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叙:经典是永不过时的 2
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2
“孝悌谨信”是做人的关键 6
永远不忘“博爱亲仁” 9
做人和知识之间的关系 13
入则孝: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 18
对呼唤或命令,要及时应对 18
对教导或者责备,要敬听顺承 22
温清定省,乃做子女之礼 26
时刻想着让父母放心 30
事情再小,也不要擅自做主 34
不可私藏公物 37
父母的好恶,子女的方向 40
身体和道德,都要保养 44
父母憎恶我,我也要孝顺 50
父母犯错,子女该如何做 56
父母不听劝谏,子女该如何做 61
父母得病,子女该如何做 65
父母去世,子女该如何做 69
出则悌:悌是与人交往的准则 78
兄弟姐妹和睦,就是孝道 78
包容忍让,不斤斤计较 82
饮食坐走,长辈晚辈有先后 88
对长辈要积极回应,谦逊有礼 91
面对尊长,随时随地要注意礼仪 94
不是亲父兄,好似亲父兄 100
谨:谨是说话做事的关键 106
人生易老,要珍惜时光 106
讲究卫生,注意个人形象 109
衣装整洁本分,饮食适可而止 116
年少莫饮酒,醉酒最为丑 121
坐立行走有标准 124
越没有人监督,越要自律 133
做事不慌忙不畏难 137
不接近不良场所,不问不该问的事 143
人还未到,声音先到 146
用或者借别人的东西,有标准 151
信:信是为人处世的基石 156
凡开口说话,诚信必为先 156
说话的学问 161
说长道短莫闲管 167
见贤而思齐,见恶而自省 171
相对衣服饮食,才德技艺更重要 177
面对批评和赞誉,不同态度有不同结果 184
面对错误,我们该如何做 188
泛爱众:博爱是获得关爱的前提 196
凡是人类,皆须相互关爱 196
德行和才能,才是人们所关注的 201
不自私,不嫉妒 205
对任何人都要尊重 209
忙碌时候不打搅,心情不好不打扰 212
不揭别人短,不宣扬别人隐私 216
道人善,不扬人恶 220
善行相互鼓励,错误相互规劝 224
给予和索取,贵在清楚得当 22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2
报怨是短期的,报恩是长期的 237
以理服人,而不以势服人 242
亲仁:亲仁是个人进步的良策 252
同样都是人,相互差别大 252
真正的仁者,大家自然敬畏 256
近朱者赤,德行日进 260
近墨者黑,百事皆坏 266
余力学文:学文是学会做人的补充 272
学文与力行,不可偏废 272
做学问贵在认真和专一 276
随时随地,都不忘坚持学习 280
学习环境一定要洁净整齐 284
磨墨和写字,表现一个人的心思 288
典籍有固定位置,读完要放归原处 292
好书要珍惜,坏书要摈弃 296
不要自暴自弃,谨记坚持努力 301
参考文献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