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随风飘逝的“意念” 1
文坛呓语 3
人格“攻击”与人格批评 3
吾喜“野花”胜“家花” 7
“高原”距“高峰”有多远? 11
重提丁玲的“一本书主义” 14
诗人们,别再“闹腾”了 17
关于“红烧肉”的博士论文 20
“学人书店”与“千里香馄饨”的博弈 23
挺立津门的批评旗帜 26
“药”不对“症”的期刊“联合声明” 29
文学转型期的“匆匆过客” 32
小说“革命”的必要与可能 35
“先锋小说”衰败与中国小说的未来 42
野蛮生长的“挑战者” 50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58
枕边书语 75
妄分轩轾的“危险” 75
完整呈现前行的脚印 79
《家父》的文本困境 81
“高言大句”说梁衡 85
“设计”他人与被人“设计” 89
“金苹果”的选择 95
文贵有“气”而性情摇荡 99
关于“红烧肉”的多种烧法 101
浮躁时代的文学攀援 104
“卑微”距“崇高”仅一步之遥 107
探寻当代作家心迹和精神内核 112
灵魂的自我拷问与荡涤 116
甬帮:一座值得开掘的文学富矿 121
在龚自珍与鲁迅之间“扯扯淡” 125
龚自珍儿子是不是“卖国贼” 132
浮光碎语 153
美人如玉剑如虹 153
写在枫叶上的文学之旅 159
摘片茶叶做书签 166
陈忠实的宽厚 170
天地之间有此人 174
在“大芬”寻找“达·芬奇” 177
被历史烟尘遮蔽的魏建功 181
关于“锅庄”的无主题变奏 187
退思园主形迹考 203
后记 人生如踩西瓜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