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护规划与设计》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齐实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3888090
  • 页数:29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中国水土保持规划工作的基本概况作了详细而全面的介绍。认真总结我国各地区以及相关行业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经验,吸收以往有关研究成果及国内有关坡耕地治理等工程设计的先进成果,规范内容包括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总体布置、工程级别划分和设计标准及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等。对于指导和规范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第1章 绪论 1

1.1 基本概念 1

1.1.1 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 1

1.1.2 水土保持规划 2

1.1.3 水土保持设计 2

1.2 水土保持规划概述 2

1.2.1 水土保持规划的分类 2

1.2.2 水土保持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3

1.2.3 水土保持规划的内容 5

1.3 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5

1.3.1 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管理和建设简述 5

1.3.2 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6

1.4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内容 7

1.4.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7

1.4.2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 7

1.4.3 其他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工程 7

1.5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程序 8

1.5.1 准备工作 8

1.5.2 资料的收集、调查 8

1.5.3 系统分析与评价 8

1.5.4 规划工作 9

1.5.5 设计 9

1.5.6 规划设计成果 9

1.5.7 规划设计审批、实施和修订 9

1.6 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9

1.6.1 水土保持规划的发展历史 9

1.6.2 水土保持设计的发展历史 10

1.6.3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1

1.7 其他与水土保持相关的生态建设规划设计 12

1.7.1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 12

1.7.2 荒漠化防治工程规划 12

1.7.3 土地整治和土地复垦规划 13

1.7.4 草场规划 14

1.7.5 生态农业规划 14

1.7.6 山洪防治规划 15

1.7.7 自然保护区规划 16

1.7.8 生态功能区划 17

第2章 水土保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18

2.1 生态科学理论 18

2.1.1 生态学基本原理 18

2.1.2 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19

2.1.3 生态平衡 21

2.2 系统科学理论 21

2.2.1 基本原理 22

2.2.2 系统工程方法 23

2.2.3 系统分析 25

2.3 综合区位与空间结构理论 27

2.3.1 古典区位论 27

2.3.2 空间结构论 29

2.4 水土保持学理论 33

2.4.1 水土流失规律 33

2.4.2 水土保持原理 35

2.5 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37

2.5.1 人地协调发展 37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8

2.6 空间数据获取和处理技术 41

2.6.1 遥感技术 41

2.6.2 地理信息系统 42

2.6.3 全球定位系统 43

2.6.4 3S技术集成 44

2.6.5 计算机制图技术 44

2.7 数据分析方法 45

2.7.1 回归分析法 45

2.7.2 主成分分析法 46

2.7.3 因子分析法 47

2.7.4 聚类分析法 48

2.7.5 决策树分析法 49

2.7.6 逐步判别分析法 50

2.7.7 灰色系统分析法 51

2.8 系统评价方法 54

2.8.1 综合评价法 54

2.8.2 德尔菲法 57

2.8.3 层次分析法 58

2.8.4 模糊评价法 60

第3章 水土流失综合调查与勘测 62

3.1 综合调查的内容 62

3.1.1 自然地理环境 62

3.1.2 自然资源 65

3.1.3 水土流失 67

3.1.4 水土保持 68

3.1.5 社会经济 69

3.1.6 其他 70

3.2 综合调查的方法 70

3.2.1 询问调查 70

3.2.2 收集资料 71

3.2.3 典型调查 71

3.2.4 重点调查 72

3.2.5 抽样调查 73

3.2.6 普查 73

3.2.7 水土流失调查 74

3.2.8 小流域野外综合调查 79

3.3 调查程序与成果 80

3.3.1 调查程序 80

3.3.2 资料信息化 81

3.3.3 调查成果 82

3.4 水土保持工程勘测 83

3.4.1 测量 83

3.4.2 勘察 86

第4章 综合分析与评价 95

4.1 水土流失分析与评价 95

4.1.1 水土流失系统分析 95

4.1.2 水土流失分析与评价 99

4.2 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104

4.2.1 现行规划回顾评价 104

4.2.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评价 104

4.2.3 水土保持监测和督管评价 105

4.3 自然资源分析 106

4.3.1 土地资源评价 106

4.3.2 水资源评价 114

4.3.3 矿产资源分析和评价 116

4.3.4 生物资源分析和评价 116

4.3.5 光热资源 118

4.3.6 旅游(景观)资源 118

4.4 生态状况评价 119

4.4.1 生态功能影响评价 119

4.4.2 生态脆弱性影响评价 120

4.5 社会经济分析 120

4.5.1 人口及劳动力分析评价 120

4.5.2 农业生产状况分析评价 121

4.5.3 农民生活和消费 123

4.6 规划需求与目标预测 123

4.6.1 规划需求分析 123

4.6.2 规划目标和任务分析 125

4.6.3 预测方法 126

4.6.4 预测步骤 128

第5章 水土保持区划和水土保持分区 129

5.1 水土保持区划概述 129

5.1.1 水土保持区划的概念 129

5.1.2 区划的类型 130

5.1.3 区划和规划的区别 131

5.1.4 水土保持区划与水土流失类型分区的区别与联系 131

5.2 区划的原则及特点 132

5.2.1 区划的原则 132

5.2.2 区划的特点 133

5.3 区划的内容及分级命名 133

5.3.1 区划的内容 133

5.3.2 分级与命名 134

5.4 区划的目的、任务、步骤及成果 135

5.4.1 区划的目的和任务 135

5.4.2 区划的步骤及成果 135

5.5 区划方法 137

5.5.1 区划指标体系构建 137

5.5.2 区划方法 139

5.5.3 水土保持区划实例 140

5.6 水土保持分区 147

5.6.1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147

5.6.2 水土流失易发区 149

第6章 水土保持综合规划 153

6.1 总体布局 153

6.1.1 类型 153

6.1.2 内容 154

6.2 预防规划 154

6.2.1 预防范围、对象及项目布局 154

6.2.2 预防措施体系及配置 155

6.3 治理规划 156

6.3.1 项目布局 156

6.3.2 措施体系及配置 157

6.3.3 各项治理措施规划 157

6.4 监测规划 159

6.4.1 监测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159

6.4.2 监测站网规划 159

6.4.3 监测项目、内容和方法 161

6.4.4 主要监测方法 162

6.4.5 综合监管规划 165

6.4.6 科技支撑规划 166

6.4.7 基础设施与管理能力建设 168

6.5 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 169

6.5.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 169

6.5.2 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 170

6.5.3 坡面系统生物工程措施布局规划 171

6.5.4 沟道系统生物工程措施布局 172

6.6 生态清洁小流域规划 173

6.6.1 生态清洁小流域概念 173

6.6.2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布局 173

第7章 水土保持估(概)算与进度 179

7.1 估(概)算的概念 179

7.1.1 概述 179

7.1.2 项目估(概)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 182

7.1.3 项目估(概)算编制的程序 182

7.2 投资匡(估)算的编制 184

7.2.1 投资匡(估)算阶段的划分 184

7.2.2 投资匡(估)算编制的方法 185

7.2.3 水土保持投资匡(估)算的编制 187

7.3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设计概算 187

7.3.1 概述 187

7.3.2 项目划分 188

7.3.3 编制方法及计算标准 189

7.3.4 分部工程概算的编制 192

7.3.5 概(估)算表格 194

7.4 进度安排 194

7.4.1 实施进度安排的原则 195

7.4.2 进度的确定方法 195

7.4.3 进度的确定 196

7.4.4 实施管理 197

第8章 国民经济评价与水土保持效益 200

8.1 国民经济评价 200

8.1.1 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200

8.1.2 国民经济评价的费用和效益 202

8.1.3 国民经济评价参数 204

8.1.4 国民经济的评价指标 205

8.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 207

8.2.1 水土保持调水保土效益 207

8.2.2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 208

8.2.3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 208

8.2.4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 208

8.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 209

8.3.1 水土保持效益计算的原则 209

8.3.2 调水保土效益计算 210

8.3.3 经济效益计算 212

8.3.4 生态效益计算 217

8.3.5 社会效益计算 218

8.4 水土保持效益综合评价 221

8.4.1 水土保持效益的评价程序 221

8.4.2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

8.4.3 效益综合评价 224

8.5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价值化评价方法 230

8.5.1 旅行费用法 230

8.5.2 调查评价法 231

8.5.3 重置成本法 232

8.5.4 影子工程法 233

8.5.5 防护成本法 233

8.5.6 生产率法和机会成本法 234

第9章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236

9.1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依据与说明 236

9.1.1 工程设计的依据 236

9.1.2 设计说明 237

9.2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238

9.2.1 梯田工程 238

9.2.2 引洪漫地(或治滩造田)工程 239

9.2.3 淤地坝工程 241

9.2.4 拦沙坝工程 244

9.2.5 沟头防护和谷坊工程 245

9.2.6 小型拦蓄引排水工程 247

9.2.7 截洪排水工程 248

9.2.8 塘坝工程 250

9.2.9 防风固沙工程 251

9.2.10 护岸工程 253

9.3 林草、封育禁及保土耕作措施 255

9.3.1 林草措施 255

9.3.2 封育措施 255

9.3.3 保土耕作措施 257

9.4 施工组织设计 258

9.4.1 基本内容 258

9.4.2 设计文件主要要求 259

9.5 水土保持景观设计 260

9.5.1 景观规划设计概念 260

9.5.2 水土保持景观设计 261

9.5.3 水土保持景观设计案例 263

第10章 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 270

10.1 地理信息系统(GIS) 270

10.1.1 ArcGIS 270

10.1.2 ArcGIS应用流程 271

10.2 计算机辅助设计 276

10.2.1 AutoCAD 276

10.2.2 AutoCAD应用——栅格图矢量化和输出 277

10.2.3 AutoCAD应用——‘形’和‘线型’文件编辑 278

10.2.4 AutoCAD应用——谷坊设计 280

10.3 遥感影像处理 282

10.3.1 ERDAS 282

10.3.2 ENVI 283

10.3.3 ERDAS图像处理实例 283

10.4 统计软件 285

10.4.1 SPSS 285

10.4.2 MATLAB 285

10.4.3 SPSS应用分析实例——主成分分析 286

参考文献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