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军事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谢德,谢祥皓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209056427
  • 页数:578 页
图书介绍:《山东地方史文库》(第二辑)之一,对山东历史上的军事事件和军事人物政治进行梳理和总结。

《山东地方史文库》总序 1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上古、夏商西周时期山东的军事斗争 1

一、兵家始祖——黄帝 1

(一)黄帝与炎帝之战 2

(二)黄帝与蚩尤之战 4

(三)《黄帝兵法》与黄帝的军事思想 5

二、商汤的征伐 6

(一)商汤伐夏桀之战 6

(二)商汤征伐的基本经验 7

三、“武祖”姜太公 9

(一)家世与生平 9

(二)辅周西伯“阴谋修德以倾商政” 9

(三)辅佐武王观兵孟津,牧野伐纣 11

(四)《太公兵法》——《六韬》 11

(五)《太公兵法》——《三略》 14

(六)姜太公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7

四、周公东征 20

五、《周礼》与《军礼司马法》 21

(一)周公与《周礼》 21

(二)《周礼》的兵学内容 22

(三)《军礼司马法》 24

(四)今存《司马法》 25

第二章 春秋时期战争经验的积累与兵学理论的形成 29

一、春秋前期的军事斗争 29

(一)齐鲁长勺之战与曹刿“论战” 29

(二)展禽“以膏沐犒师” 31

(三)晋楚城濮之战 33

(四)管仲与齐桓公 36

二、春秋中后期的“伐谋”“伐交”斗争 44

(一)晏婴“伐谋”:不越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 44

(二)司马穰苴治军:不战而退晋、燕之师 46

(三)孔子的军事思想 51

(四)子贡的外交战 54

(五)柳下跖奴隶起义 57

三、中国兵学奠基人——孙武 59

(一)孙武的家世与生平 59

(二)关于“《孙子》十三篇” 65

(三)“《孙子》十三篇”的逻辑结构与理论体系 78

(四)《孙子兵法》的精神实质 81

(五)《孙子兵法》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83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山东兵家与战争 93

一、墨子与吴起 93

(一)墨子的军事思想 93

(二)战国军事家吴起 101

二、孙膑 113

(一)孙膑的家世与生平 113

(二)齐魏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 115

(三)《孙膑兵法》 123

(四)孙膑军事思想的主要特色 126

(五)孙膑对孙武军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33

三、战国中后期的军事思想与军事斗争 144

(一)孟子的战争观 144

(二)荀子的军事思想 149

(三)乐毅“五国伐齐” 153

(四)田单“火牛阵” 154

(五)鲁仲连飞书下聊城 156

(六)毛遂“伐交”定盟 158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山东军事 161

一、项羽、刘邦在山东的军事活动 161

(一)鲁公项羽 161

(二)张良“留”地辅刘邦 163

二、韩信在山东境内的征战 165

(一)韩信灭齐 166

(二)潍水壅沙斩龙且 167

(三)韩信封“齐王” 168

(四)武涉、蒯通说韩信 169

三、刘敬的谋略与田横的气节 171

(一)刘敬的谋略 171

(二)田横五百壮士 173

四、周亚夫据守昌邑平定七国之乱 175

五、两汉之际山东的农民战争 176

(一)吕母起义 176

(二)赤眉军起义 177

(三)耿弇平定张步之战 178

六、曹操在山东境内的征战 180

(一)东汉末期的政治形势 180

(二)曹操出任济南相 182

(三)收编“青州兵” 182

(四)建立兖州根据地 183

(五)《魏武帝注孙子》 185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山东名相与兵学成就 186

一、蜀汉丞相诸葛亮 186

(一)诸葛亮生平与出仕 186

(二)诸葛亮的著述与兵法 189

(三)陈寿之论 192

二、儒将羊祜 193

三、关中良相唯王猛 195

四、檀道济与《三十六计》 196

(一)檀道济“唱筹量沙” 196

(二)“秘本兵法”《三十六计》与玉简册《三十六计》 199

(三)《三十六计》内容分析 201

(四)《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之比较 215

第六章 隋唐宋元时期的山东战事 220

一、隋末山东农民起义 221

(一)王薄、窦建德等起义 221

(二)杜伏威、辅公祐起义 226

二、李勣、房玄龄效命大唐 227

(一)自古“纯臣”数李勣 227

(二)善谋房玄龄 228

三、“安史之乱”中的山东战场——颜真卿固守平原 229

四、王仙芝、黄巢起义 232

(一)王仙芝起义 232

(二)黄巢起义 232

五、宋元时期的抗金斗争与农民起义 236

(一)宋江起义 236

(二)耿京、辛弃疾抗金起义 239

(三)红袄军的抗金斗争 242

(四)元末农民起义在山东 244

第七章 明清时期山东的军事斗争与兵学成就 248

一、“靖难之役”中的山东战场 248

(一)济南之战 249

(二)东昌之战 250

二、唐赛儿起义 252

三、邢玠援助朝鲜之战 253

四、徐鸿儒起义与孔有德叛乱 254

(一)徐鸿儒起义 254

(二)孔有德叛乱 255

五、戚继光的兵学贡献 257

(一)戚继光备倭山东 258

(二)《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259

六、孙星衍、毕以珣的兵学贡献 265

(一)孙星衍的兵学贡献 265

(二)毕以珣《孙子叙录》 267

第八章 晚清时期的山东军事斗争 269

一、捻军在山东 269

(一)初期的零散斗争 269

(二)张乐行举事后,大批捻军入驻山东 270

(三)1857年与太平军会师后的斗争 271

(四)“新捻军”与高楼寨之战 272

(五)东、西捻军的征战 274

二、山东境内的其他起义军 277

(一)幅军起义 277

(二)文贤教军 279

(三)宋景诗“黑旗军” 280

(四)淄川刘德培起义军 281

三、太平军北伐在山东 282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 282

(二)北伐的历程 283

(三)天京派兵增援 283

(四)李开芳困战高唐、冯官屯 285

四、甲午战争中的山东战场 288

(一)北洋海军的建立 288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总体局势 289

(三)威海卫战役 290

五、关于甲午战争的思考 295

六、义和团运动在山东 297

(一)文化侵略与“教案”迭起 297

(二)义和团运动在山东与朱红灯杠子李庄起义 298

第九章 民国前期的山东军事斗争 300

一、晚清时期留存的山东军队 300

(一)八旗兵与绿营兵 300

(二)勇营与新军 301

(三)武卫右军与武卫右军先锋队 301

(四)陆军第五镇 302

二、袁世凯窃国与山东的反袁战争 302

(一)山东同盟会员的初期斗争 302

(二)袁世凯阴谋窃国与全国的反袁战争 303

(三)山东的反袁战争 305

三、五四时期山东的外交斗争 311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巴黎和会 311

(二)核心权益——中国山东青岛的主权 312

(三)五四运动在山东 314

四、张宗昌在山东的统治 316

(一)张宗昌入驻山东 316

(二)张宗昌的直鲁联军 316

(三)“张宗昌祸鲁” 318

(四)“引狼入室” 319

五、日本出兵山东与“五三惨案” 320

(一)日本出兵山东,张宗昌借势投靠 321

(二)蒋介石怯弱退让,日军愈加嚣张 324

(三)罪恶的5月3日 326

(四)血腥的5月 329

六、韩复榘盘踞山东 333

(一)“草莽”军阀韩复榘 333

(二)“蒋冯阎大战”中的山东战场 334

(三)韩复榘与刘珍年之战 336

(四)韩复榘对付国民党、共产党和日本人 337

第十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军事斗争 341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军队 341

(一)国民革命军 341

(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346

(三)日本侵略军与伪军 356

二、韩复榘溃退与范筑先血战聊城 357

(一)韩复榘不战而退 358

(二)范筑先血战聊城 359

(三)范筑先和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的通力合作 363

三、台儿庄战役与徐州会战 368

(一)中日双方战略目标聚焦徐州 368

(二)台儿庄战役前期之序幕战 370

(三)血战台儿庄 378

(四)浴血奋战与为国捐躯的将军们 383

(五)共产党八路军对台儿庄会战的有力支援与配合 389

四、八路军一一五师进入山东战场 391

(一)一一五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 391

(二)威震鲁西与“陆房突围” 392

(三)建立鲁南抗日根据地 395

(四)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抗日武装部队 404

五、山东抗日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408

(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的基本战局 408

(二)八路军调整布局,统一领导,应对尖锐复杂的斗争局面 410

(三)八路军一一五师与山东纵队的反“扫荡”斗争 412

(四)于学忠东北军的反“扫荡”斗争 424

(五)常恩多锄奸与“八三”举义 429

(六)胶东、鲁西及山东其他战场上的反“扫荡”斗争 432

六、“反顽”斗争 440

(一)抗日战争最艰苦阶段的复杂形势 440

(二)中共中央关于“反顽”斗争的基本方针 442

(三)胶东反击赵保原等顽固派、投降派的斗争 444

(四)甲子山三次“反顽”战役 448

(五)聚歼刘桂堂匪部 451

(六)抵制李仙洲入鲁 452

(七)三次讨伐吴化文 453

七、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457

(一)大反攻时期的到来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457

(二)八路军高级将领在沂蒙 462

八、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 469

(一)兵源,兵养,兵行,兵心 469

(二)沂蒙人民的无私奉献事迹选录 474

第十一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战场 483

一、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的战略态势与布局 483

(一)国共双方斗争由来已久 483

(二)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际国共双方的战略态势 484

(三)国民党的兵力部署 485

(四)共产党的兵力部署 488

二、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与鲁南战役 498

(一)国共《双十协定》与津浦路战役 498

(二)“军调处”在山东的活动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 501

(三)两淮与涟水的经验教训 505

(四)宿北战役 509

(五)鲁南战役 511

三、莱芜战役 514

(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514

(二)战前形势与双方兵力部署 516

(三)讨郝战役 518

(四)重兵集结莱芜 519

(五)莱芜战役 521

四、孟良崮战役 527

(一)国民党军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527

(二)华野主力“耍龙灯”与泰蒙战役 528

(三)狭路相逢,主力对垒孟良崮 529

(四)孟良崮战役的具体部署 532

(五)孟良崮战役打响 535

(六)陈毅在沂蒙 540

五、中共转入战略反攻与济南战役 544

(一)国共双方战略形势之扭转与华野“七月分兵” 544

(二)第二次岱崮保卫战与南麻战役 546

(三)鲁西南战役 548

(四)沙土集战役 550

(五)胶东保卫战 552

(六)豫东战役 553

(七)济南战役 555

六、淮海战役 563

(一)总体情况 563

(二)粟裕献策与淮海战役方案的酝酿、形成 565

(三)山东人民的重大贡献 570

参考文献 575

后记 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