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 1
第一节 高职专科教育概述 1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概述 10
第三节 两者的关联与衔接 15
第二章 衔接的理论基础 23
第一节 职业带理论 23
第二节 终身教育理论 26
第三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29
第四节 教育生态位理论 35
第五节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39
第三章 衔接的逻辑起点 44
第一节 服务“人”的发展需要 44
第二节 高技能人才的技能成长 46
第三节 高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 55
第四节 高技能人才与终身教育 58
第四章 衔接的目标指向 64
第一节 适应产业转型升级 64
第二节 发展本科职业教育 69
第三节 完善高等教育体系 73
第五章 衔接的核心内容 78
第一节 衔接的动因及内涵 78
第二节 培养规格目标衔接 82
第三节 升学招生制度衔接 86
第四节 专业与课程的衔接 91
第六章 衔接的典型模式 95
第一节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制度模式 95
第二节 美国社区学院转学模式 98
第三节 英国双证书转换模式 101
第四节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模式 106
第七章 衔接的制度保障 110
第一节 强化政府的制度责任 110
第二节 教育制度的衔接创新 116
第三节 建立本科职业教育制度 124
第四节 建立应用技术大学制度 133
第八章 衔接的观念突破 147
第一节 应用型本科院校观念突破 147
第二节 高职专科院校观念突破 153
第三节 产学研合作教育理念突破 157
第四节 工程技术人才评价的突破 164
第九章 衔接的主体支持 168
第一节 工程师类型与高校分工定位 168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跨界教育 172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的转型升级 176
第四节 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 180
第十章 江苏探索与展望 186
第一节 衔接制度的顶层设计 186
第二节 重点项目的引领实施 189
第三节 常州高职园区的实践 204
第四节 江苏实践的基本启示 216
参考文献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