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
第二章 宋初儒家礼乐教化传统之回归 9
第一节 “文章事业望孔孟”——宋初三先生的美育思想 11
第二节 “儒者自有名教可乐”——范仲淹的美育思想 21
第三节 “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欧阳修的美育思想 24
第四节 “礼成而后仁义智信可见矣”——李觏的美育思想 32
第五节 “夫中者,天地之所以立也”——司马光的美育思想 35
第六节 “性者仁义之本,情者礼乐之本”——刘敞的美育思想 42
第三章 王安石的美育思想 45
第一节 礼乐重建与王霸之辩——心性问题的引出 46
第二节 “礼乐者,先王所以养人之神,正人气而归正性也”——王安石论礼乐的本质 48
第三节 “外作器以通神明之德,内作德以正性命之情”——王安石论礼乐的功能 54
第四节 “大礼性之中,大乐性之和”——王安石论礼乐的最高原则 56
第四章 周敦颐的美育思想 61
第一节 无极—太极—人极——理学美育本体论的初建 62
第二节 静—中—诚——周敦颐的美育心性论 69
第三节 “阴阳理而后和”——周敦颐论礼乐 75
第四节 “寻孔颜乐处”——周敦颐论美育境界 79
第五章 张载的美育思想 84
第一节 “不如野马、絪缊,不足谓之太和”——张载美育思想的本体论基础 85
第二节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张载美育思想的逻辑起点 92
第三节 “大其心”——张载论美育纲领 99
第四节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论美育境界 106
第五节 “不闻性与天道而能制礼作乐者末矣”——张载论礼乐 112
第六章 二程的美育思想 116
第一节 “性即理”——二程美育本体论与心性论的合一 117
第二节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二程的美育工夫论 128
第三节 “孔颜乐处”——二程论美育境界 130
第四节 “学圣人者,必观其气象”——二程论人格美育 137
第七章 邵雍的美育思想 142
第一节 “横合”与“上合”——邵雍的经验认识论 142
第二节 “以物观物”与“以我观物”——邵雍观物哲学的美育意蕴 145
第三节 “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邵雍论美育境界 154
第八章 苏轼的美育思想 160
第一节 “有道有艺”——苏轼论艺术美育 161
第二节 “寓意于物”——苏轼论审美心胸 169
第九章 朱熹的美育思想 176
第一节 理气二元与理拗不转气——朱熹美育思想的本体论依据 178
第二节 “心统性情”——朱熹的美育心性论 186
第三节 “消融渣滓”——朱熹论美育功能 198
第四节 艺不可阙——朱熹论艺术美育 212
第五节 “应观物我同根处,剖破藩篱即大方”——朱熹的山水美育思想 227
第六节 “天地以生物为心”——朱熹美育思想的目的论归宿 244
第七节 颜子之乐与曾点之乐——朱熹论美育境界 254
第八节 圣贤气象——朱熹论人格美育 262
第十章 陆九渊的美育思想 268
第一节 “心即理”——陆九渊的美育心性论 268
第二节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学的美育意蕴 273
第十一章 《正气歌》——理学人格美育思想的历史呈现 278
第十二章 宋金元时期的艺术美育思想 283
第一节 宋金元时期的文学美育思想 284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的书画美育思想 290
参考文献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