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京津冀为何要“携手治霾” 1
二 对雾霾治理的科学认知及其本质 2
(一)关于雾霾的成因及其影响机制 2
(二)关于雾霾问题的本质及其治理挑战 5
三 核心结论 7
(一)雾霾协同治理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8
(二)京津冀三地雾霾的成因不同,三地治霾的利益诉求不同,协同治理存在五大困难 9
(三)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的重点领域 11
(四)雾霾治理的制度保障和国内外经验借鉴 14
四 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的机制创新 16
(一)跨省市的政府治理协同 17
(二)多部门合作的治理手段协同 18
(三)政府、市场、企业与社会多元主体治理协同 19
(四)雾霾治理研究的多学科交叉协同 20
(五)雾霾治理过程中减缓与适应举措的协同 21
第一章 京津冀协同治理雾霾的现状与战略意义 24
一 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4
二 京津冀地区雾霾现状与成因分析 28
三 协同治理理论与京津冀雾霾治理的契合性 33
(一)协同治理理论的内涵及其特征 34
(二)协同治理理论与京津冀雾霾治理的契合性 37
四 雾霾协同治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重要抓手 40
第二章 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的利益诉求 46
一 北京市雾霾治理的成效与挑战 46
(一)雾霾成因分析 46
(二)雾霾治理政策手段 52
(三)雾霾治理成效与挑战 53
(四)协同治理的利益诉求 57
二 天津市雾霾治理的成效与挑战 58
(一)雾霾成因分析 58
(二)雾霾治理政策手段 64
(三)雾霾治理成效与挑战 65
(四)协同治理的利益诉求 68
三 河北省雾霾治理的成效与挑战 68
(一)雾霾成因分析 68
(二)治理政策和手段 71
(三)成效和挑战 72
(四)协同治理的利益诉求 75
四 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利益协调的重点 76
(一)北京市雾霾协同治理利益协调的重点 76
(二)天津市雾霾协同治理利益协调的重点 77
(三)河北省雾霾协同治理利益协调的重点 78
第三章 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的工作进展及难点 79
一 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工作进展 79
(一)京津冀协同治霾的顶层规划 79
(二)京津冀协同治霾的行动措施 83
(三)京津冀协同治霾的机制保障 88
二 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的难点分析 92
(一)三地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难以激励相容 93
(二)三地环境治理政策机制不完善 94
(三)三地煤控政策力度差别大,各地重视程度不同 97
(四)部门联动不充分,雾霾治理易出现“搭便车”现象 98
(五)雾霾治理监管不足,无法杜绝企业违规排放动机 99
(六)三地环境信息公开程度不同,影响公众参与积极性 101
第四章 京津冀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 103
一 京津冀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103
(一)能源消费量不断上升 103
(二)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大 105
(三)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不一 106
(四)能源自给率低 108
二 京津冀能源清洁化转型的背景 110
(一)能源清洁化转型的驱动因素 110
(二)能源清洁化的政策推进 113
三 京津冀能源清洁化转型的主要路径 117
(一)煤炭清洁化利用 117
(二)煤替代 119
(三)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推广 121
四 京津冀能源清洁化存在的问题 122
(一)以政府推动为主,缺乏长效的自动调节机制 123
(二)河北省压减燃煤的任务重、困难大 124
(三)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且需求增量难预测 125
(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困境 126
五 推动“京津冀节能减排一体化” 128
(一)推动“京津冀节能减排市场一体化”,为全国节能减排市场一体化积累经验 128
(二)打造“京津冀新能源城市群”,协同开发利用新能源,推动区域能源替代 130
(三)以发展“京津冀总部经济”为抓手,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32
六 进一步推动京津冀能源清洁化转型的建议 134
(一)完善财税政策,政府补贴适时退出 134
(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分担河北省减煤压力 134
(三)加强国际合作与国内协调,实现供气稳定和需求管理 135
(四)以能源互联网和区域协同突破可再生能源并网困境 135
第五章 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机制 137
一 京津冀产业发展现状 137
二 产业结构与大气污染 141
三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现存问题 148
(一)市场经济发展不够成熟 148
(二)政治因素使得行政资源过多介入 148
(三)教育资源、人才资源不均衡 149
(四)主导产业同质,优势产业布局分散 150
(五)协同机制不健全,京津冀产业转移面临困境 150
四 京津冀产业布局的优化路径 151
(一)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型 151
(二)京津冀产业布局未来发展思路 155
五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措施 158
六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161
(一)完善政府职能,提供制度保障 161
(二)完善交通体系,促进产业集聚 162
(三)破除行政壁垒,完善市场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驱动作用 163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163
第六章 京津冀建筑采暖的减排政策、难点与对策建议 165
一 京津冀建筑能耗、排放与雾霾的关联 165
(一)冬季雾霾频发 165
(二)建筑冬季采暖供热贡献大 166
(三)散煤供暖危害大、治理难 167
二 京津冀减少建筑采暖排放的主要政策措施 168
(一)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168
(二)清洁能源替代燃煤 171
三 京津冀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难点与对策 175
(一)难点和问题 175
(二)对策建议 176
四 北京市郊区散煤治理的难点与对策 178
(一)京郊部分居民使用散煤采暖的原因分析 178
(二)散煤治理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179
(三)对策建议 181
五 京津冀开发利用地源热泵的难点和对策 183
(一)难点和问题 183
(二)对策建议 184
第七章 京津冀交通运输领域的雾霾问题与协同治理 186
一 京津冀交通行业的能耗、排放与雾霾的关联 186
(一)京津冀区域交通体系发展现状及问题 186
(二)城市交通运输排放及其对雾霾的贡献 188
(三)京津冀交通运输行业的减排潜力及政策行动 193
(四)交通运输行业减排的国际经验 195
二 京津冀控制高排放车的政策和行动 197
(一)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198
(二)天津市的政策和行动 202
(三)河北的政策和行动 203
(四)京津冀三地的协同治理行动 204
三 京津冀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体制机制障碍 205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06
(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体制机制障碍 207
四 京津冀推广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前景和机制探索 209
(一)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的障碍因素 209
(二)发展电动汽车的政策建议 211
五 京津冀交通运输体系的空间优化策略 212
(一)非首都功能区域化疏解 212
(二)增强首都地区“圈—轴”式交通布局 213
(三)构建多中心区域交通枢纽体系 214
(四)构建京津冀航空运输协同体系 215
第八章 京津冀雾霾重污染应急预案的实践与启示 216
一 京津冀应急预案的现状 216
(一)编制依据 217
(二)预警 218
(三)应急措施 220
(四)应急监督 221
二 京津冀预案协同存在的问题 222
(一)预警监测与预报存在的问题 222
(二)预警分级标准存在的问题 223
(三)预警发布与解除程序差异问题 224
(四)应急响应存在的问题 224
(五)应急监督存在的问题 226
三 京津冀应急预案协同的难点 227
(一)预警监测能力短期内难以提高 227
(二)管理体制障碍 228
(三)散煤、机动车控制难度大 228
(四)地方政府的自利性削弱了合作的动力 229
四 京津冀预案协同的思路 230
第九章 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232
一 雾霾问题对京津冀地区公众的主要影响 232
二 公众对雾霾问题的主要关注点和利益诉求 241
三 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公众参与机制的发展现状 246
(一)公众参与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内容 247
(二)活跃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NGO 251
四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议 255
(一)建立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多层机制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手段 255
(二)公众参与雾霾治理的建议 257
第十章 国内外雾霾治理经验与启示 260
一 国外治理雾霾的经验 260
(一)“伦敦烟雾”事件的治理经验 260
(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治理经验 263
(三)“四日市公害”的治理经验 264
二 国内治理雾霾的经验 267
(一)“兰州蓝”保卫战的经验 267
(二)长三角协同治霾的探索 269
(三)珠三角治理雾霾的经验 271
三 国内外雾霾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273
(一)民众参与是治理雾霾的重要保证 273
(二)科学的“源解析”是有效治霾的前提 274
(三)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是治霾的利刃 274
(四)市场机制是治理雾霾的长效机制 274
(五)联防联控是消除雾霾的有效途径 275
第十一章 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的实现机制和政策建议 276
一 创新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机制 276
(一)创新决策协调机制,实现府际协作 277
(二)创新成本分担机制,提高协作治理成效 278
(三)创新监督与问责机制,确保协作目标实现 278
(四)创新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增强社会共识 279
二 推动京津冀雾霾协同治理的政策建议 279
(一)探索京津冀区域垂直管理试点,严格数据监管和违法查处 279
(二)从法律层面,完善现有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和跨界大气环境治理立法 280
(三)完善重点污染领域的信息公开机制,加大公众对执法人员与企业的监督 280
(四)完善资金补偿机制,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估 281
(五)设立地方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服务平台,促进军工领域技术成果及时转化应用 281
参考文献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