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现代话剧的形成、传播与常态 1
上篇 15
第一章上海戏剧协社诞生的必然性 15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的呼唤 15
第二节小剧场运动的实践者 18
第三节在爱美剧运动中诞生 20
第四节历史的汇集与选择 23
第二章上海戏剧协社组织与管理的现代化 27
第一节制度管理与决策民主化 27
第二节艺术至上与集体主义 31
第三节分工和效率 35
第四节剧场管理的现代化 36
第三章《剧本汇刊》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地位 43
第一节《剧本汇刊》标志着改译戏剧成功 43
第二节独幕剧与多幕剧 47
第三节案头剧与场上剧 51
第四节《剧本汇刊》表明话剧创作和演出开始面向市民社会 56
第四章《少奶奶的扇子》:中国话剧写实舞台美术的第一个范本 59
第一节箱式立体布景 59
第二节生活化、艺术化的道具 61
第三节真实化、性格化的化妆与服装 62
第四节艺术化的灯光和效果 63
第五节一台完整的现实主义舞台美术 64
第五章表演艺术的真实化、生活化与现代化 67
第一节“男女合演”:话剧表演艺术现代化的基础 67
第二节“模仿演技”:表演艺术真实化与生活化的方法 80
第三节演员形象的完整性:现代话剧表演艺术形态的萌芽 84
第六章导演制与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形成 91
第一节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导演的出现 91
第二节导演制的初步确立 95
第三节戏剧协社及其导演制的戏剧史意义 100
第七章上海戏剧协社与中国现代话剧形态的形成 105
第一节剧本创作与改编 106
第二节舞台艺术 109
第三节剧团组织营运 113
第四节现代话剧形态初步形成 115
第八章上海戏剧协社解散的主要原因 117
第一节话剧技术层面的高原现象 117
第二节爱美剧团组织管理的局限性 119
第三节市民社会的分化组合 123
第四节政治与艺术的张力 125
第九章现代话剧客观写实戏剧形态的形成 129
第一节现实主义戏剧思潮 129
第二节客观写实的剧本和舞台艺术 132
第三节客观写实戏剧形态的形成 136
中篇 143
第十章现代戏剧在桂林传播的方式与特点 143
第一节现代戏剧在桂林传播的方式 143
第二节现代戏剧在桂林传播的特点 150
第十一章现代戏剧在桂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 155
第一节人道主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播 155
第二节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158
第三节改变了桂林人对戏剧的认识 159
第十二章中国现代戏剧传统在桂林 163
第一节戏剧创作和演出的大众化传统 163
第二节戏剧演出的团结战斗传统 166
第三节戏剧运动贴近现实政治的传统 169
第十三章桂林文化城现代戏剧的主要艺术成就 177
第一节戏剧美学精神民族化 177
第二节现实主义戏剧艺术深化 180
第三节旧戏改革和现代化 185
第十四章桂林文化城与中国话剧现代化进程 191
第一节戏剧家:战争环境下的现代知识分子 192
第二节戏剧观念现代化 203
第三节戏剧思想内容现代化 204
第四节戏剧语言与人物形象 210
第五节民族风格 213
第六节演剧职业化探索 215
下篇 221
第十五章实验戏剧与中国现代话剧传统 221
第一节实验戏剧的出现 221
第二节实验戏剧与中国话剧传统 223
第十六章政治、商业与当代戏剧 231
第一节政治因素对戏剧的干扰 232
第二节商业因素对戏剧的腐蚀 236
第十七章当代戏剧文学衰微的主要表现 243
第一节题材单一、内容浅薄 243
第二节缺乏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批判精神 246
第三节无创新能力,缺乏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先锋精神 248
第四节文学在戏剧艺术诸要素中处于附庸地位 251
第十八章校园戏剧:西法大剧社及其演出的两个剧目 255
第一节孟京辉的《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 256
第二节话剧《牡丹亭》 264
参考文献 273
后记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