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问题提出 5
1.1.3 研究意义 6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7
1.2.1 国内外大学治理研究 8
1.2.2 国内外院系治理研究 18
1.2.3 大学及院系治理研究的趋势与不足 22
1.3 核心概念界定 27
1.3.1 治理、管理与统治 27
1.3.2 大学治理与院系治理 28
1.3.3 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与治理模式 29
1.3.4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 30
1.3.5 研究型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 31
1.4 研究设计 35
1.4.1 研究路线 35
1.4.2 研究思路 36
1.4.3 操作性概念界定 36
1.4.4 研究方法 37
1.4.5 分析框架 42
1.5 研究信效度、伦理问题处理 44
1.5.1 信效度处理 44
1.5.2 伦理问题处理 46
第2章 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的理念理论基础 47
2.1 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的哲学价值理念 47
2.1.1 认识论与政治论 47
2.1.2 学术自由与教授治学 48
2.1.3 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 50
2.2 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的理论基础 51
2.2.1 治理理论 51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55
2.2.3 组织行为学理论 59
第3章 中国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现状及问题 62
3.1 院系治理现代化初见端倪 62
3.1.1 学校主动向院系放权的制度安排渐显 63
3.1.2 行政权力向学术权力让渡的意识觉醒 64
3.2 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66
3.2.1 复旦大学校院两级管理全面改革 66
3.2.2 武汉大学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 67
3.3 院系行政主导向治理现代化转型欠到位 68
3.3.1 大学向院系放权的力度不够 68
3.3.2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错位 69
3.3.3 院系内部关键主体参与不足 70
3.3.4 院系治理制度建设明显滞后 71
3.3.5 院系治理文化自觉尚未形成 72
第4章 国外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的实践与借鉴 73
4.1 美国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模式 73
4.1.1 美国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结构 74
4.1.2 哈佛院系的分权自治模式 75
4.1.3 耶鲁院系的集权共治模式 76
4.1.4 案例分析:密歇根大学的分权共治模式 77
4.1.5 美国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的特色经验 80
4.2 英国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模式 82
4.2.1 牛津、剑桥学院制模式 82
4.2.2 伦敦大学学院制模式 83
4.2.3 现代大学学院制模式 83
4.2.4 案例分析:东安格利亚大学的民主共治模式 84
4.2.5 英国大学院系治理的特色经验 86
4.3 法国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模式 87
4.3.1 法国大学的院系治理结构及变迁 88
4.3.2 法国大学院系治理的特色 91
4.4 德国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模式 92
4.4.1 德国大学的院系治理结构及变迁 93
4.4.2 德国大学院系治理的特色 95
4.5 日本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模式 98
4.5.1 日本大学的院系治理结构及变迁 100
4.5.2 日本大学院系治理的特色 102
4.6 国外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104
4.6.1 制度安排的缜密性和可操作性 104
4.6.2 校院关系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107
4.6.3 院长的学科使命与财务责任 108
4.6.4 院系治理的民主化和开放化 109
4.6.5 教授治学和学术本位的充分彰显 112
第5章 清华大学院系治理的结构模式 115
5.1 清华大学的院系设置沿革 116
5.1.1 新中国成立前仿美:文、理、工兼具的综合性大学院系设置 116
5.1.2 院系调整学苏:撤院建系,多科性工业大学的院系设置 117
5.1.3 改革开放后全面布局: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院系设置 118
5.1.4 院系党组织设置 120
5.2 清华大学的制度变迁与院系治理 121
5.2.1 领导体制变迁与院系治理 121
5.2.2 行政管理机构变迁与院系治理 125
5.2.3 规程条例变迁与院系治理 127
5.2.4 民主监督机制变迁与院系治理 131
5.3 清华大学院系治理结构 134
5.3.1 党政联席会 135
5.3.2 党委会 136
5.3.3 学术委员会 137
5.3.4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138
5.3.5 教学委员会 139
5.3.6 长聘教授委员会 140
5.3.7 顾问委员会/共建委员会等 140
5.3.8 专门工作委员会 141
5.4 清华大学院系组织架构模式 142
5.4.1 实院(系)模式 144
5.4.2 院实系虚模式 145
5.4.3 院虚系实模式 145
5.4.4 半虚半实模式 147
5.5 清华大学院系治理运行模式 147
5.5.1 多元民主共治模式 148
5.5.2 学术主导模式 152
5.5.3 行政一学术协调模式 157
5.5.4 学术一社会互动模式 161
5.5.5 国家主导模式 165
第6章 清华大学院系治理的特色及问题 169
6.1 清华大学院系治理变革的特色及成效 169
6.1.1 坚持世界一流之使命 169
6.1.2 践行学术主导之价值 171
6.1.3 彰显教授治学之传统 171
6.1.4 弘扬“双肩挑”治院之特色 172
6.1.5 初尝学院治理现代化甜头 174
6.2 清华大学院系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77
6.2.1 集权模式束手脚:放权力度不够 178
6.2.2 决策理解存偏差:双向沟通不够 179
6.2.3 学科平衡难解决:思维转换不够 180
6.2.4 虚虚实实难厘清:顶层设计不够 182
6.2.5 内部运行欠规范:制度保障不够 183
6.2.6 院系自主受局限:主动建构不够 185
第7章 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的应然状态 188
7.1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特点与组织变革 188
7.1.1 顶天立地:研究型大学之使命 188
7.1.2 深度融合:学科发展必然趋势 189
7.1.3 全球一体:共同体构建高要求 189
7.2 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的思考视角 190
7.2.1 宏观维度(国家层面) 190
7.2.2 大学维度(中观层面) 190
7.2.3 学科维度(微观层面) 191
7.3 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的结构要素 192
7.3.1 校院系无缝对接:双向互动关系 193
7.3.2 学科间相融共生:良性竞争关系 193
7.3.3 校内外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关系 194
7.3.4 院系内多维互动:和谐文化关系 195
7.4 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的关键影响因素 197
7.4.1 党政协同决策:院系治理之关键 198
7.4.2 教师深度介入:院系治理之根本 198
7.4.3 学生必要参与:民主共治之要义 200
7.5 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的应然模式 200
7.5.1 一条主线:学术本位,学术和行政协调平衡 201
7.5.2 两个层面:使命驱动,学校和院系各司其职 202
7.5.3 三个维度:多维互动,制度、文化和人协同共振 202
7.5.4 一二三四:学术为本,多元共治 206
第8章 改革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模式的实践路径 209
8.1 重构研究型大学校院系之关系 209
8.1.1 落实大学法人实体责任制 210
8.1.2 彰显院系学科治理主体性 211
8.1.3 厘清校院系权责边界范围 212
8.1.4 转换职能部门的工作理念 216
8.1.5 健全校院系双向沟通机制 217
8.2 改进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之内核 218
8.2.1 规范院系领导选拔与管理 219
8.2.2 调动师生员工参与的主体性 224
8.2.3 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25
8.2.4 提升院系主动建构的能力 228
8.3 完善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现代化之对策 229
8.3.1 创新使命驱动的学术目标主导机制 229
8.3.2 实施大数据支撑的常态监测评估机制 232
8.3.3 落实效率公平双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 234
8.3.4 催生学术生态养成的文化互动机制 236
8.3.5 构建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239
第9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243
9.1 研究结论 243
9.2 研究创新 253
9.3 研究局限 254
9.4 研究展望 255
附录A:研究型大学院系治理模式研究访谈提纲(部分) 257
附录B:访谈对象列表 271
参考文献 275
后记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