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转型——丽江第二届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学术会议纪要&郭大烈 刘剑春 和东升 1
“学术国际化、产业市场化、传承民间化”是东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方略&李锡 8
世界的记忆 人类的遗产——东巴古籍文献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成功&赵世红 11
东巴文化的自然性&杨世光 18
人文视野中的东巴文化价值&李丽芳 27
试析纳西族“东巴”一词&拉巴次仁 37
纳西东巴文字作为符号语言的前景展望&[波兰]梅西雅著 赵庆莲译 44
纳西族的东巴文字在当代的传播、应用及特点——以在日本所见的东巴文字为对象&高茜 [日本]中山修一 50
杨著《摩些文多巴字及哥巴字汉译字典》述略&喻遂生 65
纳西东巴文新造字参照机制试析&邓章应 82
东巴文创始时代的再探讨&林向萧 91
纳西东巴经典中的梵语借词研究&木仕华 102
东巴文还是纳西象形文——为纳西象形文正名&和继全 李锡 117
《木氏宦谱》记译东巴经纳西远祖世系谱的几个读音问题&李静生 124
《指路经》比较研究——纳西族与喜玛拉雅诸民族的关系&[日本]宫本神酒男 129
纳西象形文“龙”&戈阿干 139
“术”与“龙”文化比较&欧阳常贵 155
道教与东巴原始宗教&和宝林 161
论东巴唱腔——从大型文艺表演《东巴魂》说起&张新民 173
略谈东巴音乐在创作纳西族歌曲中的作用&和文光 179
对东巴舞的文化扫描&冯文俊 184
纳西族东巴医学概论&毛龙发 190
在信息时代个人电脑对纳西文化影响之我见&[加拿大]李在其 196
以计算机化的手段实现纳西象形文的标准化及应用平台&车文刚 202
东巴象形文字计算机处理软件&杨晓辉 207
应该加大东巴文化文物征集的力度&姚润芝 209
正本清源——对东巴文化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辨析&王世英 216
东巴文化进校传承实践和探索&郭大烈 黄琳娜 227
纳西母语和文化传承初探&杨一红 234
论纳西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与发展&盖兴之 高慧宜 239
浅议活态文化传承与保护&和庚源 248
关于纳西文化传播问题的思考&赵晓鹰 251
纳西语的声调&李英 258
试论丽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于涌 264
试论纳西古乐的教学&和桂莲 267
重振南方丝路之雄风&和湛 274
茶马古道与束河的发展&夫巴 279
“茶马古道”与纳西女人&和钟华 284
“茶马古道”与纳西民俗的演绎&木丽春 293
殉情与纳西族女性性别角色&木春燕 297
摩梭为“母系社会活化石”说质疑——摩梭文化系列考察之一&白庚胜 303
从纳西族四条迁徙路线看藏彝走廊的基本特点&赵心愚 312
从考古发现看滇西北藏族纳西族关系&李钢 325
《白狼歌》的纳西语解译&许根全 333
纳西商人与近代丽江的城镇化进程——以丽江古城为中心的历史考察&周智生 344
“三朵”考&周源 357
丽江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历史考察&白郎 367
纳西先民的火葬文化&高建群 376
古城区良美村和姓的由来初探&和国相 383
地方志与纳西文化&李德静 390
关于丽江县修志与续修的几点思考和做法&杨俊生 395
丽江木氏土司文化&和东升 399
丽江木氏土司的价值取向&余嘉华 410
“和”——纳西族哲学理念及本质特征&和家修 415
纳西族传统道德及其现代转换&吉凯 白瑾 422
论纳西族的养生观&和春云 431
丽江是什么——关于丽江定位问题的思考&杨树高 437
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保护及其指导意义&木基元 446
关于建立丽江世界遗产论坛的构想&木里 李锡 456
洛克与丽江“三遗产”的隔世情缘&刘达成 游绍华 466
试论纳西族文化名人的贡献&和金星 474
略述丽江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杨福泉 481
丽江作为世界遗产地和旅游接待地的经营文化研究&蔡晓龄 493
论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以丽江为例&张波 505
东巴文化艺术节及其旅游后续效应&戴光全 516
再论东巴文化与丽江旅游&兰伟 529
浅谈民族文化与丽江旅游互动关系&李之典 532
东巴文化对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朱桂香 541
旅游与纳西文化关系研究&贺廷静 547
旅游开发与纳西文化的撞合&刘春 551
纳西学科建设刍议&杨杰宏 563
20世纪90年代东巴文化研究述评&和力民 573
附录: 587
一、东巴文化百年大事记 587
二、近代东巴名录 597
三、东巴文化及相关学术成果选录 609
四、东巴文化学人和传承者名录 624
五、东巴文化生态乡与传承场名录 647
六、有关东巴文化企业名录 654
编后记 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