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4世纪的文明分途与近代史的开端 2
第一节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2
第二节 长城的问号 7
第三节 “长城区域史”的提出 11
第二章 明代中国的内向转身 20
第一节 守在四夷 20
第二节 放弃西域 29
第三节 明初北疆长城的修筑 35
第四节 明前期蒙古势力进入河套 40
第三章 明前期榆林营堡纵深防御体系的初建 48
第一节 明初榆林军寨的分布 48
第二节 黄河沿岸“依险型”城堡 58
第三节 “三边”“扼要型”营堡 69
第四节 无定河“依险型”营堡的初建 85
第四章 “土木之变”后的“搜套”攻势防御与延绥设镇 110
第一节 明军的“搜套” 110
第二节 延绥镇的建立 115
第三节 无定河营堡的增筑 124
第五章 成化初年榆林营堡的改造与迁移 132
第一节 榆林营堡改造、迁移的规划 132
第二节 直插天际的清水营 136
第三节 向日葵掩映镇羌堡 143
第四节 控扼无定河、榆溪河的响水堡 149
第五节 据守快滩的镇靖堡 158
第六章 成化初年榆林“依险型”城堡的增筑 164
第一节 窟野河旁的神木堡 164
第二节 归德水旁的归德堡 175
第三节 芦河旁的威武堡、龙州城 180
第七章 大漠边城的崛起 188
第一节 延绥镇的北迁 188
第二节 榆林城的布局与现状 193
第三节 余子俊移建十三堡 211
第八章 “搜套”的困境 226
第一节 成化初年的“搜套”方案 226
第二节 “搜套”的曲折开展 232
第三节 明中期河套徙民耕守的不可行 236
第四节 明朝再次搁置河套 243
第九章 榆林长城立体防御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248
第一节 成化前期“边墙”方案的提出 248
第二节 榆林长城的多道边墙 254
第三节 成化以后榆林城堡的不断增筑 266
第四节 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276
结语 长城的意义、破坏与保护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