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
(一)选题背景 1
(二)问题的提出 6
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6
(一)研究内容 6
(二)研究方法 7
(三)研究意义 8
三、本书的结构安排 9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0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10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1
第二章 城市化与公共服务:文献述评 12
一、城市化进程、城市治理难题与公共服务供给 12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公共服务缺口治理 15
三、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缺口与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 18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18
(二)城乡人口迁移、公共服务需求与户籍限制 19
(三)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供给 20
(四)人口老龄化与公共服务供给 21
四、政府职能界定与公共服务提供 22
(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界定 22
(二)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和方式 23
(三)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和效应 23
第三章 非基本公共服务:概念演化与特征功能 25
一、非基本公共服务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25
(一)非基本公共服务概念的提出 25
(二)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 28
二、非基本公共服务业的基本特征 36
(一)非基本公共服务具有一般服务的基本特征 36
(二)非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公共服务的一般特征 37
(三)非基本公共服务的本质特征 38
三、服务业分类的新视角 39
四、发展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宏观经济效应 42
(一)非基本公共服务业发展带动内需升级 42
(二)非基本公共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吸纳 43
(三)非基本公共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43
五、本章总结 44
第四章 公共服务消费需求和公共服务供给悖论 46
一、引言 46
二、公共服务的消费特征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47
三、公共服务消费与公共服务供给缺口的理论模型 49
(一)模型假设 49
(二)模型推导 49
(三)模型结论 52
四、“元治理”理论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53
(一)公共服务治理的理论假设与基本属性 53
(二)公共服务“元治理”与政府职能转型 53
(三)公共服务“元治理”与多中心格局 54
(四)多中心格局下公共服务供给方的竞合关系 55
(五)多中心格局下公共服务供给各方的权责利划定 56
五、改革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政策性建议 57
(一)加强思想引导,提升全社会成员的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意识 57
(二)提高政策方针的科学性,重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宏观规划 57
(三)加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58
(四)完善市场机制,形成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新常态 58
(五)导入社会资本,拓宽公共服务资金来源 59
第五章 城市化进程与公共服务供给:就业视角 60
一、城市化进程影响服务业就业吸纳的理论分析 60
(一)城市化为何需要优质服务就业 60
(二)城市化进程怎样影响服务业就业 61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就业互动的描述性统计 64
(一)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及其描述性统计 64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服务行业就业互动的描述性统计 65
三、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服务就业互动机理的实证检验 67
(一)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67
(二)检验方法与回归模型设定 69
(三)回归结果 70
四、实证结论的进一步分析 73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没有显著提高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内在机理分析 73
(二)传统城市转型升级促进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改善的国际经验比较 74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5
(一)主要结论 75
(二)政策建议 76
第六章 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服务总量缺口的测度与解释 77
一、引言 77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服务总量缺口的测度 78
(一)公共服务潜在需求与供给预测模型 78
(二)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服务总量缺口预测 83
三、公共服务总量缺口形成机理的进一步解释 84
(一)公共服务投入不足 84
(二)城市蔓延式增长过快 85
(三)公共服务配置机制缺陷 86
四、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服务总量缺口的治理路径 87
(一)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商业模式创新 87
(二)合理选择产业转移承接方式,控制城市规模盲目扩张 88
(三)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购买规模,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 89
第七章 公共服务供给结构缺口形成的供给侧解释 90
一、引言 90
二、理论模型与检验假说 93
三、指数测度及变化趋势 95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构建 95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变化趋势 96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实现机理的实证检验 98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98
(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101
(三)计量模型设定与检验方法 104
(四)回归结果与分析 105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8
(一)主要结论 108
(二)政策建议 108
第八章 PPP模式与公共服务供给缺口治理:养老公共服务案例 110
一、引言 110
二、公共服务PPP供给模式的理论解释 112
(一)PPP模式的内涵与适应范围 112
(二)公共服务PPP供给的实现条件 113
(三)公共服务PPP供给的实现过程 114
(四)物有所值理论 115
三、基于VFM的公共养老服务供给效率评价 117
(一)我国养老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 117
(二)物有所值评价原理 118
(三)无锡九如城养老综合体的案例研究 122
四、公共服务PPP供给的国外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126
(一)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公共服务PPP供给模式比较 126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公共服务PPP供给成果比较 127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公共服务PPP管理框架比较 128
(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公共服务PPP组织保障情况比较 130
(五)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公共服务PPP模式应用范围比较 132
(六)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33
第九章 分享经济与公共服务供给缺口治理 136
一、分享经济的起源和特征功能 136
(一)分享经济思想演化 136
(二)分享经济模式演化 138
(三)分享经济配置功能 139
(四)现代分享经济的本质特征 141
(五)现代分享经济兴起的原因 142
(六)现代分享经济成长条件 143
二、公共服务供给缺口形成机理的进一步解释 144
(一)公共服务供给缺口的内涵 144
(二)公共服务供给缺口形成机理 144
(三)从分享视角解释公共服务供给缺口的形成机理 148
三、分享经济模式治理公共服务供给缺口的内在机理 151
四、分享经济模式治理公共服务供给缺口的对策建议 153
参考文献 155
作者博士和博士后期间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和出版的专著 170
致谢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