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城市热岛研究综述 3
1.2.2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综述 7
1.2.3地表温度反演方法综述 8
1.3研究内容 10
1.4研究方法 11
第2章 基于省域尺度的土地覆被变化探测 13
2.1研究区与数据 13
2.2尺度的影响 15
2.3基于经验正交函数和时序解混的植被覆被变化探测 16
2.3.1经验正交函数方法 16
2.3.2经验正交函数植被退化应用 20
2.3.3时序解混方法 23
2.4基于线性光谱解混的植被变化精度验证 27
2.5基于夜间灯光的城市格局变化 29
2.6小结 30
第3章 基于市域尺度的土地覆被时空格局 32
3.1混合像元分解方法及端元的选取 32
3.1.1线性光谱解混 32
3.1.2图像的维度 33
3.1.3端元的光谱波段 34
3.1.4丰度的估计 35
3.2南京不透水面的提取与格局分析 36
3.3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植被丰度分析 38
3.4黑体丰度提取 40
3.5基于植被指数的植被空间分析 41
3.6小结 44
第4章 城市热环境格局 45
4.1地表温度的反演方法 45
4.2地表温度的时空演变 48
4.2.1空间维地表温度 48
4.2.2时间维地表温度 54
4.2.3分形维地表温度 57
4.3小结 59
第5章 城市热环境效应响应与调控 60
5.1绿色植被与热环境的响应 60
5.2城市不透水面的热环境效应分析 63
5.3黑体的热环境效应 65
5.4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地表温度与SVD拟合 66
5.4.1地理加权回归方法 66
5.4.2 LST与植被的地理加权回归拟合 68
5.4.3 LST与不透水面的地理加权回归拟合 69
5.4.4 LST与黑体的地理加权回归拟合 70
5.5土地景观格局与热环境效应 71
5.5.1土地利用景观分类 71
5.5.2景观指数的选择 72
5.5.3景观格局下LST与EVI的拟合 74
5.6人口分布与热环境关系 76
5.7热环境效应与降水 77
5.7.1热效应对月降水量的回归关系 79
5.7.2月降水量对热效应的回归关系 80
5.8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政策建议 82
5.8.1热环境形成机制分析 82
5.8.2改善城市热环境的对策思考 83
5.8.3研究展望 85
5.9小结 86
第6章 城市化进程下环杭州湾城市群生态环境变化 87
6.1环杭州湾城市群介绍 88
6.2数据来源 88
6.3方法 89
6.3.1气溶胶光学厚度 89
6.3.2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90
6.4研究结果 92
6.5小结 102
第7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青海湖流域生态效应 103
7.1青海湖流域研究区介绍 105
7.2数据源 106
7.2.1 Landsat 106
7.2.2 Landsat分类 106
7.2.3 MODIS NDWI 106
7.2.4 MODIS NDVI 107
7.3研究方法 107
7.3.1决策树分类 107
7.3.2 NDWI 108
7.3.3植被物候提取 109
7.4研究结果 110
7.5研究结论 119
7.6小结 119
第8章 中国城市化对公共健康的影响 120
8.1研究区介绍 121
8.2数据来源 121
8.3研究方法 122
8.3.1夜间数据的校正 122
8.3.2主成分分析 122
8.3.3夜间灯光城市阈值 123
8.4研究结果 125
8.5讨论 129
8.6结论 130
参考文献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