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5
第一节 苏维埃俄国首建政治制度 6
第二节 苏维埃俄国经济制度的初建和转折 20
第三节 苏维埃俄国的文化制度 30
第四节 苏维埃俄国的军事制度 44
第二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54
第一节 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初步实践 55
第二节 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 61
第三节 列宁去世后联共(布)的党内斗争 71
第四节 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肃反运动 80
第五节 苏联模式的形成 87
第三章 大国关系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 95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苏联与西方大国的关系 96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东欧国家的社会发展 103
第三节 欧洲的分裂与东欧的形成 110
第四节 民主德国的诞生 117
第四章 东欧国家为何首先确立人民民主制度 122
第一节 东欧国家的人民民主制度的确立 123
第二节 东欧国家人民民主制度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 130
第三节 东欧人民民主制度的终结 140
第五章 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行 152
第一节 东欧国家与苏联同盟关系的确立 153
第二节 苏联控制东欧国家的三个地区性组织 157
第三节 苏联经济模式在东欧的确立 166
第四节 南斯拉夫与苏联的冲突 171
第五节 东欧各国党内的清洗运动 177
第六章 新中国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锁定 186
第一节 新中国采取苏联模式的基础 187
第二节 移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194
第三节 中苏两国之间的“蜜月”关系 205
第七章 苏联共产党二十大及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215
第一节 引起轩然大波的苏联共产党二十大 216
第二节 波兰的波兹南事件和十月事件 222
第三节 震撼世界的匈牙利事件 228
第四节 苏联共产党二十大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41
第八章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60—80年代的变革 253
第一节 苏联共产党二十大以后苏联的社会发展 254
第二节 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发展 262
第三节 南斯拉夫的社会发展 269
第四节 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的社会发展 272
第五节 民主德国和保加利亚的社会发展 285
第九章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 301
第一节 苏联政治制度的变化 302
第二节 苏联的解体 309
第三节 东欧剧变的内外动因 317
第四节 东欧国家急剧的社会变革 325
第十章 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 345
第一节 越南的社会主义制度 346
第二节 老挝的社会主义制度 353
第三节 朝鲜的社会主义制度 359
第四节 古巴的社会主义制度 369
第五节 蒙古的社会主义制度 378
第六节 柬埔寨共产党短暂的共产主义试验 387
第十一章 欧洲社会民主党另辟蹊径探索“社会主义” 399
第一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参与或执政的社会民主党 399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民主党的实践 406
结语 422
参考文献 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