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作物栽培的任务 1
一、作物栽培的概念 1
二、作物栽培的任务 1
三、作物栽培技术的主要科技成就 3
四、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 3
第二节 作物的分类 5
一、粮食作物 5
二、经济作物 5
三、药用作物 6
四、饲料绿肥作物 6
第三节 作物产量和生产潜力 6
一、作物产量 6
二、作物产量构成因素 6
三、作物增产潜力及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 7
第二章 小麦 8
第一节 概述 8
一、小麦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8
二、世界小麦生产概况 9
三、中国小麦生产概况及种植区划 11
四、河南省小麦生产概况与生态类型区的划分 14
第二节 小麦的生长发育 15
一、小麦的一生 15
二、小麦各种子的萌发与出苗 17
三、冬小麦的阶段发育 20
四、根系的生长 21
五、茎的形成与功能 22
六、分蘖及其成穗 23
七、叶 25
八、穗的形成 27
九、籽粒的形成及提高粒重的途径 30
十、小麦的群体结构 33
第三节 小麦生产与土肥水的关系 37
一、土肥水在小麦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37
二、小麦对土壤的要求 37
三、小麦对土壤养分的要求 38
四、小麦对水分的要求 40
第四节 超高产小麦栽培技术 43
一、小麦超高产的基础 43
二、超高产麦田需水需肥规律 45
三、超高产小麦的群体结构 47
四、超高产麦田的肥水运筹和技术规程 51
第五节 优质小麦 54
一、小麦品质的评价 55
二、优质小麦特性指标 57
第六节 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57
一、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 58
二、培肥地力,合理施肥 58
三、深耕细耙,提高整地质量,做到足墒播种 58
四、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58
五、合理促控 58
六、适期收获 59
第七节 小麦前氮后移栽培技术 59
一、施肥时期 60
二、播前准备 60
三、播种 61
四、田间管理 61
五、适期收获 62
第八节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62
一、小麦锈病 62
二、小麦白粉病 63
三、小麦赤霉病 63
四、小麦纹枯病 64
五、防治技术 65
六、小麦全蚀病 65
七、小麦蚜虫 65
八、小麦红蜘蛛 66
第三章 玉米 68
第一节 概述 68
一、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68
二、玉米的起源及我国栽培简史 69
三、玉米产况、分布及区划 69
第二节 玉米的生长发育 70
一、玉米的一生 70
二、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71
三、玉米生长发育对温度、光照的要求 71
第三节 玉米器官形态特征与生理功能 72
一、根 72
二、茎 73
三、叶 73
四、花 74
五、种子 75
六、根、茎、叶、穗器官的同伸关系 76
第四节 玉米雌雄穗的分化过程 78
一、雄穗分化过程 78
二、雌穗分化过程 78
三、雌穗与雄穗分化时期的相关性 79
四、穗分化时期与叶龄指数的关系 81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81
一、按籽粒形态及结构分类 81
二、按生育期分类 81
三、按籽粒颜色及用途分类 81
四、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 82
第六节 玉米丰产的土壤基础 82
一、玉米丰产的土壤条件 82
二、深耕改土是玉米丰产的基础 82
第七节 施肥 83
一、玉米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83
二、玉米施肥技术 84
第八节 灌溉与排水 85
一、玉米对水分的要求 85
二、玉米合理灌溉 86
三、玉米的田间排水 87
第九节 合理密植 87
一、合理密植的生理基础 87
二、合理密植的原则 88
三、种植方式 88
四、玉米空秆、倒伏的原因及防止途径 88
第十节 播种和田间管理 90
一、适时种好玉米 90
二、加强田间管理 91
第十一节 优质专用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92
一、高油玉米 92
二、糯玉米 93
三、甜玉米 95
四、爆裂玉米 96
五、青饲青贮玉米 97
六、优质蛋白玉米 98
七、高淀粉玉米 99
八、笋玉米 100
第十二节 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101
一、玉米粗缩病 101
二、玉米褐斑病 103
三、玉米大、小斑病 104
四、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105
五、玉米红蜘蛛 106
六、玉米螟 106
七、玉米田化学除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8
第四章 高粱 111
第一节 红高粱栽培技术 111
一、生育特性 111
二、高产栽培技术 111
第二节 高粱栽培技术 112
一、需肥规律 112
二、选用良种 113
三、适时播种育苗 113
四、合理密植 113
五、科学配方施肥 113
六、认真进行田管 114
七、及时收获 114
第五章 甘薯 115
第一节 概述 115
一、甘薯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115
二、甘薯的起源、传播与分布 115
三、我国甘薯生产概况 115
第二节 甘薯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16
一、甘薯的形态特征 116
二、甘薯的生长时期 117
三、块根的形成与膨大 117
四、茎叶生长与块根膨大的关系 118
五、甘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8
第三节 甘薯的产量形成与品质 119
一、甘薯的产量形成 119
二、甘薯的品质 120
第四节 甘薯育苗 120
一、甘薯的繁殖特点 120
二、块根萌芽和长苗特性 120
三、甘薯育苗技术 121
第五节 甘薯大田栽培技术 122
一、整地 122
二、施肥 122
三、栽秧 122
四、田间管理 123
五、地膜覆盖栽培 124
六、收获 124
第六节 甘薯贮藏 125
一、贮藏生理 125
二、烂窖的原因 125
三、贮藏技术 126
四、薯类病虫害 127
第六章 花生 131
第一节 概述 131
第二节 花生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32
一、花生的类型 132
二、花生器官的形态特征与生长特点 132
三、花生的生育特性 135
四、花生产量的形成 141
第三节 花生的科学施肥技术 141
一、花生需肥的特点 141
二、花生的施肥技术 142
第四节 花生播种与种植技术 143
一、轮作与土壤条件 143
二、品种选用与种子准备 143
三、适时播种 143
四、种植密度与方式 143
五、水分及管理 144
六、田间管理 144
七、收获与贮藏 145
第七章 大豆 146
第一节 概述 146
一、大豆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146
二、大豆的起源和分布 147
三、世界和我国大豆生产概况 148
第二节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149
一、大豆的形态特征 149
二、大豆的类型 152
三、大豆的生长发育 153
第三节 大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55
一、大豆对气象因子的要求 155
二、大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157
第四节 大豆的产量形成和品质 158
一、大豆的产量形成 158
二、大豆的品质 161
第五节 大豆的栽培技术 163
一、轮作倒茬 163
二、土壤耕作 164
三、施肥 165
四、播种 165
五、田间管理 167
六、收获 169
第六节 夏大豆的生育特点和栽培技术 169
一、夏大豆的生育特点 169
二、夏大豆的栽培技术要点 171
第八章 向日葵 174
第一节 概述 174
一、向日葵的基本形态特征及栽培历史 174
二、我国向日葵的分布及栽培现状 175
第二节 向日葵的高产技术 175
一、轮作选地备耕 175
二、施肥 176
三、播种 176
四、田间管理 177
五、防治病害 177
第九章 油料作物 180
第一节 概述 180
一、现状 180
二、价值 180
三、形态特征 180
四、分布 181
第二节 夏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181
一、播前准备 181
二、适墒播种 181
三、播种方式 181
四、合理密植 181
五、田间管理 181
六、注意事项 182
第三节 春芝麻栽培技术 182
一、适时播种 182
二、精细整地 182
三、施足基肥 182
四、播种用量 182
五、间苗定苗 183
六、中耕培土 183
七、施肥技术 183
八、科学用水 183
九、根外追肥 183
十、防治病虫害 183
十一、适时采收 183
第四节 其他油料作物病害 184
一、花生褐斑病 184
二、油菜菌核病 185
第五节 其他油料作物害虫 185
一、豆天蛾 185
二、大豆食心虫 186
第十章 棉花 187
第一节 棉花栽培技术 187
一、地块选择 187
二、施足底肥 187
三、选用优良品种 187
四、适期播种 187
五、培育壮苗 188
六、适时移栽,保证移栽质量 188
七、田间管理 189
八、病虫害防治 190
九、采收 190
第二节 棉花病害防治技术 191
一、棉花苗期病害 191
二、棉花枯萎病 192
三、棉花黄萎病 193
第三节 棉花虫害防治技术 194
一、棉花蚜虫 194
二、棉花红蜘蛛 195
三、棉铃虫 196
第十一章 甘蔗 198
第一节 概述 198
一、甘蔗栽培概况 198
二、甘蔗的营养价值 198
第二节 甘蔗栽培技术 199
一、整地 199
二、开植蔗沟 199
三、施肥 199
第三节 新植蔗的栽培技术 200
一、整地及播种 200
二、采用良种,选好蔗种 201
三、施足基肥 202
四、合理密植 202
五、使用除虫药和除草剂 202
六、地膜覆盖 203
第四节 甘蔗“三高”丰产栽培技术 203
一、选用良种,合理轮作 203
二、蔗地深耕,重施基肥 203
三、精心选种,浸种消毒 204
四、适时下种,深沟栽培 204
五、合理密植,覆盖地膜 204
六、抓好宿根蔗护理 205
七、查苗补苗,追肥培土 205
八、中耕除草,合理排灌 205
九、防治虫害、鼠害 205
十、适时砍收 205
第十二章 谷子 206
一、地块、茬口的选择 206
二、耕地和整地的要求 206
三、品种的选择 206
四、种子处理 207
五、播期、播量及播深的确定 207
六、种植密度的确定 207
七、施肥技术 207
八、田间管理技术 208
九、病害的防治 208
十、收获时期 209
第十三章 优良种质资源在栽培中的应用 210
第一节 作物品种与育种目标 210
一、品种与农业生产 210
二、育种目标 211
第二节 选择和鉴定技术 212
一、选择的作用 212
二、选择的基本方法 212
三、性状鉴定的技术 213
第三节 作物育种方法与技术 213
一、系统育种 213
二、杂交育种 215
第四节 杂种优势的利用 218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 218
二、杂种优势的表现 218
三、利用杂种优势的基本条件 218
四、杂交种的类别 218
五、利用种间杂交优势的途径 219
六、杂交制种技术 220
第五节 引种 221
一、引种的作用 221
二、引种的理论 221
三、引种的规律 221
四、引种的原则 222
五、引种的注意事项 222
第六节 品种的混杂和退化 223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 223
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223
三、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方法 224
参考文献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