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痹络病的概述 1
第一节 中医对痹病病名的认识 1
第二节 中医对风湿病病名的认识 1
第三节 痹络病研究范围 2
第四节 痹络病的治疗 3
第二章 痹络病的分类 5
第一节 按部位分类 5
第二节 按证候分类 9
第三章 痹络病的病因病机 11
第一节 外感六淫之邪 12
第二节 脏腑内伤 14
第三节 痰瘀阻络 16
第四节 病久入络 17
第四章 痹络病的常见症状 19
第一节 疼痛 19
第二节 麻木 21
第三节 斑疹 22
第四节 发热 24
第五节 雷诺征 25
第五章 痹络病的常见证候 28
第一节 风寒痹阻证 28
第二节 风湿痹阻证 30
第三节 寒湿痹阻证 31
第四节 湿热痹阻证 33
第五节 瘀血痹阻证 35
第六节 痰瘀阻络证 36
第七节 瘀热痹阻证 39
第八节 热毒痹阻证 40
第九节 气血两虚证 41
第十节 气虚血瘀证 43
第十一节 气阴两虚证 44
第十二节 阴虚内热证 46
第十三节 肝肾阴虚证 48
第十四节 肝肾阳虚证 49
第十五节 寒热错杂证 51
第十六节 营卫不和证 53
第六章 痹络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及治法 57
第七章 痹络病的常用中药 65
第一节 流气畅络药 65
一、降香 66
二、乳香 66
三、檀香 67
四、桂枝 68
五、细辛 69
六、麝香 70
七、冰片 72
八、马钱子 73
九、麻黄 73
第二节 化瘀通络药 74
一、当归 75
二、鸡血藤 76
三、桃仁 76
四、水蛭 77
五、土鳖虫 78
六、虻虫 79
第三节 散结通络药 80
一、穿山甲 80
二、莪术 81
第四节 祛痰通络药 82
一、白附子 83
二、白芥子 83
三、鲜竹沥 85
四、丝瓜络 85
第五节 祛风通络药 86
一、僵蚕 87
二、全蝎 87
三、蜈蚣 88
四、乌梢蛇 89
五、雷公藤 90
六、忍冬藤 91
七、青风藤 91
八、海风藤 92
九、络石藤 92
十、天仙藤 93
第六节 荣养络脉药 94
第八章 痹络病的常用方剂 95
第一节 小活络丹(原名活络丹) 95
第二节 大活络丹 96
第三节 活络效灵丹 97
第四节 桂枝芍药知母汤 98
第五节 乌头汤 99
第六节 黄芪桂枝五物汤 100
第七节 独活寄生汤 101
第八节 双合汤 102
第九节 宣痹汤 102
第十节 薏苡仁汤 103
第十一节 自虎加桂枝汤 103
第十二节 身痛逐瘀汤 104
第十三节 抵当汤 104
第十四节 补阳还五汤 105
第九章 类风湿关节炎 107
第一节 西医病因病理 107
第二节 中医病因病机 108
第三节 西医临床诊断与治疗 109
第四节 中医辨证论治 111
第五节 预后与调护 116
第十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 118
第一节 西医病因病理 119
第二节 中医病因病机 120
第三节 西医临床诊断与治疗 120
第四节 中医辨证论治 127
第五节 预后与调护 131
第十一章 硬皮病 133
第一节 西医病因病理 133
第二节 中医病因病机 134
第三节 西医临床诊断与治疗 136
第四节 中医辨证治疗 139
第五节 预后与调护 143
第十二章 皮肌炎 145
第一节 西医病因病理 146
第二节 中医病因病机 147
第三节 西医临床诊断与治疗 148
第四节 中医辨证论治 154
第五节 预后与调护 158
第十三章 痛风 160
第一节 西医病因病理 160
第二节 中医病因病机 161
第三节 西医临床诊断与治疗 162
第四节 中医辨证治疗 166
第五节 预后与调护 168
第十四章 雷诺病和雷诺征 170
第一节 西医病因病理 171
第二节 中医病因病机 174
第三节 西医临床诊断与治疗 176
第四节 中医辨证论治 181
第五节 预后与调护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