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东北亚战略博弈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华堂著
  • 出 版 社:北京:时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519501006
  • 页数:354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至关重要的海陆桥头堡 2

二、兵家必争的战略枢纽地 5

三、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带 8

四、大国聚集的地缘竞技场 10

五、中国兴衰的命运攸关区 12

第一章 大国东北亚战略博弈的历史起源 15

第一节 中国核心地位的确立 16

一、朝鲜成为中国藩属 16

二、倭国(日本)接受中国册封 19

三、日本着力学习中国 20

四、琉球王国称臣中国 23

五、北方部族地区进入中国版图 24

第二节 日本侵略政策的推行 27

一、入侵朝鲜半岛 28

二、进犯中国台湾 33

三、吞并琉球群岛 35

四、挑起甲午战争 38

五、发动对俄战争 40

六、全面侵略中国 41

第三节 俄国远东方向的扩张 43

一、向亚洲大力扩张 43

二、从中国割取大片领土 45

三、侵占中国东北地区 46

四、与日本展开地缘争夺 49

五、与美国划分势力范围 52

第四节 美国对东北亚的介入 54

一、打通太平洋方向的通道 54

二、提出“太平洋帝国”构想 56

三、打开日本与朝鲜国门 57

四、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59

五、单独占领日本 61

六、跻身朝鲜半岛 65

第二章 大国东北亚战略博弈的演进变化 68

第一节 美苏全面争夺的展开 68

一、争取中国成为盟友 69

二、谋求控制朝鲜半岛 72

三、争夺占领日本权力 80

第二节 中美对抗局面的形成 85

一、美国极力推行“扶蒋反共”政策 85

二、美国着力打压新中国 98

三、新中国推行“一边倒”政策 103

四、朝鲜战争开启中美东北亚的长期角逐 108

第三节 中美联合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112

一、苏联将中国推出自己的阵营 112

二、苏联推行包围中国的战略 117

三、中国反制苏联战略包围 119

四、美国转奉联华抗苏政策 127

第四节 中俄伙伴制衡美日联盟 131

一、中美结构性矛盾的凸显 132

二、俄美战略性对抗的升级 143

三、美日联盟关系的扩展 145

四、中俄战略合作的再启 149

第三章 着眼长远的地缘竞争 152

第一节 明确战略利益诉求 153

一、中国东北亚战略利益的演进 154

二、美国东北亚战略利益的变迁 160

三、俄罗斯东北亚战略利益的调整 165

四、日本东北亚战略利益的认知 172

第二节 制定战略指导构想 176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176

二、俄罗斯的东北亚战略 191

三、中国制衡均势战略 196

四、日本东北亚战略的架构 201

第三节 构建战略博弈力量 205

一、美日着力巩固联盟关系 205

二、美韩大力稳定战略同盟 208

三、美、日、韩增强战略互动 211

四、中俄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16

第四节 把握战略博弈走向 221

一、着眼国际秩序的竞争 221

二、争取域内国家的支持 224

三、调整经济压舱的作用 228

四、谋求冲动审慎的平衡 232

第四章 纵横捭阖的手段运用 237

第一节 军事较量与造势 237

一、直接军事较量 238

二、进行联盟对抗 242

三、加强演训造势 246

第二节 外交角逐与布局 249

一、壮大自身力量 249

二、分化瓦解对手 251

三、谋求“渔翁之利” 256

四、进行战略布局 257

第三节 经济碰撞与竞争 268

一、争取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导 268

二、推进双边自由贸易的发展 275

三、着力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 277

第四节 文化对抗与塑造 281

一、塑造价值观念 282

二、建立价值同盟 285

三、赢取未来空间 288

第五章 大国战略博弈演进的基本逻辑 293

第一节 利益碰撞决定战略博弈的形态 293

一、战略利益的深化拓展改变博弈的领域 294

二、战略利益的交织碰撞制约博弈的样式 297

三、战略利益的维护意志影响博弈的动力 300

第二节 环境认知左右战略博弈的抉择 302

一、战略环境价值认知差异巨大 302

二、价值战略环境认定截然不同 304

三、应然战略环境看法相去甚远 305

第三节 力量变化牵引战略博弈的演进 306

一、急剧变化的力量易于引发战争 306

二、均势状态的存在利于战略稳定 308

三、战略意志的提升加重安全困境 312

第四节 其他因素增大战略博弈的变数 315

一、域内其他国家的战略考量 315

二、国家战略目标的极端追求 318

三、国家战略互疑的恶性循环 320

结语 历史终将回归 324

主要参考文献 333

后记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