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苦难的童年 1
仁卓村纪事 1
“村圣人”曾祖父 2
敬忆父母双亲 3
童年琐忆 4
求学心切 6
向往革命 7
二、地下党时期的工作 9
加入中国共产党 9
兴办实业学校 11
掌握武装 夺取政权 11
学习新文字 12
西安事变时澄城起义 13
前仆后继 15
雨后春笋 18
中共澄城县委正式成立 19
难忘的艰难岁月 22
活动在敌人心脏里 23
密电码 25
隐蔽精干时期的统战工作 26
亲密战友 27
党内出了问题 28
三、在陕甘宁边区工作了五年 30
耀县遇险 30
“老百姓”——孙健 32
回到陕西省委 33
老君庵趣事 34
记忆犹新绣房沟 35
一进马栏 36
研究室生活 38
关中分区 40
马栏大礼堂 41
党的作风 43
新的岗位 44
襄乐 44
金村 45
子午岭 47
金钱豹 48
难忘的新宁岁月 50
前沿阵地 53
陇东哨子面 53
整风运动 54
审干 55
军民大生产 59
豆家湾民办小学 61
二进马栏 63
调任马栏区区长 63
老关系新问题 65
引水种稻改天换地 66
智慧来自群众 67
两把挂面 68
世事难料 69
新正县开展教育工作 69
三进马栏 71
再返澄城 72
延安——西安 74
四、开展游击战争 76
冲出封锁线 76
走马上任 77
开展统战工作 79
回家探母 80
武庄村 81
丁家窑科村 82
黄龙山根据地 83
害大利大 84
担心 85
顽强抗敌 86
请示 87
看望母亲 87
西社寨子 88
阴泉桥 89
心爱的驳克枪 90
暗号 91
古典小说给我的启示 91
将军山 92
斗智 93
兄弟相见 94
使人不得不发疑 95
追念李蛋儿 96
“春堂” 97
红五月 98
枪法 100
鱼水关系 102
夜半遭伏击 102
夜会王保坤 103
三山一川 104
众志成城 105
王志政的作用 106
拔掉敌人据点 107
支队长 108
在斗争中经受考验 109
范家卓子 112
首战告捷 112
合力取胜 114
机不可失 115
深明大义 116
芦家社突围 117
关门捉贼 117
建立澄城县北三个区政权 118
财神庙议事 119
支援野战军 120
奉命出击 120
两次攻打冯原城 121
皇甫庄会师 124
开仓济贫 125
砍大树 125
五、争夺战争彻底胜利 127
诱敌进山 127
壶梯山拉锯战 128
战场上练兵 130
转战敌后 130
人心所向 131
三打冯原 133
部分党员公开 134
偿还血债 138
一场考验 138
我军光复延安 139
观音堂 142
充实领导 143
前沿阵地 144
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144
大战前夕 145
彭总到前线 148
两只鸡 150
澄合战役 152
三进县城 153
手枪可打住飞机 154
迎头痛击 154
转战敌后 155
交通 157
荔北战役 159
攻打永丰城 161
建立县南三个区政权 163
洗血衣 164
看演习 165
民以食为天 167
埋怨 167
情同手足 169
全县解放 170
第三次攻打永丰 170
战争 173
亲情伴我奋斗路 174
整风 175
群众工作 177
阶级队伍 178
干部工作 180
支队整编 181
与人民水乳交融 182
县委委员 182
县长 183
六、迈向新的建设征途 185
告别澄城县 185
总把新桃换旧符 186
运军粮 186
迎军 188
抱憾不已 189
怀念胞兄杨生春 190
慈母之教 192
西安十日 194
七、回忆我在巴盟的工作及巴盟行政机构的变动情况 196
写在前面 196
踏上征途 199
从宁夏省蒙古自治区到甘肃省蒙古自治区 216
内蒙古自治区由东到西的统一 217
新巴盟的工作 221
附录 230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的沙漠改造工作 230
坚持实践三十年,为营造绿色长城做贡献——记杨力生同志坚持抓林业三十年&李文明 244
学习杨力生&朱震达 254
两袖清风民心可鉴 一身正气有口皆碑——缅怀沙漠中的骆驼杨力生同志&杨岩冰 256
心中的怀念——悼念杨力生先生&孙宏义 262
蹬口县人民政府为杨力生树碑并撰写的碑文 266
杨力生年谱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