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中国道路的话语资源及其互动关系 4
第一节 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 4
第二节 中国道路话语资源关系讨论的学术反思 11
第三节 中国道路话语资源的要素结构与互动关系 21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道路之“源” 24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道路之“砥柱中流” 33
三、西方文化——中国道路之“潮” 36
第二章 中国道路形成发展的多维审视 39
第一节 何以为“中国”——中国的特殊性 39
一、物理的中国 39
二、法理的中国 43
三、心理的中国 49
第二节 选择的历史与历史的选择: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 54
一、选择的历史:近代以来中国道路话语资源的互动 55
二、历史的选择:改革开放前后中国道路话语创新的比较 65
第三节 危机之后的危机:西方国家的中国道路研究 92
一、具体表现 92
二、主要特征 96
三、发展动向 100
四、固有困境 107
五、启示意义 111
第三章 中国道路的物质基础 114
第一节 中国特色的生产方式 114
一、中国历史上的农与商 115
二、家庭是中国社会的细胞 117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 121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124
一、西方文化的理论预设和命题 124
二、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锋 126
三、中国的西化思潮 133
四、马克思主义“进场” 136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147
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尝试与中国道路的奠基 148
二、能否结合? 152
三、怎样结合? 159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的国家建构逻辑 176
第一节 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与人民当家作主 176
一、为什么要建立国家? 176
二、建立什么样的国家? 186
三、如何有效解决建国后的诸多社会矛盾? 193
第二节 基层群众自治 196
一、村委会与居委会 197
二、党的基层组织 200
三、社会管理创新 202
第三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 203
一、权力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204
二、西方国家治理话语的逻辑与困境 208
三、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219
第五章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37
第一节 “世界历史”的形成与特点 237
一、马克思主义眼中的“世界历史” 238
二、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243
三、“世界历史”的两重性 246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248
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248
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与内在矛盾 251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对外开放 261
四、经济全球化的主体结构变革与能量转化 267
第三节 世界历史话语的方法论意义 280
一、以世界眼光关照当代社会发展 280
二、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 282
三、正确理解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283
四、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285
第四节 共建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87
一、思想源流 288
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292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299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缘起与困境 299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缘起 299
二、生态危机的本质与特征 304
三、国际社会应对生态危机的行动与困境 307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313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313
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315
三、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317
第三节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319
一、新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320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两难选择 323
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325
四、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贡献 327
结语 329
参考文献 333
后记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