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跨境救灾催生国际救灾法 1
一、国际救灾法:一个正在形成的国际法部门 1
二、国际救灾法的造法主体 12
三、国际救灾法的渊源 14
第二章 国际救灾法的基本矛盾 18
一、问题的提出:主权与人道主义的冲突 18
二、人道主义国际援助需尊重国家主权原则 27
三、主权向人道主义原则的退却:受灾国接受国际援助的义务 33
四、援助须经受灾国同意与超出自身应灾能力时国际合作之义务之间的冲突 37
第三章 跨境救灾的国际法制 50
一、国际救灾法的初始发展 50
二、国际救灾法的“星火燎原”阶段 54
第四章 跨境救灾的区域法制 86
一、欧盟 86
二、亚太地区 101
三、非洲地区 111
四、美洲地区 114
第五章 跨境救灾中的双边法制 121
一、国家间协定 121
二、国际组织地位的协定 122
三、捐助国捐赠协议 123
第六章 国际救灾行动者的法律地位 125
一、国际救灾主体进入受灾国的限制 125
二、享受特权与豁免的国际救灾主体 141
三、国际救灾法专门文件赋予国际救灾主体的法律地位 147
四、国内规制的发展 151
五、涉及军方人员的特别规定 153
第七章 国际救灾援助的请求和终止 157
一、需求评估在寻求国际援助中的重要性 157
二、国际救灾援助的请求 166
三、国际援助的提供和接受 175
四、国际救灾和灾后初期恢复重建阶段的终止 178
第八章 国际救灾物资和设备的通关障碍及法律规制 181
一、国际救灾物资进入受灾国通关效率低下成为阻碍救灾的重要因素 181
二、国际社会解决跨境救灾物资和设备通关障碍的努力 185
三、特殊问题的处理 195
第九章 国际救灾行动的质量与问责 204
一、为什么需要问责 204
二、问责的界定 212
三、国际人道主义行动问责机制的兴起 214
四、对人道主义救灾行动问责的实践——以SCHR同行评审方法为例 224
五、对现行问责机制的评价 235
第十章 外国军事力量参与国际救灾的法律问题 247
一、军事力量日益介入国际救灾行动 247
二、军事力量参与跨境救灾的优势和弊端 249
三、国际社会对军事力量参与国际救灾的既有规制框架 254
四、未来的发展重点和任务 266
第十一章 我国国际救灾援助法律的完善 269
一、中国对国际灾难援助态度的演变 269
二、我国国际救灾援助既有立法的不足之处 272
三、完善我国国际救灾援助立场的建议 273
四、我国《便利和管理国际救灾援助条例》建议条款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