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 1
第一章 历史 2
第一节 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2
第二节 在其他国家的发展 3
第二章 基础 6
第一节 中医理论基础 6
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 6
二、疏经活络,宣通气血 6
三、调和气血,活血化瘀 7
四、消肿止痛,除湿逐寒 7
五、吸出毒血,托毒排脓 7
六、协助诊断,判别阴阳 7
第二节 西医学基础 7
一、机械作用 8
二、温热作用 8
三、调节作用 8
四、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8
第三节 作用 8
一、防病 8
二、诊病 9
三、治病 9
技法篇 11
第三章 常用罐具 12
第一节 传统罐具 12
一、竹罐 12
二、陶罐 12
三、玻璃罐 13
四、代用罐 13
第二节 新型罐具 13
第四章技术操作 14
第一节 常用罐法及其特点 14
一、单罐法 14
二、多罐法 14
三、闪罐法 15
四、留罐法 15
五、走罐法 15
六、针罐法 16
七、刺络拔罐法 16
八、刮痧罐法 17
九、药罐法 18
第二节 常用操作方法 18
一、火吸法 19
二、抽气吸法 21
第三节 施术方法 22
一、术前准备 22
二、器具准备 22
三、患者体位 22
四、清理消毒 24
五、具体施术 24
六、留罐时间 25
七、拔罐护理 25
八、起罐方法 25
九、拔罐疗程 26
第四节 常见反应及异常情况处理 26
一、常见反应 26
二、异常情况和处理方法 26
第五章注意事项及禁忌证 28
第一节 注意事项 28
第二节 禁忌证 29
临床篇 31
第六章 内科病证 32
感冒 32
咳嗽 35
哮喘 38
眩晕 42
头痛 46
面瘫 50
痹证 53
失眠 57
呃逆 61
呕吐 64
胃痛 69
腹痛 73
泄泻 77
痢疾 81
便秘 85
癃闭 89
阳痿 92
肥胖症 95
第七章妇科病证 100
月经不调 100
痛经 103
带下病 108
产后缺乳 112
更年期综合征 115
子宫脱垂(阴挺) 119
第八章儿科病证 123
痄腮 123
百日咳 127
厌食 131
遗尿 135
小儿泄泻 139
第九章外伤科病证 143
痈证 143
疖肿 146
乳痈 150
落枕 153
颈椎病 156
肩臂痛 159
背痛 162
腰痛 165
扭伤 169
关节痛 172
痔疮 174
第十章皮肤科病证 178
风疹 178
痤疮 181
带状疱疹 184
第十一章五官科病证 188
睑腺炎 188
结膜炎 190
咽喉肿痛 192
第十二章拔罐保健 196
常用拔罐保健腧穴 196
家庭拔罐疗法及其注意事项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