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哲学 1
一、什么是政治哲学? 1
二、政治哲学的衰落与复兴 43
三、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及其意义 59
第一章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定位 73
第一节 政治哲学在马克思社会理论中的定位 73
一、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复合性质 73
二、考察社会生活的两种方式 79
三、综合性的伦理事实与复合性的社会政治理论 81
第二节 马克思社会政治理论中的两个维度 84
一、唯物史观中两种维度的统一 85
二、有两个分裂的马克思吗? 86
三、有两种共产主义理论吗? 90
第三节 作为规范性理论的马克思政治哲学 94
一、马克思规范性的道德观点 95
二、道义论抑或功利主义? 102
三、历史主义道义论 110
第二章 现代性政治批判 114
第一节 现代性问题 114
一、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视域 115
二、什么是现代性? 119
三、现代性意识与现代价值体系 126
四、现代性与现代社会的成就 135
第二节 现代性的困境 141
一、偏执的理性 142
二、工具化的理性 145
三、走进死巷的理性主义哲学 155
第三节 走出现代性困境的政治哲学方案 160
一、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方案 162
二、无政府主义的政治哲学方案 165
三、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方案 169
四、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方案 174
第三章 市民社会幻象批判 181
第一节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 181
一、市民社会与前市民社会 182
二、市民社会诸特征 185
三、市民社会的幻象及其秘密 189
第二节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幻象的多层面批判 193
一、物的依赖关系 193
二、社会关系的异化 197
三、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199
四、国家的消亡 205
第四章 立足于人类社会的自由与解放 208
第一节 立足实践的马克思政治哲学 208
一、被忽视的内在关联 209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另一种解读 210
第二节 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 215
一、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216
二、马克思的终极关怀与政治自由 220
第三节 现代社会的政治逻辑 224
一、为现代社会提供政治形体的逻辑 225
二、自明之好与策略性目标 227
第五章 正义与超正义 230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四重辩护 230
一、马克思反对用正义说明问题吗? 230
二、马克思正义理论的批判性前提 235
三、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社会”的正义观念 241
四、马克思正义理论的两个层面 247
五、马克思的高阶正义概念 254
第二节 马克思是怎样讨论正义问题的? 261
一、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当代语境 261
二、正义关乎制度而非关乎德性 263
三、问题在于什么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 270
四、超越性正义及其次优方案 275
第六章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当代建构 280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当代建构何以可能 280
一、当代中国需要建构怎样的正义理论 281
二、超正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建构 284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建构 288
第二节 异质性社会的社会和谐问题 296
一、异质性社会中的社会团结问题 297
二、普遍化了的交换关系与社会伦理之间的紧张 300
第三节 当今中国的公平正义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303
一、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公平正义问题 303
二、两个公平正义问题及其原因 307
三、国家在保障公平正义上的作用与限度 310
四、公平正义所依赖的社会根基 313
参考文献 317
索引 323
后记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