遇真宫出土瓷器分析 320
附录四 遇真宫(含部分武当山)大事记及相关文献资料 326
附录五 武当山遇真宫建筑平面形制分析 337
后记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