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稿 1
引言 3
第一篇 文学的社会基础 9
第一章 文学是怎样产生的 11
一、关于文学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 13
二、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 17
三、原始的文学艺术的形态及其功用 25
第二章 基础与上层建筑、文学的关系 34
一、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36
二、社会变革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 41
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学艺术 43
第三章 文学与其他社会观念形态的关系 47
一、文学与语言的关系 49
二、自然科学与文学 53
三、哲学与文学 55
四、文学艺术与政治法律 59
五、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发展情况 61
第二篇 文学的本质 65
第一章 工人阶级的美学观点 67
第二章 文学的现实本质 76
一、现实的客观性与法则性 77
二、反对对现实的客观主义态度 81
三、反对对现实的主观主义的歪曲 88
四、现实的革命发展性质 97
第三章 文学的思想性 105
一、文学的阶级性 108
二、新文学在中国革命斗争中成长 125
三、文学的人民性 148
四、过渡阶段的文学任务 179
第四章 文学的艺术本质 197
一、文学是语言艺术 197
二、文学的形象性 225
三、文学的典型性 241
第三篇 文学的创造 263
第一章 创作的准备 265
一、认定方向 265
二、吸取源泉 270
三、思想改造 277
四、生活实践 287
第二章 创作的实践 298
一、巨大的劳动 298
二、主题与题材 303
三、组织题材 313
四、创造人物 341
五、概念化、公式化与类型化 372
六、积极的典型与新英雄 390
七、形象的对立、对照与补充 404
八、肖像与环境的描写 418
九、故事与结构 432
小结 453
第四篇 文学的形态 455
第一章 文学的种类及其形式 457
一、文学的一般形态 459
二、民族形式 482
三、中国文学的民族形式及其发展 491
第二章 文学的风格及其流派 527
一、文学的风格 529
二、文学的流派及其方法 554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特质 574
后记 586
编后说明 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