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干旱的真面目 1
1.1 干旱的脸谱 1
1.1.1 干旱的定义 1
1.1.2 干旱的分类 4
1.1.3 气象干旱与干旱灾害的等级划分标准 4
1.1.4 干旱气候区分布 9
1.1.5 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10
1.2 干旱的“病根” 12
1.2.1 旱魃与旱祭 12
1.2.2 干旱是地球的“顽疾” 13
1.2.3 人与水的矛盾是干旱的“病根” 15
1.2.4 抗旱史话 16
1.3 干旱形成的奥秘 18
1.3.1 干旱气候成因 19
1.3.2 干旱成因 20
1.3.3 干旱灾害成因 22
第2章 捕捉干旱多变的“足迹” 24
2.1 干旱监测及干旱气候观测 24
2.1.1 干旱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24
2.1.2 干旱监测分类 30
2.1.3 干旱遥感监测发展现状 31
2.1.4 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 35
2.2 干旱监测指数 38
2.2.1 气象干旱指数 39
2.2.2 水文干旱指数 41
2.2.3 农业干旱指数 42
2.2.4 社会经济干旱指数 43
2.2.5 基于遥感的干旱指数 43
2.2.6 不同类型干旱的相互关系 44
第3章 干旱的多重影响 47
3.1 西北地区干旱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7
3.1.1 西北地区总体呈暖干化趋势 47
3.1.2 暖干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9
3.1.3 西北地区局部暖湿化的意义 51
3.1.4 科学应对暖干化趋势 52
3.2 干旱对水资源的影响 53
3.2.1 水资源短缺类型 53
3.2.2 干旱对水资源的影响 54
3.2.3 科学利用水资源 56
3.3 干旱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 58
3.3.1 暖干化对农业生产影响深刻 58
3.3.2 暖干化对粮食和食品安全的影响 60
3.3.3 科学应对暖干化危害 62
3.4 干旱区农业发展策略 63
3.4.1 准确把握农业气象服务宗旨 64
3.4.2 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64
3.4.3 构建旱作农业气象业务体系 65
第4章 干旱的衍生灾害 68
4.1 干旱气候与荒漠化 68
4.1.1 荒漠化的定义 68
4.1.2 荒漠化的分布 70
4.1.3 干旱对荒漠化的驱动作用 71
4.1.4 人类活动对荒漠化的影响 73
4.1.5 荒漠化的防治 74
4.2 干旱与沙尘暴 75
4.2.1 沙尘暴定义 75
4.2.2 沙尘暴分布 76
4.2.3 沙尘暴成因 77
4.2.4 影响我国的沙尘暴路径 78
4.2.5 沙尘暴危害 78
4.2.6 沙尘壁(或沙墙)的特点 80
4.2.7 沙尘暴预警标准 82
4.2.8 干旱与沙尘暴的关系 83
4.3 沙尘暴与气候变化 84
4.3.1 沙尘暴的气候效应 84
4.3.2 沙尘暴与温室效应 84
4.3.3 沙尘暴对气候变暖的抑制作用 86
4.4 干旱环境蠕变 87
4.4.1 干旱环境蠕变的定义 88
4.4.2 干旱环境蠕变的本质特征 88
4.4.3 干旱环境蠕变的驱动力 90
第5章 科学应对干旱灾害 92
5.1 干旱防灾减灾理念 92
5.1.1 坚持“天人合一”理念 92
5.1.2 充分利用降水资源 93
5.1.3 树立体系化抗旱意识 95
5.2 干旱预测预警及防御 96
5.2.1 干旱预测预警现状 97
5.2.2 干旱气候预测预警方法 100
5.2.3 干旱气象预警标准及防御措施 102
5.2.4 抗旱应急响应 103
5.2.5 国家抗旱条例 105
5.3 干旱灾害防御应对措施 106
5.3.1 干旱减灾对策分类 106
5.3.2 农业干旱减灾的主要途径 107
5.3.3 加强抗旱减灾新技术开发 110
5.3.4 加强干旱气象综合科学试验 111
5.4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 111
5.4.1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112
5.4.2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目标 113
5.4.3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115
5.4.4 干旱灾害风险控制策略 116
5.5 干旱防灾减灾面临的技术挑战 117
5.5.1 面临的重点技术难题 117
5.5.2 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118
5.5.3 干旱灾害防御的主要技术途径 121
第6章 干旱区云水资源开发利用 125
6.1 人工增雨抗旱 125
6.1.1 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历程 126
6.1.2 祁连山人工增雨潜力 130
6.1.3 人工增雨助力干旱区经济社会发展 133
6.2 利用露水资源抗旱 134
6.2.1 露水的真面目 135
6.2.2 露水对干旱生态环境的意义 136
6.2.3 露水的测量和收集方法 137
6.2.4 露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39
6.3 干旱区水资源科学利用 141
6.3.1 “121”雨水集流工程 142
6.3.2 “母亲水窖”为受旱农家解渴 144
6.3.3 水流不息的坎儿井 146
6.3.4 砂田西瓜甜 148
第7章 抵御干旱的绿色“堡垒” 151
7.1 大漠之魂——“绿洲” 151
7.1.1 大漠的生态明珠 151
7.1.2 神奇的绿洲演化史 153
7.1.3 绿洲的主要特征 153
7.2 绿洲的分类和形成条件 155
7.2.1 绿洲的分类 155
7.2.2 绿洲的分布范围 157
7.2.3 绿洲形成的条件 157
7.2.4 绿洲特殊的水文环境 158
7.2.5 绿洲的土壤和植被 160
7.3 绿洲效应及其对抵御干旱的神奇作用 161
7.3.1 “冷岛”效应 161
7.3.2 “湿岛”效应 162
7.3.3 “风屏”效应 162
7.3.4 抑制蒸散效应 163
7.3.5 水分循环效应 163
7.3.6 “逆湿”效应 163
7.3.7 能量密集效应 164
7.3.8 增雨效应 164
7.4 科学保护绿洲环境 164
7.4.1 发挥绿洲的自我维持机制 165
7.4.2 科学利用绿洲效应 165
7.4.3 控制人类活动对绿洲的不利影响 166
7.4.4 坚持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理念 167
7.5 绿洲的隐忧与希望 168
7.5.1 绿洲现状不容乐观 168
7.5.2 大漠生态屏障的危机 169
7.5.3 绿洲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 170
7.5.4 青土湖碧波再现点亮的希望 171
第8章 干旱气候区资源利用 173
8.1 干旱气候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173
8.1.1 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 173
8.1.2 神奇独特的水资源 177
8.2 干旱气候区独特的农业发展资源 180
8.2.1 光热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农业发展潜力 180
8.2.2 干燥气候有利于制种业发展 181
8.2.3 绿色有机农业得天独厚 182
8.2.4 沙产业资源丰富 184
8.3 干旱气候区富集的清洁能源 186
8.3.1 风能资源丰富 186
8.3.2 光伏发电潜力巨大 188
8.3.3 风光能优势互补 190
8.4 干旱气候对历史文物保护的特殊贡献 191
8.4.1 敦煌壁画传承千年的秘密 192
8.4.2 古长城屹立不倒的神奇力量 194
参考文献 198
作者简介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