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上编 3
第一章 监督偏差:“宜黄事件” 3
一、“宜黄事件”及相关传媒监督 4
二、传媒监督的信息真实性检讨 8
三、传媒监督的角色中立性检讨 13
四、传媒监督的偏差及其原因 19
五、法治社会的传媒监督立场 25
第二章 传媒角色:药家鑫案 32
一、药家鑫案的民愤 32
二、传媒对民愤的刺激 35
三、群体极化效果下的传媒角色 40
四、药家鑫免死的“本土资源” 44
五、从个案效果反思传媒角色 48
第三章 法治生态:唐慧连环案 51
一、唐慧的策略:上访 51
二、维稳压力下的司法 55
三、民粹主义的盛行 57
四、媒体介入的后果 60
五、《南方周末》的颠覆 65
第四章 冲突呈现:城管执法 70
一、从城管执法的形象说起 70
二、城管综合执法体制的形成 74
三、城管街头执法的冲突 78
四、执法冲突的结构性原因 83
五、执法冲突的传媒表达 88
六、执法冲突的呈现与弥合 95
下编 101
第五章 传媒的商业性 101
一、传媒商业性的一般原理 101
二、传媒商业性的内部机制 106
三、互联网传媒的利益场 109
四、传媒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反思 113
第六章 传媒的政治性 117
一、传媒公共性的预设与现实 118
二、传媒政治性的实践 124
三、当前中国传媒的政治性 131
四、传媒政治性的规制现状 136
五、传媒政治性之法律规制的建议 143
结语 149
附录 泛道德化:佘祥林冤案 152
一、佘祥林冤案及公、检、法机关的反思 154
二、自由主义法治理论的言说及其社会效果 157
三、司法教条主义 161
四、泛道德化话语 168
五、中国基层司法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条件 173
六、中国上诉司法的功能 178
七、警惕教条主义与泛道德化话语 182
参考文献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