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第2章 术语与概念 4
2.1烟草有害生物 4
2.1.1有害生物的概念 4
2.1.2烟草有害生物的概念 5
2.1.3烟草昆虫与烟草害虫 6
2.1.4烟草侵染性病害 7
2.1.5非侵染性病害 7
2.1.6烟田杂草 8
2.2有害生物调查 9
2.2.1调查的概念 9
2.2.2调查的类型 10
2.3预测预报 11
2.3.1预测、预报及预警 11
2.3.2预测预报的类型 13
2.3.3预测的方法 14
2.4烟草病害的预测预报 15
2.4.1烟草病害的症状 15
2.4.2病害流行基础 16
2.4.3烟草病害预测预报的依据 18
2.5烟草虫害的预测预报 19
2.5.1害虫种群 19
2.5.2害虫发生期的预测 20
2.5.3害虫发生量的预测 21
2.6系统及系统分析 23
2.6.1系统及系统分析方法 23
2.6.2 烟草有害生物生态系 24
2.7微生态及其调控 25
2.8烟草有害生物系统监测 26
2.9绿色生态防控 28
2.9.1精准防治 28
2.9.2绿色防控 28
2.9.3有害生物系统管理 29
第3章 烟草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 30
3.1烟草害虫 30
3.1.1烟草害虫的发生与危害特点 30
3.1.2影响烟田昆虫发生和分布的主要原因 32
3.2食烟软体动物 33
3.2.1软体动物的主要识别特征 33
3.2.2我国烟田中常见的软体动物 34
3.2.3食烟软体动物的危害特点 36
3.3烟草侵染性病害 36
3.3.1烟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36
3.3.2烟草主要病害的病状特征 38
3.3.3烟草的主要病原及危害症状 41
3.3.4烟草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 47
3.3.5烟草侵染性病害发生面临的新挑战 47
3.4烟草的非侵染性病害 48
3.5烟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51
3.5.1烟田杂草的概念 51
3.5.2烟田杂草的生物学特性 51
3.5.3烟田杂草的种群与群落 52
3.5.4烟草杂草的危害 53
第4章 烟草有害生物的调查 55
4.1调查与抽样基础 55
4.1.1烟田病虫草害发生量的计算 55
4.1.2病虫草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61
4.1.3样本和总体 63
4.1.4常规抽样方法 63
4.1.5如何合理地确定样本容量和抽样单位 67
4.1.6总体特征的表示与计算方法 69
4.1.7数据转换 73
4.2烟草虫害调查方法 75
4.2.1直接观察法 75
4.2.2拍打法 76
4.2.3诱捕法 76
4.2.4扫网法 81
4.2.5吸虫器法 82
4.2.6标记回捕法估计种群密度 82
4.3烟草病害调查方法 85
4.3.1病害取样调查方法 86
4.3.2菌量调查 86
4.3.3烟草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92
4.4烟田草害调查方法 94
4.4.1杂草种子库的调查方法 94
4.4.2杂草群落的调查研究方法 95
第5章 小地老虎的预测预报技术 98
5.1小地老虎的形态识别 98
5.2小地老虎的生物学特性 99
5.3影响小地老虎发生的关键因子 100
5.4小地老虎虫量调查 101
5.4.1成虫消长调查 101
5.4.2雌蛾发育进度调查 102
5.4.3卵量调查 103
5.4.4移栽前幼虫密度调查 103
5.4.5小地老虎幼虫系统调查 104
5.4.6小地老虎幼虫危害情况普查 105
5.5小地老虎预测预报方法 105
5.5.1小地老虎发生期预测 105
5.5.2发生程度预测 106
5.6防治适期与防治指标 107
5.6.1防治适期 107
5.6.2防治指标 107
5.7测报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报和汇总 107
5.7.1测报资料收集 107
5.7.2测报资料汇报 107
5.7.3测报资料汇总 107
第6章 烟青虫的预测预报技术 109
6.1烟青虫和棉铃虫的形态特征 110
6.2生物学特性 110
6.3影响发生的主要因素 111
6.3.1温度的影响 111
6.3.2湿度的影响 112
6.3.3栽培品种的影响 112
6.3.4天敌因子的影响 112
6.4烟青虫的调查 112
6.4.1烟青虫越冬虫源基数(蛹)调查 112
6.4.2烟青虫田间成虫消长调查 113
6.4.3幼虫及卵的系统调查 114
6.4.4幼虫及卵的普查 115
6.4.5天敌调查方法 115
6.5烟青虫预测预报 116
6.5.1短期预报 116
6.5.2中长期预报 116
6.5.3发生程度预报 117
6.6防治适期与防治指标 117
6.6.1防治适期 117
6.6.2防治指标 117
6.7测报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报和汇总 117
6.7.1测报资料收集 117
6.7.2测报资料汇报 117
6.7.3测报资料汇总 118
第7章 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技术 119
7.1形态特征 119
7.2生物学特性 120
7.2.1成虫的生物学特性 120
7.2.2幼虫的生物学特性 120
7.3影响斜纹夜蛾发生的主要因素 120
7.3.1 温、湿度对发生的影响 120
7.3.2食物因素 121
7.3.3天敌 121
7.3.4农药因素 121
7.4斜纹夜蛾的调查 121
7.4.1诱蛾量系统调查 121
7.4.2田间系统调查 122
7.4.3害虫天敌调查 123
7.4.4大田虫情普查 124
7.5预测预报方法 124
7.5.1 短期预报 124
7.5.2中长期预报 124
7.6测报参考材料 124
7.6.1发生程度等级 124
7.6.2大田普查发生程度等级 125
7.7防治适期与防治指标 125
7.7.1防治适期 125
7.7.2防治指标 126
7.8测报资料汇总 126
第8章 烟蚜的预测预报技术 127
8.1形态特征 127
8.2生物学特征 128
8.3影响发生的因素 129
8.3.1 温度与湿度 129
8.3.2天敌 130
8.3.3栽培与管理措施 130
8.4蚜虫虫情调查 130
8.4.1越冬虫源基数调查 130
8.4.2有翅蚜迁飞调查 132
8.4.3田间系统调查 133
8.4.4大田普查 134
8.5烟蚜发生与危害的分级指标 135
8.5.1烟蚜的发生危害期 135
8.5.2发生量与发生程度 135
8.5.3危害损失 136
8.5.4防治指标 136
8.6测报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报与汇总 136
第9章 烟粉虱的预测预报技术 138
9.1形态特征 138
9.2生物学特性 139
9.3影响发生的因素 140
9.4调查内容与方法 140
9.4.1虫口基数调查 140
9.4.2大田系统调查 141
9.4.3大田普查 141
9.5预测预报方法 142
9.6烟田烟粉虱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142
9.7测报资料的汇报 143
第10章 烟蛀茎蛾的预测预报技术 144
10.1形态学特性 144
10.2生物学特性 145
10.3影响发生的因素 146
10.4危害情况分级 147
10.4.1严重度分级 147
10.4.2危害指数(或虫情指数) 147
10.4.3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147
10.5调查技术 148
10.5.1越冬虫量调查 148
10.5.2系统调查 148
10.5.3大田普查 149
10.6预测预报 150
10.6.1预报内容 150
10.6.2测报资料 150
第11章 烟草青枯病的预测预报技术 152
11.1病原 152
11.2病原生物学 152
11.3症状特点 153
11.4发生特点和流行规律 155
11.4.1病害循环 155
11.4.2病害发生的季节性变化 155
11.4.3影响发病的因素 155
11.5青枯病的调查 157
11.5.1系统调查 157
11.5.2大田普查 158
11.6青枯病的预测预报 158
11.6.1发生期的预测 158
11.6.2发生量的预测 158
11.6.3发生程度、危害程度、发生面积预测 158
11.7预测预报参考资料 159
11.7.1危害情况分级标准 159
11.7.2发生程度划分标准 159
11.8测报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报和汇总 160
11.8.1测报资料收集 160
11.8.2测报资料汇报 160
11.8.3测报资料汇总 160
第12章 烟草野火病及其预测预报技术 162
12.1烟草野火病病原菌 162
12.2烟草野火病的田间识别特征 163
12.3发生和流行规律 164
12.4影响野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165
12.4.1起始侵染源 165
12.4.2气候条件 165
12.4.3品种抗性因素 165
12.4.4栽培因素 166
12.4.5其他因素 166
12.5野火病的调查 166
12.5.1系统调查 166
12.5.2大田普查 167
12.6野火病的测报 168
12.6.1发生期预测 168
12.6.2发生量预测 168
12.6.3发生程度、危害程度、发生面积预测 169
12.7测报参考资料 169
12.7.1病害严重度分级 169
12.7.2烟田野火病发生程度分级 169
12.8测报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报和汇总 169
12.8.1测报资料收集 169
12.8.2测报资料汇报 170
12.8.3发生与防治情况汇总 170
第13章 烟草黑胫病的调查与测报技术 172
13.1烟草黑胫病的病原 172
13.2病原菌生物学 173
13.2.1生理特性 173
13.2.2寄主范围 173
13.2.3危害症状及识别要点 173
13.3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 174
13.3.1初次侵染 174
13.3.2环境条件 174
13.3.3再侵染与传播 175
13.4烟草黑胫病的调查 175
13.4.1系统调查 175
13.4.2大田普查 176
13.5烟草黑胫病的测报 176
13.6测报参考资料 177
13.6.1黑胫病受害程度或者病情的分级标准 177
13.6.2黑胫病发生程度分级 177
13.7测报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报和汇总 178
13.7.1测报资料收集 178
13.7.2测报资料汇报 178
第14章 烟草赤星病及其预测预报技术 180
14.1烟草赤星病菌形态特征 180
14.2赤星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180
14.3烟草赤星病田间症状 181
14.4烟草赤星病的流行规律 181
14.5影响烟草赤星病发生流行的因素 182
14.5.1环境因素 182
14.5.2田间管理因素 182
14.5.3品种抗性因素 183
14.6烟草赤星病的调查 183
14.6.1系统调查 183
14.6.2大田普查 184
14.6.3病原孢子数量观测 185
14.7烟草赤星病的测报 185
14.7.1短期预报 185
14.7.2中长期预报 186
14.8测报参考资料 186
14.8.1病害严重度分级 186
14.8.2烟田赤星病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186
14.9测报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报和汇总 187
14.9.1测报资料收集 187
14.9.2测报资料汇报 187
14.9.3测报及防治资料汇总 188
第15章 烟草白粉病的调查与测报 189
15.1烟草白粉病菌形态特征 189
15.2白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190
15.3烟草白粉病症状特点 190
15.4流行规律及影响发病的条件 191
15.4.1越冬 191
15.4.2流行规律 191
15.4.3影响发病的条件 191
15.5烟草白粉病的调查 192
15.5.1系统调查 192
15.5.2大田普查 192
15.6白粉病的预测预报 193
15.6.1中长期预报 193
15.6.2短期预报 193
15.7发生程度划分标准 194
15.7.1病情指数分级标准 194
15.7.2发生程度分级 194
15.8测报资料收集 194
15.8.1基础资料收集 194
15.8.2测报资料汇报 194
15.8.3测报资料汇总 195
第16章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的调查与测报 196
16.1病原与症状 196
16.1.1病原 196
16.1.2症状识别 196
16.2病害生物学 198
16.2.1 TMV病毒的理化性质 198
16.2.2 TMV株系分化 198
16.2.3寄主范围 198
16.2.4传染途径 198
16.3影响发病的主要因子 199
16.3.1气候条件 199
16.3.2烟草品种 199
16.3.3移栽时期 199
16.3.4土质条件 199
16.3.5耕作及栽培管理因素 200
16.4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的调查 200
16.4.1大田普查 200
16.4.2系统调查 200
16.5烟草普通花叶病的预测预报 201
16.5.1病情趋势预报 201
16.5.2短期防治预报 201
16.6预测预报参考资料 201
16.6.1烟草普通花叶病病情指数的分级标准 201
16.6.2烟草普通花叶病田间发生程度的划分标准 202
16.7测报资料收集、汇报和汇总 202
16.7.1测报资料收集 202
16.7.2测报资料汇报 202
16.7.3测报资料汇总 203
第17章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调查与测报 204
17.1病原与症状 204
17.1.1病原 204
17.1.2症状识别 205
17.2病害生物学 206
17.2.1理化性质 206
17.2.2株系分化 206
17.2.3寄主范围 206
17.3发生特点与流行规律 206
17.4影响PVY发生、流行的因素 207
17.4.1蚜虫数量 207
17.4.2马铃薯Y病毒病寄主作物 207
17.4.3 温度与发病的关系 207
17.4.4栽培管理措施与发病关系 208
17.4.5其他病害发生对马铃薯Y病毒病的影响 208
17.5马铃薯Y病毒病害的调查 208
17.5.1大田普查 208
17.5.2系统调查 209
17.6马铃薯Y病毒病的预测预报 210
17.6.1病情趋势预测 210
17.6.2短期防治预报 210
17.7预测预报参考资料 210
17.7.1马铃薯Y病毒病病情指数的分级标准 210
17.7.2马铃薯Y病毒病田间发生程度的划分标准 210
17.8测报资料收集、汇报和汇总 211
17.8.1测报资料收集 211
17.8.2测报资料汇报 211
17.8.3测报资料汇总 211
第18章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的调查与测报 213
18.1病原与症状 213
18.1.1病原 213
18.1.2症状识别 213
18.2病害生物学 214
18.2.1病毒特性 214
18.2.2株系分化 214
18.2.3寄主植物 214
18.3发生特点与流行规律 214
18.4影响CMV发生的主要因素 215
18.5 CMV的调查与测预报技术 215
第19章 烟草线虫病的调查及测报 216
19.1病原及其症状 216
19.1.1线虫形态 216
19.1.2危害特征 217
19.2影响发病的关键因子 217
19.3线虫的调查 218
19.3.1越冬虫源调查 218
19.3.2系统调查 218
19.3.3大田普查 219
19.4线虫的预测预报 220
19.4.1预报的要素 220
19.4.2线虫病病情分级标准(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 220
19.4.3发生程度的划分标准 220
19.5测报资料收集 221
19.5.1测报基础资料收集 221
19.5.2测报资料汇报 221
19.6测报资料汇总 222
第20章 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系统 223
20.1烟草病虫害测报预警信息系统的原理 223
20.1.1测报系统简介 223
20.1.2测报系统技术优势 224
20.1.3测报系统应用条件 225
20.1.4测报系统功能 225
20.2测报预警系统的使用技术 226
20.2.1系统管理 226
20.2.2烟草病虫害测报管理 232
20.3病虫害预测预报功能 262
20.3.1专家意见 262
20.3.2预测图表 263
20.4预警系统的维护 264
20.4.1客户端IE设置 264
20.4.2服务器插件安装 266
20.4.3服务器维护 269
第21章 烟草有害生物的损失估计 277
21.1烟草产量与损失 277
21.2烟草有害生物的损失估计 279
21.2.1烟草产量与损失 279
21.2.2病虫草害与损失 280
21.3损失估计 282
21.3.1病害产量损失的估计 283
21.3.2虫害损失估计 284
21.3.3草害损失估计 285
21.4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与经济阈值 286
21.4.1病虫草害的经济阈值 286
21.4.2投资与收益 287
21.4.3经济损害允许水平的确定 288
21.5模型的使用 288
21.5.1回归预测模型 289
21.5.2系统模型 290
参考文献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