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晋唐佛教文学生成史的“场域”考察 45
第一节 译场 47
第二节 讲堂讲院讲场法堂 58
第三节 论场论堂 78
第四节 禅室禅房禅堂禅院 84
第五节 净土院净土堂 92
第六节 戒场戒坛及其他 98
第七节 坛场 107
第八节 道场 116
第二章 晋唐佛教诗歌 123
第一节 山水有梵音:山水佛教诗 125
第二节 发心是道场:佛教修道诗 174
第三节 从来支许游:僧俗交往诗 200
第三章 晋唐佛教小说 233
第一节 生成场所 235
第二节 独特的叙事观 258
第三节 文学史意义 285
第四章 晋唐佛教散文 293
第一节 序记:佛典流播诸相与读经指南 295
第二节 论说文:弘道、明教与护法 314
第三节 碑铭墓志:寺院史、僧尼事迹及其他 337
第五章 晋唐净土宗文学 373
第一节 教内作家及作品特色 375
第二节 教外作家与净土造像题材 410
第六章 唐代禅宗文学 421
第一节 宗门史统的文学书写 423
第二节 宗门歌偈 444
第七章 晋唐佛教文学的综合性 471
第一节 作者与读者:思想的多元共生 473
第二节 文本与表演:从文学场到艺术场 492
简短的结论 521
附录一 唐代译场与文士:参预与影响 524
附录二 唐音缭绕在禅林:论唐诗名篇在丛林的传播与接受 543
参考文献 569
后记 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