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历史与转型 1
第一章 桑的历史回顾 1
第一节 桑的历史记载 1
第二节 中国古代桑树产业 6
第二章 世界蚕桑产业中心转移 12
第一节 中国蚕桑产业式微 12
第二节 欧洲蚕桑产业兴起 12
第三节 日本蚕桑产业兴盛 14
第四节 世界蚕桑产业生产中心转移的动因分析 16
第三章 我国蚕桑产业的转型 21
第一节 现代蚕桑业的现状与问题 22
第二节 我国蚕桑产业的转型路径研究 28
第三节 丝绸消费市场特性研究 37
第四节 我国蚕桑产业转型路径选择 39
第四章 现代桑树产业的兴起 41
第一节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 41
第二节 桑树产业的兴起 43
参考文献 46
第二篇 桑树产业的生物学基础 47
第一章 桑树的资源与分布 47
第一节 我国桑树资源概况 47
第二节 我国桑树的类型 52
第三节 我国主要的桑树育成品种 54
第四节 部分省区生态型桑树地方资源概述 57
第二章 桑树的生态特性 63
第一节 桑树对盐碱土壤的适应性 63
第二节 桑树对干旱的适应性 65
第三节 桑树对水涝的适应性 69
第四节 桑树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 73
第五节 桑树对重金属污染的适应性 75
第三章 桑树的生态功能评价 78
第一节 桑树的保水固土功能 78
第二节 桑树调节区域小气候 80
第三节 桑树改善大气质量作用 82
参考文献 85
第三篇 桑树的生态利用 88
第一章 园林绿化 88
第一节 园林应用 88
第二节 桑树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方式 92
第二章 生态恢复与保护 94
第一节 桑树治理石漠化 94
第二节 桑基植物篱减少水土流失 96
第三节 桑粮间作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98
第四节 桑树改良盐碱地 100
第五节 桑树治理尾矿 101
第六节 桑树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地 103
第七节 桑树治理三峡库区消落带 107
第三章 蚕桑生态农业系统 109
第一节 蚕桑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109
第二节 蚕桑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估算 110
第三节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 111
第四章 提高生态桑抗逆性的研究 115
第一节 利用基因工程提高生态桑抗逆性 115
第二节 利用AM真菌增强生态桑抗逆性 117
参考文献 127
第四篇 桑树的经济利用 128
第一章 桑树生物活性物质与其功能 128
第一节 桑树的生物活性物质 128
第二节 桑树的药用价值 131
第二章 桑树的经济利用研究成果 143
第一节 桑叶的食品利用 143
第二节 桑叶的饲料化利用 159
第三节 桑果的利用 174
第四节 桑枝的利用 194
第五节 桑园的利用 202
第三章 桑树的经济利用模式 204
第一节 桑叶的经济利用模式及效益 204
第二节 桑枝的经济利用模式及效益 210
第三节 桑果的经济利用模式及效益 212
第四节 桑园的经济利用模式及效益 215
参考文献 218
第五篇 桑树生态产业案例与前景 223
第一章 新疆生态桑案例 223
第一节 荒漠沙地桑 224
第二节 行道树桑树 225
第三节 防护林桑树 226
第四节 盐碱地桑树 227
第五节 新疆古桑树 228
第六节 新疆药桑 228
第七节 新疆庭院桑 230
第二章 石漠化地区发展生态蚕桑产业案例 236
第一节 四川省珙县石漠化生态桑产业 236
第二节 重庆市黔江区石漠化生态桑产业 237
第三章 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农业文化遗产 239
第一节 古桑树群历史与变迁 239
第二节 古桑树群农业生产系统 240
第三节 古桑树群的经济效益 242
第四节 古桑树群的生态效益 243
第五节 古桑树群的文化特征 244
第六节 古桑树群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45
第四章 陕北丘陵沟壑地区的生态桑产业 249
第一节 陕北蚕桑历史与自然环境 249
第二节 陕北桑树资源的生态分布 250
第三节 陕北生态桑树类型及生态作用 250
第四节 陕北生态桑树剪伐方式 255
第五节 陕北生态桑品种资源 256
第六节 陕北生态桑产业的发展与思考 257
第五章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生态蚕桑产业 260
第一节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气候特征与生态修复实践 260
第二节 桑树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耐旱性能评价 261
第三节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多元化桑树产业 264
第六章 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 267
第一节 多元化与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267
第二节 多元化促进蚕业科技提升 269
第三节 “一带一路”建设与桑树生态产业发展 273
参考文献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