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史的起源 1
第二章 周代史官的发达 6
第三章 记录的起源 20
第四章 史书的渊源 30
一、史书的材料 30
二、《六艺》的形成 33
《易》 34
《书》 34
《诗》 38
《礼》 43
《春秋》 47
《论语》 52
三、“诸子”的形成 53
四、《六艺》外传 58
五、《楚辞》及诸国之代表著述 63
六、术数、方技之书 65
七、《汉书·艺文志》未载之书 67
八、先秦著作的发达程度 70
九、史官的地位 73
第五章 《史记》——史书的出现 76
一、思想及记录统一的趋势与《史记》的出现 76
二、《史记》的著述目的 78
三、后代对《史记》的评论及邵晋涵的评论 79
四、《史记》编纂的体例 81
五、后人对《史记》编纂法的评论 89
六、方苞及章学诚的评论 91
七、以往评论的不充分之处 97
八、史部书籍的发端 99
第六章 《汉书》 102
第七章 《史记》、《汉书》以后史书的发展 108
一、纪传、编年二体的并行 108
二、由书籍分类法变迁所见之史部书籍的发展 108
三、正史编纂法的变迁 111
1.史料处理方式的变化 112
2.从一家著述到分纂的变化 115
3.正史体例及内容的变化 118
四、编年史、通史、类书体的历史 121
五、正史以外史部书的发展 122
六、史注的发展 124
七、史评的发达 125
第八章 六朝末唐代出现的史学变化 132
一、类书史学所受到的影响 132
二、史体的渐变 137
1.史学的古文复兴 137
2.《南史》、《北史》 139
3.古文复兴与经学新研究对史学的影响 141
三、史书的注及其变迁 144
四、史官的变迁 146
第九章 宋代史学的进展 150
一、《新唐书》、《旧唐书》——史体的变化 150
二、《新五代史》、《旧五代史》 156
三、《册府元龟》与《资治通鉴》——帝王学的变化 158
四、《资治通鉴》 159
《通鉴》的注释书 163
朱子的《通鉴》评论 165
五、《通鉴》的影响 165
六、正统论 172
七、郑樵的《通志》 178
八、经学的变化 181
九、金石学的发达 187
十、目录学 190
十、《实录》与《起居注》 194
十二、《玉海》与《文献通考》 196
第十章 元代的史学 199
一、《宋史》、《辽史》、《金史》的编纂及正统论 199
二、元代的史书及史料 204
第十一章 明代的史学 209
一、《元史》的编纂 209
二、大规模的编纂物 211
三、掌故学之一变 212
四、李贽的史论 215
五、杨慎的学问 219
六、归有光的《史记》评点 222
七、胡应麟的《笔丛》 223
八、正统论 224
九、王光鲁的沿革地图 225
十、焦竑的目录学 226
十一、金石书 228
十二、经世文的编辑 229
十三、类书 229
第十二章 清朝的史学 231
一、《明史》的编纂 231
二、黄宗羲与浙东学派 234
三、顾炎武 237
四、王夫之与胡承诺 240
五、徐乾学及其门下(一) 246
六、徐乾学及其门下(二) 249
七、修补旧史的史学 252
八、天文历算学的发达 258
九、考订旧史的史学(一) 261
十、考订旧史的史学(二) 270
十一、浙东学派的史学 278
十二、《汉志》、《水经》之学 288
十三、古迹的研究 295
十四、古史的研究 301
十五、西北地理之学(一) 311
十六、西北地理之学(二) 323
十七、金石之学 329
十八、校勘之学 338
十九、野史、别史与掌故之书 343
二十、官书 350
二十一、史评 353
附录 355
中国历史思想的起源 357
章学诚的史学 370
中国史学史概要——从《史记》至清初 380
跋&神田喜一郎 396
后记&内藤乾吉 398
欧洲“历史主义”与中国史学——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译后&马彪 399
索引 407
凡例 408
人名索引 409
书名索引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