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上篇 经络腧穴 8
第一章 经络总论 8
第一节 经络概述 8
第二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 9
第三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10
第四节 经络的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 14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运用 16
第二章 腧穴总论 18
第一节 腧穴概述 18
第二节 腧穴的发展、分类与命名 20
第三节 腧穴的治疗作用及主治规律 22
第四节 特定穴概述 29
第五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30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33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及其腧穴 33
一、经脉循行 33
二、主要病候 33
三、主治概要 33
四、本经腧穴(11穴) 34
1.中府 34
2.云门 34
3.天府 34
4.侠白 34
5.尺泽 35
6.孔最 35
7.列缺 35
8.经渠 35
9.太渊 35
10.鱼际 35
11.少商 36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及其腧穴 36
一、经脉循行 36
二、主要病候 36
三、主治概要 37
四、本经腧穴(20穴) 37
1.商阳 37
2.二间 37
3.三间 37
4.合谷 37
5.阳溪 38
6.偏历 38
7.温溜 38
8.下廉 38
9.上廉 38
10.手三里 39
11.曲池 39
12.肘髎 39
13.手五里 39
14.臂臑 39
15.肩髃 39
16.巨骨 40
17.天鼎 40
18.扶突 40
19.口禾髎 40
20.迎香 41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及其腧穴 41
一、经脉循行 41
二、主要病候 41
三、主治概要 41
四、本经腧穴(45穴) 41
1.承泣 41
2.四白 42
3.巨髎 42
4.地仓 43
5.大迎 43
6.颊车 43
7.下关 43
8.头维 43
9.人迎 44
10.水突 44
11.气舍 44
12.缺盆 44
13.气户 44
14.库房 45
15.屋翳 45
16.膺窗 45
17.乳中 45
18.乳根 45
19.不容 45
20.承满 46
21.梁门 46
22.关门 46
23.太乙 46
24.滑肉门 46
25.天枢 46
26.外陵 47
27.大巨 47
28.水道 47
29.归来 47
30.气冲 47
31.髀关 48
32.伏兔 48
33.阴市 48
34.梁丘 48
35.犊鼻 49
36.足三里 49
37.上巨虚 49
38.条口 49
39.下巨虚 49
40.丰隆 50
41.解溪 50
42.冲阳 50
43.陷谷 50
44.内庭 50
45.厉兑 50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及其腧穴 51
一、经脉循行 51
二、主要病候 51
三、主治概要 51
四、本经腧穴(21穴) 51
1.隐白 51
2.大都 52
3.太白 52
4.公孙 52
5.商丘 52
6.三阴交 52
7.漏谷 53
8.地机 53
9.阴陵泉 53
10.血海 54
11.箕门 54
12.冲门 54
13.府舍 54
14.腹结 54
15.大横 54
16.腹哀 55
17.食窦 55
18.天溪 55
19.胸乡 55
20.周荣 56
21.大包 56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 56
一、经脉循行 56
二、主要病候 56
三、主治概要 56
四、本经腧穴(9穴) 57
1.极泉 57
2.青灵 57
3.少海 57
4.灵道 57
5.通里 58
6.阴郄 58
7.神门 58
8.少府 58
9.少冲 58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及其腧穴 59
一、经脉循行 59
二、主要病候 59
三、主治概要 59
四、本经腧穴(19穴) 59
1.少泽 59
2.前谷 59
3.后溪 60
4.腕骨 60
5.阳谷 60
6.养老 60
7.支正 60
8.小海 61
9.肩贞 61
10.臑俞 61
11.天宗 61
12.秉风 61
13.曲垣 61
14.肩外俞 62
15.肩中俞 62
16.天窗 62
17.天容 62
18.颧髎 62
19.听宫 62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及其腧穴 63
一、经脉循行 63
二、主要病候 63
三、主治概要 63
四、本经腧穴(67穴) 63
1.睛明 63
2.攒竹 64
3.眉冲 64
4.曲差 64
5.五处 64
6.承光 64
7.通天 64
8.络却 65
9.玉枕 65
10.天柱 65
11.大杼 65
12.风门 65
13.肺俞 66
14.厥阴俞 66
15.心俞 66
16.督俞 66
17.膈俞 66
18.肝俞 67
19.胆俞 67
20.脾俞 67
21.胃俞 67
22.三焦俞 67
23.肾俞 68
24.气海俞 68
25.大肠俞 68
26.关元俞 68
27.小肠俞 68
28.膀胱俞 68
29.中膂俞 69
30.白环俞 69
31.上髎 69
32.次髎 69
33.中髎 69
34.下髎 70
35.会阳 70
36.承扶 70
37.殷门 70
38.浮郄 70
39.委阳 70
40.委中 70
41.附分 71
42.魄户 71
43.膏肓 71
44.神堂 71
45.譩譆 71
46.膈关 72
47.魂门 72
48.阳纲 72
49.意舍 72
50.胃仓 72
51.肓门 72
52.志室 73
53.胞肓 73
54.秩边 73
55.合阳 74
56.承筋 74
57.承山 74
58.飞扬 74
59.跗阳 74
60.昆仑 74
61.仆参 75
62.申脉 75
63.金门 75
64.京骨 75
65.束骨 75
66.足通谷 75
67.至阴 76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及其腧穴 76
一、经脉循行 76
二、主要病候 76
三、主治概要 76
四、本经腧穴(27穴) 77
1.涌泉 77
2.然谷 77
3.太溪 77
4.大钟 77
5.水泉 78
6.照海 78
7.复溜 78
8.交信 78
9.筑宾 78
10.阴谷 79
11.横骨 79
12.大赫 79
13.气穴 79
14.四满 79
15.中注 79
16.肓俞 80
17.商曲 80
18.石关 80
19.阴都 80
20.腹通谷 80
21.幽门 81
22.步廊 81
23.神封 81
24.灵墟 81
25.神藏 81
26.彧中 81
27.俞府 82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 82
一、经脉循行 82
二、主要病候 82
三、主治概要 82
四、本经腧穴(9穴) 83
1.天池 83
2.天泉 83
3.曲泽 83
4.郄门 83
5.间使 83
6.内关 84
7.大陵 84
8.劳宫 84
9.中冲 84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及其腧穴 85
一、经脉循行 85
二、主要病候 85
三、主治概要 86
四、本经腧穴(23穴) 86
1.关冲 86
2.液门 86
3.中渚 86
4.阳池 86
5.外关 86
6.支沟 86
7.会宗 87
8.三阳络 87
9.四渎 87
10.天井 87
11.清冷渊 88
12.消泺 88
13.臑会 88
14.肩髎 88
15.天髎 88
16.天牖 89
17.翳风 89
18.瘈脉 89
19.颅息 89
20.角孙 89
21.耳门 89
22.耳和髎 90
23.丝竹空 90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及其腧穴 90
一、经脉循行 90
二、主要病候 90
三、主治概要 90
四、本经腧穴(44穴) 91
1.瞳子髎 91
2.听会 91
3.上关 91
4.颔厌 91
5.悬颅 91
6.悬厘 92
7.曲鬓 92
8.率谷 92
9.天冲 92
10.浮白 92
11.头窍阴 93
12.完骨 93
13.本神 93
14.阳白 93
15.头临泣 93
16.目窗 93
17.正营 94
18.承灵 94
19.脑空 94
20.风池 94
21.肩井 94
22.渊腋 95
23.辄筋 95
24.日月 95
25.京门 95
26.带脉 95
27.五枢 95
28.维道 96
29.居髎 96
30.环跳 96
31.风市 96
32.中渎 96
33.膝阳关 97
34.阳陵泉 97
35.阳交 97
36.外丘 98
37.光明 98
38.阳辅 98
39.悬钟 98
40.丘墟 98
41.足临泣 98
42.地五会 99
43.侠溪 99
44.足窍阴 99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及其腧穴 99
一、经脉循行 99
二、主要病候 99
三、主治概要 100
四、本经腧穴(14穴) 100
1.大敦 100
2.行间 100
3.太冲 100
4.中封 100
5.蠡沟 101
6.中都 101
7.膝关 101
8.曲泉 101
9.阴包 102
10.足五里 102
11.阴廉 102
12.急脉 102
13.章门 102
14.期门 103
第十三节 督脉及其腧穴 103
一、经脉循行 103
二、主要病候 103
三、主治概要 104
四、本经腧穴(29穴) 104
1.长强 104
2.腰俞 104
3.腰阳关 104
4.命门 104
5.悬枢 104
6.脊中 104
7.中枢 105
8.筋缩 105
9.至阳 105
10.灵台 105
11.神道 105
12.身柱 105
13.陶道 106
14.大椎 106
15.哑门 107
16.风府 107
17.脑户 107
18.强间 107
19.后顶 107
20.百会 107
21.前顶 108
22.囟会 108
23.上星 108
24.神庭 108
25.素髎 108
26.水沟 108
27.兑端 109
28.龈交 109
29.印堂 109
第十四节 任脉及其腧穴 109
一、经脉循行 109
二、主要病候 109
三、主治概要 109
四、本经腧穴(24穴) 109
1.会阴 109
2.曲骨 110
3.中极 110
4.关元 111
5.石门 111
6.气海 111
7.阴交 111
8.神阙 111
9.水分 111
10.下脘 112
11.建里 112
12.中脘 112
13.上脘 112
14.巨阙 112
15.鸠尾 112
16.中庭 113
17.膻中 113
18.玉堂 113
19.紫宫 113
20.华盖 113
21.璇玑 114
22.天突 114
23.廉泉 114
24.承浆 114
第十五节 冲脉及其交会穴 115
第十六节 带脉及其交会穴 115
第十七节 阴维脉及其交会穴 115
第十八节 阳维脉及其交会穴 116
第十九节 阴跷脉及其交会穴 116
第二十节 阳跷脉及其交会穴 117
第二十一节 十五络脉 117
第二十二节 常用奇穴 119
一、头颈部穴 119
1.四神聪 119
2.鱼腰 119
3.太阳 119
4.耳尖 120
5.球后 120
6.上迎香 120
7.金津、玉液 120
8.夹承浆 120
9.牵正 121
10.翳明 121
11.颈百劳 121
12.安眠 121
二、胸腹部穴 122
1.子宫 122
2.三角灸 122
三、背部穴 122
1.定喘 122
2.夹脊 122
3.胃脘下俞 123
4.痞根 123
5.腰眼 123
6.十七椎 123
7.腰奇 123
四、上肢穴 124
1.肩前 124
2.肘尖 124
3.二白 124
4.中魁 125
5.大骨空 125
6.小骨空 125
7.腰痛点 125
8.外劳宫 125
9.八邪 126
10.四缝 126
11.十宣 126
五、下肢穴 126
1.鹤顶 126
2.百虫窝 126
3.内膝眼 127
4.胆囊 127
5.阑尾 127
6.八风 127
7.独阴 127
中篇 刺灸方法 130
第四章 刺灸方法总论 130
第一节 刺灸方法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130
第二节 刺灸方法的分类 130
第三节 刺灸法的效应特异性与量学要素 131
第四节 刺灸法的宜忌 131
第五节 患者体位的选择 134
第六节 消毒制度 135
第五章 毫针刺法 137
第一节 毫针的基本知识 137
第二节 毫针操作基本功 139
第三节 定穴与揣穴 141
第四节 针刺方法 143
第五节 针刺补泻与手法 155
第六节 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166
第七节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与处理 178
第六章 灸法、拔罐法和刮痧法 183
第一节 灸法 183
第二节 拔罐法 200
第三节 刮痧法 208
第七章 其他刺法 213
第一节 三棱针法 213
第二节 皮肤针法 216
第三节 皮内针法 219
第四节 火针法 221
第八章 常用微针系统诊疗法 224
第一节 头皮针法 224
第二节 耳针法 230
第九章 腧穴特种疗法 248
第一节 电针法 248
第二节 穴位注射法 252
第三节 穴位敷贴法 255
第四节 穴位埋线法 259
第五节 穴位红外线照射法 261
下篇 针灸应用 264
第十章 针灸治疗总论 264
第一节 针灸治疗特点 264
第二节 针灸治疗作用 266
第三节 针灸治疗原则 267
第四节 针灸配穴处方 269
第五节 特定穴的应用 272
第十一章 针灸治疗各论 280
第一节 内科病证 280
一、中风 280
二、眩晕 283
三、头痛 285
四、面瘫 288
五、面痛 289
六、腰痛 290
七、痹证 291
八、痿证 293
九、感冒 294
十、咳嗽 296
十一、哮喘 297
十二、心悸 298
十三、不寐 300
十四、胸痹 301
十五、郁证 302
十六、癫狂 304
十七、痴呆 306
十八、痫病 307
十九、震颤麻痹 309
二十、消渴 310
二十一、胁痛 312
二十二、胃痛 313
二十三、呕吐 314
二十四、腹痛 316
二十五、泄泻 317
二十六、便秘 318
二十七、癃闭 320
二十八、遗精 322
第二节 妇儿科病证 324
一、月经不调 324
二、痛经 327
三、经闭 328
四、崩漏 330
五、带下病 331
六、不孕症 332
七、胎位不正 333
八、滞产 335
九、乳少 336
十、绝经前后诸症 337
十一、小儿惊风 338
十二、遗尿 341
十三、疳积 342
十四、小儿脑性瘫痪 343
十五、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344
第三节 皮外科病证 345
一、风疹 345
二、疔疮 346
三、痄腮 347
四、乳痈 348
五、乳癖 349
六、肠痈 350
七、痔疮 351
八、扭伤 352
九、肘劳 353
十、肩周炎 354
十一、落枕 355
十二、腱鞘囊肿 357
十三、丹毒 358
十四、蛇丹 359
十五、湿疹 360
十六、神经性皮炎 361
十七、痤疮 362
十八、斑秃 363
第四节 五官科病证 364
一、目赤肿痛 364
二、麦粒肿 365
三、近视 366
四、耳鸣、耳聋 368
五、鼻渊 369
六、牙痛 371
七、口疮 372
八、咽喉肿痛 373
第五节 急证 374
一、晕厥 374
二、虚脱 375
三、高热 376
四、抽搐 377
五、内脏绞痛 378
第六节 其他 381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 381
二、戒断综合征 382
三、肥胖症 384
四、衰老 385
附篇 参考资料 387
第十二章 针灸学现代研究进展 387
第十三章 子午流注针法 417
第一节 纳干法 420
第二节 纳支法 423
第三节 灵龟八法 飞腾八法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