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五四运动前先进知识分子西学之进路 12
一、西学“器”:师夷长技以制夷 13
1.“师夷长技以制夷”等西学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4
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内容及其体现的文化观 15
3.“师夷长技以制夷”等西学活动对当时中国的文化影响 17
二、西学“制”:宪政和民主共和 18
1.晚清时期中国学习西方宪政等民主思想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18
2.西学先制和民主共和等活动及其思想对当时中国政治文化观的影响 21
三、西学价值观:新文化运动 24
1.新文化运动的文化缘由 24
2.新文化运动的文化价值功能 27
第二章 20世纪初中国文化论争及对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影响 31
一、20世纪初中国社会文化论争的背景 32
1.中国西学技术、宪政等活动遭受挫折和失败 32
2.欧战后中国对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再认识 32
二、20世纪初中国社会文化论争的主要内容 34
1.“中学”与“西学”的论争 34
2.“问题与主义”之争 36
3.科学与玄学之争 40
4.从文化论争战走向政治论战: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43
三、20世纪初中国文化论争对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影响 46
第三章 五四运动前后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分析 49
一、中国人民为何没有选择自由主义的文化分析 49
1.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政治文化观 49
2.自由主义思想不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 52
3.自由主义难以挽救当时中国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混乱局面 54
二、中国人民为何没有选择三民主义的文化分析 55
1.三民主义的政治文化观 55
2.三民主义在政治文化观上的作用 57
3.中国人民为何没有选择三民主义的文化原因 58
三、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分析 61
1.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62
2.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64
3.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 65
4.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能满足中国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利益 68
5.近代中国人民形成的民主自由精神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首要选择 69
四、李大钊与陈独秀转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原因 71
1.李大钊从民主主义者转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原因 71
2.陈独秀从民主主义者转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原因 76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文化分析 79
一、从“以俄为师”到“认清中国国情”的文化观念转变 79
1.“以俄为师”提出的原因 79
2.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早期的贡献 80
3.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的错误指导及其消极影响 82
4.从“苏化”到“认清中国国情”的转变 84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基础 89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实践基础 89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理论渊源 90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哲学论证 92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及其文化分析 101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 101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文化分析 106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文化认同 109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文化认同 109
1.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 110
2.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文化认同的贡献 111
二、延安整风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文化认同 126
1.延安整风运动的文化背景 127
2.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 129
3.延安整风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获得文化认同的贡献 133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的提出和宣传,进一步强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念 137
1.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由来和主要内容 137
2.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进一步强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观念 139
四、中国共产党七大的召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文化认同 140
第六章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进路的启示 144
一、文化自觉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文化动力 144
1.“文化自觉”内涵的一种新理解 144
2.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进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文化自觉的过程 145
3.以文化自觉的态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148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发展动力来源于多种文化矛盾的交织 149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发展是由多种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 149
2.要正确处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促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 153
结语 155
一、实事求是 155
二、解放思想 156
参考文献 158
一、参考文献与论著 158
二、参考期刊论文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