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研究史的回顾与批评 3
第一章 国内学者的“六经皆史”研究 3
第一节 “六经皆史”说的学术渊源 3
第二节 “六经皆史”说所反映的经史地位关系 8
第三节 “六经皆史”说之“史”字含义 13
第四节 “六经皆史”说与宋学、汉学关系 17
第二章 对国内研究史的批评 21
第一节 近代学者探讨“六经皆史”源流的启示 22
第二节 对“六经皆史”之“史”字解读路径的批评 29
第三节 史学转型与“六经皆史”的近代命运 34
第四节 回到“六经皆史”的理学语境 39
第三章 域外学者的章学诚研究 44
第一节 山口久和的章学诚研究 45
第二节 余英时的章学诚研究 58
第三节 倪德卫的章学诚研究 65
第四节 对研究史的总体评估 77
下篇 “六经皆史”的理论内容 81
第一章 理学谱系中的经、史关系——“六经皆史”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语境 81
第一节 理学与“经本史末”论的形成 81
第二节 宋明史学家对理学“经本史末”论的抗衡 84
第三节 “道不离器”与“六经皆史”的形成 87
第二章 “易教”与章学诚的“即器明道” 91
第一节 玄学、理学与《周易》义理体系的建构 92
第二节 章学诚对义理易学“离器言道”的批判 95
第三节 证《易》为史与“即器明道” 97
第三章 “书教”与章学诚的“以史明道” 101
第一节 记注与撰述 101
第二节 从“史无定体”到“史有成例” 103
第三节 “以史明道”:后世史学的出路 104
第四章 “诗教”与章学诚的“文以明道” 107
第一节 作为《诗》之余绪的“战国之文” 107
第二节 回归《诗》的“政典”本旨 110
第三节 “文以明道”与文学的致用旨趣 113
第五章 “原道”“原学”与章学诚的“道器合一”论 116
第一节 “道”的内涵与特征 116
第二节 从“离器言道”到“即器明道” 122
第三节 古今文派的先圣之争——从“即器明道”看 124
第四节 “下学而上达”——“原学”的形上维度 126
第六章 “史德”与传统史学的形上追求 129
第一节 以往学界关于的“史德”的理解 130
第二节 理学语境中的“史德” 132
第三节 “史德”与传统史学的形上维度 134
第七章 章学诚“史释”的理学底蕴 137
第一节 玄学、理学与“经以载道”观念的固化 137
第二节 从“经以载道”到“以史明道” 141
第三节 章学诚“以史明道”观念的近代反响 145
第八章 “六经皆史”的现实指向 150
第一节 现实指向:章学诚“证经为史”的旨趣 150
第二节 以“六经”论学术的现实关怀 153
第三节 以“史”论学术的现实意义 157
参考文献 163
后记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