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孟祥才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6787161
  • 页数:424 页
图书介绍:中药资源学研究的目的掌握我国中药资源现状,合理开发使用优质的中药材,实现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中药有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源于自然,受环境的影响质量差异较大。因此,药材的产量(资源量)和质量是中药资源学的核心内容。本书以产量和质量为核心围绕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分布以及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各个因素,介绍了资源与环境、种群生态、植物的次生代谢的关系以及道地药材、动物药资源、中药资源的开发、中药材栽培、中药资源的保护、中药资源调查、我国中药资源产区的划分等内容。同时,对我国常用中药材的基源、生态习性、分布、产地、主要活性成分等与药材质量和资源量相关的问题进行系统介绍。本书适于从事中药资源研究的科技人员、研究生、本科生等阅读参考。

(上篇) 2

总论 2

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中药资源学的概念 2

一、中药资源 2

二、中药资源的分类 2

三、中药资源的特性 10

四、中药资源学 11

第二节 中药资源对中药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14

一、中药资源是中医药发展的物质保障 14

二、中药资源是提高和保证中医疗效的基础工作 15

三、中药资源开发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15

四、中药资源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15

第三节 中药资源学的内容与任务 16

一、中药资源调查 16

二、中药资源量的动态变化及原因 17

三、中药材质量形成理论 18

四、中药材产区区划 19

五、中药资源的管理 19

第二章 药用植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0

第一节 光 20

一、光对植物的影响 20

二、光照与产量 22

三、光与生长发育 23

四、光与有效成分 25

第二节 温度 25

一、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 25

二、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7

三、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28

四、温度与药材质量 29

第三节 水 30

一、水的生理作用 30

二、植物的生态类型 30

三、水在中药材生产中的应用 31

第四节 土壤 32

一、土壤对植物分布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32

二、我国主要土壤类型 33

第五节 风 35

第六节 内生菌 35

一、促进有效成分的生成或积累 36

二、促进生长发育 36

三、提高了对非生物胁迫或生物胁迫的抵抗力和抗病虫害作用 36

四、植物内生菌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37

第七节 生态因子作用特点 37

一、综合性 37

二、非等价性 38

三、不可替代性和可调剂性 38

四、阶段性和限制性 38

第三章 植物种群生态 39

第一节 种群的一般特征 39

一、种群的年龄结构 39

二、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40

三、邻接效应 41

第二节 植物种间的竞争与结合 42

一、植物间的竞争 42

二、种间的结合 43

三、生态位 44

第四章 植物的次生代谢 45

第一节 初生代谢与次生代谢产物的关系 45

第二节 环境与次生代谢的关系 46

第三节 同物种次生代谢产物变化的生物学基础 48

一、遗传物质的差异 48

二、环境因子的作用 49

第四节 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态学意义 50

一、生物竞争(化感) 50

二、防御动物和微生物的侵害 50

三、稳定细胞内环境 51

四、保护细胞结构 51

第五节 次生代谢物与药效的关系 52

一、生物碱的生态作用及药用机制 52

二、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对植物的生物学作用及药用机制 54

三、萜类化合物对植物的生物学作用及药用机制 55

第五章 动物药资源 57

第一节 动物药的特点 57

一、质量无明显地域性 57

二、基原多样性 59

三、野生资源相对紧缺 60

四、活性成分独特 61

第二节 动物药资源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63

一、温度 63

二、光照 65

三、湿度 65

四、生物因子 66

第三节 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动态 66

一、内部因素 66

二、外部因素 67

第六章 道地药材 70

第一节 道地药材的概念和特点 70

一、道地药材的概念和特点 70

二、道地药材概念的应用范围 71

三、对道地药材认识的误区 72

四、道地药材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73

第二节 道地药材形成因素及产地变迁 75

一、道地药材形成类型 75

二、资源量对道地产区形成的作用 77

三、道地药材的变迁 77

第三节 道地药材形成的生态因素 80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 80

二、逆境生态条件 81

第七章 中药资源的开发 82

第一节 中药材栽培 82

一、中药材栽培的发展趋势 82

二、栽培药材与野生药材质量差异 85

三、中药材栽培主产区的形成类型 88

四、药材栽培存在问题 92

第二节 组织培养、内生菌培养及生物转化 95

一、组织培养 95

二、内生菌培养 96

三、生物转化 96

第三节 寻找新的药用资源 97

一、从古代本草中挖掘中药资源 97

二、传统中药、民族药、民间用药相互借鉴,充分挖掘药用生物资源 97

三、依据植物的亲缘关系寻找中药资源 98

四、以化学成分为线索寻找中药新资源 98

五、在边远地区寻找中药新资源 98

第八章 中药资源的保护 100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药栽培状况及野生资源减少的原因 101

一、人口增加 101

二、生态环境的破坏 102

三、自然更新能力减弱 102

四、对野生药材过度依赖 103

第二节 中药资源保护的意义 103

一、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03

二、为育种提供基础材料 104

三、保证中药材可持续利用 104

第三节 中药资源开发的质量评价 105

第四节 中药资源保护的方法 106

一、建立保护区 106

二、野生抚育 107

三、人工栽培(养殖)及替代品研究开发 107

四、加强宣传与法制 108

第九章 中药资源调查 109

第一节 资源调查的准备工作 109

一、资料 109

二、标本采集用具 109

三、野外工作常识 109

第二节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法 110

一、实地调查 110

二、访问调查 112

第三节 药用动物资源调查方法 113

一、绝对数量调查方法 114

二、相对数量调查方法 114

第四节 新技术在中药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116

一、遥感技术及应用 117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 117

三、全球定位系统及应用 117

第十章 我国中药资源产区的划分 118

第一节 中药材区划的意义 118

一、中药农业区划的必要性 118

二、栽培中药农业区划注意问题 121

第二节 中药资源区划 123

一、中药资源区划分类 123

二、我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对中药资源区划 123

三、栽培药材品种适宜性区划 129

四、中药材品种栽培区域的选择 130

(下篇) 134

各论 134

第十一章 植物药资源 134

第一节 藻菌类植物 134

麦角菌科 134

多孔菌科 135

第二节 蕨类植物 140

第三节 裸子植物 141

麻黄科 141

银杏科 144

第四节 双子叶植物 146

木兰科 146

肉豆蔻科 153

樟科 153

金粟兰科 154

三白草科 155

马兜铃科 155

睡莲科 158

毛茛科 161

小檗科 174

胡椒科 178

防己科 178

木通科 179

罂粟科 180

金缕梅科 182

杜仲科 182

桑科 183

荨麻科 184

胡桃科 184

商陆科 184

藜科 185

苋科 185

马齿苋科 187

石竹科 187

蓼科 189

山竹子科(藤黄科 金丝桃科) 194

椴树科 194

锦葵科 194

梧桐科 195

堇菜科 195

柽柳科 195

旌节花科 195

葫芦科 196

杨柳科 201

十字花科 201

爵床科 203

杜鹃花科 204

鹿蹄草科 204

报春花科 204

紫金牛科 205

安息香科 205

景天科 205

虎耳草科 206

蔷薇科 206

苏木科 209

豆科 209

胡颓子科 218

石榴科 218

瑞香科 219

桃金娘科 221

使君子科 221

山茱萸科 222

檀香科 223

桑寄生科 224

锁阳科 224

冬青科 224

大戟科 225

鼠李科 229

葡萄科 229

亚麻科 231

远志科 231

省沽油科 233

无患子科 233

漆树科 233

楝科 236

苦木科 237

芸香科 238

七叶树科 248

橄榄科 248

蒺藜科 249

牻牛儿苗科 249

凤仙花科 250

五加科 250

伞形科 255

龙胆科 273

夹竹桃科 279

萝藦科 280

茄科 280

旋花科 285

紫草科 285

马鞭草科 288

唇形科 289

车前草科 299

木犀科 301

玄参科 304

列当科 307

苦苣苔科 309

爵床科 309

紫薇科 310

桔梗科 310

茜草科 315

马钱科 317

忍冬科 317

败酱科 322

川续断科 322

菊科 322

第五节 单子叶植物 340

泽泻科 340

棕榈科 342

天南星科 342

浮萍科 347

鸭跖草科 347

谷精草科 347

灯心草科 347

莎草科 348

禾本科 349

香蒲科 350

姜科 350

百合科 357

鸢尾科 375

百部科 377

石蒜科 378

薯蓣科 378

兰科 381

第十二章 动物药资源 387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 387

第二节 脊椎动物 395

第十三章 矿物药资源 406

参考文献 408

附录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药用植物资源及主产区 414

药材名称索引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