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城市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 1992-2012》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瞿晓琳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311397
  • 页数:3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析了1992—2012年中国共产党救助城市困难群体的社会历史背景,如城市贫困问题的凸显、传统城市济贫政策的缺陷、社会力量的壮大及其在公益事业中的作为、民生建设时代的到来等;概述了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总体认识,包括城市贫困群体的成因、城市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社会救助的内涵与外延、社会救助主体与客体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等诸多方面;分政府救助和民间社会互助两个部分评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实践;此外,还从立体结构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考察了1992—2012年间中国城市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制度;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时期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进行了总体评价、分析其鲜明特点并概括了基本经验启示。作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经验与教训相兼顾、集体与个体相联系,对此选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全面深入的研究。

导论 1

一 问题的缘起 1

二 核心概念的厘定与解释 4

(一)困难 4

(二)贫困 5

(三)城市困难群体 6

(四)社会救助 7

三 相关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9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18

五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9

第一章 中国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的时代环境透视 21

一 城市贫困: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21

(一)中国市场力量进一步释放的历程 21

(二)城市贫困问题的凸显 31

(三)城市困难群体的特征 39

二 民生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 46

(一)民生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的表现 46

(二)民生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热点的原因 48

三 社会力量的发育与成长及其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作为 56

(一)社会力量的界定 56

(二)社会力量的成长与壮大 60

(三)社会力量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作为 65

四 城市传统社会救助政策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70

(一)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工作的历史回顾(1949—1992) 70

(二)城市传统社会救助制度的缺陷 81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城市困难群体及其社会救助诸问题的认识 84

一 中国共产党有关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诸问题认识与主张的理论渊源 84

(一)发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救助思想 85

(二)继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救助思想 89

二 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困难群体及其社会救助问题的总体认识 103

(一)关于城市困难群体成因的认识 103

(二)关于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工作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 107

(三)关于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内涵与外延的认识 115

(四)关于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主客体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 129

(五)关于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基本原则的认识 142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制度考察 149

一 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框架体系 149

(一)价值理念 150

(二)预期目标 151

(三)行动规则 155

二 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运行模式 175

(一)基金的筹集与发放 175

(二)对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管理 189

(三)社会救助中的社会动员 199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主要实践 224

一 政府救助 224

(一)1993—1999年:基本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25

(二)2000—2012年:建立与完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 232

(三)关于政府救助的几点思考 266

二 民间社会互助 272

(一)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基本政策 273

(二)民间社会互助的主要形式 276

(三)民间社会互助的典型实践:送温暖工程 281

(四)关于民间社会互助的几点思考 287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的主要特点与基本经验 290

一 基本评价 291

(一)基于一般社会政策原则的评估 291

(二)宏观历史视野下的考察 292

(三)社会意义 296

二 主要特点 299

(一)以改革为基本的行动取向 299

(二)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足点 300

(三)以党和政府为主导 302

(四)以社区为救助的物理空间 304

(五)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306

三 基本经验 307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思想保证 308

(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有效动员是政治和组织保证 310

(三)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物质基础 311

(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是制度保证 312

(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是关键 313

(六)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是重要条件 314

结语 316

参考文献 320

后记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