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用个性化方式响应时代对这一代学者的要求”——支克坚先生学术思想和贡献初议(钱理群) 1
关于五四新文学传统 1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问题 12
关于新文学的评价标准 36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潮 44
论鲁迅“激进” 68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在昨天和今天 82
两种文艺思潮比较中的鲁迅 102
冯雪峰文艺理论的背景和内在矛盾 118
从鲁迅到毛泽东——关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革命文艺思潮的变化,兼论周扬和胡风在变化中的地位 135
鲁迅和胡适 158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问题 177
关于新时期文艺上不再提两个口号 187
冯雪峰、胡风与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流派问题 217
论革命文学的理论遗产 234
解志熙著《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主义思潮研究》序 257
我们的学科需要这样的志士仁人——读樊骏《中国现代文学论》之后想到的 261
答解志熙问 279
直面历史独立思考 289
鲁迅的启蒙主义、革命文学的成败得失及其他——支克坚先生访谈录(支克坚邵宁宁) 308
评论与纪念 335
解志熙:深刻的历史反思与矛盾的反思思维——从支克坚先生的革命文学研究说开去程金城:审视作为历史&“中间物”的“他们”及其文艺理论“遗产”——评支克坚先生的《冯雪峰论》《胡风论》《周扬论》 335
周景雷:复杂的另一面仍是复杂——读支克坚先生的新著《周扬论》 377
吴小美:再对老支说几句话 387
徐改平:追忆支克坚先生 393
后记(邵宁宁)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