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1.研究历程回顾 1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6
3.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7
4.主要创新 9
历史、理论与政策篇 13
1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历史回顾、理论动态与政策梳理 13
1.1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历史回顾 13
1.1.1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城乡发展的背景与基础 13
1.1.2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发展的总体概括 17
1.1.3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具体过程 19
1.1.4 未来我国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原则遵循 50
1.2 十八大以来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研究的新动态 50
1.2.1 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测度与评价研究动态 51
1.2.2 城乡发展一体化模式研究动态 53
1.2.3 城乡发展一体化政策主张研究动态 55
1.2.4 十八大以来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评价 57
1.3 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梳理与大事回顾 58
1.3.1 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政策梳理与大事回顾 58
1.3.2 中国城乡空间一体化政策梳理与大事回顾 63
1.3.3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政策梳理与大事回顾 65
1.3.4 中国城乡社会一体化政策梳理与大事回顾 68
1.3.5 中国城乡政治文化一体化政策梳理与大事回顾 71
1.3.6 中国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政策梳理与大事回顾 73
2中国精准扶贫的历史回顾、理论动态与政策梳理 76
2.1 精准扶贫的历史回顾 76
2.1.1 中国农村扶贫的演进历程与主要成就 76
2.1.2 中国农村扶贫的模式及其绩效评价 86
2.1.3 中国农村扶贫工作的特点 92
2.1.4 中国扶贫工作的挑战与展望 96
2.2 精准扶贫研究的文献综述 97
2.2.1 精准扶贫内涵界定的文献综述 97
2.2.2 精准扶贫现实问题的文献综述 98
2.2.3 精准扶贫创新的文献综述 101
2.3 中国扶贫与西部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演进、现状与规律 105
2.3.1 国家扶贫政策的历史演进 106
2.3.2 西部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演进 109
2.3.3 西部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现状 114
2.3.4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规律总结 137
水平评价篇 143
3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43
3.1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143
3.2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48
3.3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149
3.4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50
3.5 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方法的选择 157
3.5.1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157
3.5.2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与步骤 158
3.5.3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技术处理 159
4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总体评价 161
4.1 数据来源、指标处理方法和权重的生成 161
4.1.1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方法 161
4.1.2 基础指标与分维度指数权重的确定 162
4.2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整体评价 164
4.2.1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排名 164
4.2.2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类型判定 167
4.3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169
4.3.1 分维度指标权重 169
4.3.2 基础指标权重 169
5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分维度评价 178
5.1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空间一体化水平评价 178
5.1.1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空间一体化水平排名 178
5.1.2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空间一体化类型判定 181
5.1.3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空间一体化水平影响因素 182
5.2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评价 183
5.2.1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排名 183
5.2.2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经济一体化类型判定 186
5.2.3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影响因素 187
5.3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评价 188
5.3.1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排名 188
5.3.2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类型判定 190
5.3.3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影响因素 191
5.4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文化一体化水平评价 192
5.4.1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文化一体化水平排名 192
5.4.2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文化一体化类型判定 195
5.4.3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文化一体化水平影响因素 196
5.5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水平评价 197
5.5.1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水平排名 197
5.5.2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类型判定 200
5.5.3 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水平影响因素 201
6 2006—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变化分析 203
6.1 2006—2015年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分年度评价 203
6.2 2006—2015年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的变化分析 227
6.2.1 城乡发展一体化排位稳定省份 229
6.2.2 城乡发展一体化排位小幅波动省份 231
6.2.3 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大幅波动省份 233
6.2.4 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上升省份 234
6.2.5 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下降省份 235
精准扶贫篇 241
7易地移民搬迁的精准扶贫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41
7.1 易地移民搬迁的精准扶贫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241
7.2 易地移民搬迁的精准扶贫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方法 242
7.3 易地移民搬迁的精准扶贫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243
7.4 易地移民搬迁的精准扶贫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50
8易地移民搬迁精准扶贫的案例 258
8.1 塘约村的脱贫致富实践研究 258
8.1.1 “三变”改革背景下塘约村的脱贫致富 258
8.1.2 塘约村脱贫致富的成效和主要做法 259
8.1.3 “塘约之梦”与“塘约之忧” 263
8.2 平利“社区工厂”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264
8.2.1 陕南平利贫困状况及原因 264
8.2.2 平利县移民搬迁工程的工作思路 265
8.2.3 平利“社区工厂”精准扶贫的具体做法及成效 266
8.2.4 平利“社区工厂”精准扶贫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意义 270
8.3 云南大关易地移民“搬迁+造血”式扶贫的做法及效益 272
8.3.1 大关县贫困现状及成因分析 272
8.3.2 大关县易地移民“搬迁+造血”式扶贫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274
8.3.3 大关县易地“搬迁+造血”式扶贫的保障机制 279
8.4 豫西嵩县山区“易地搬迁+产业扶持”精准扶贫模式 280
8.4.1 豫西嵩县贫困状况及成因 281
8.4.2 豫西嵩县“易地搬迁+产业扶持”精准扶贫模式的内涵与思路 282
8.4.3 豫西嵩县“易地搬迁+产业扶持”精准扶贫模式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效益 284
附录 289
附录1中国各省份十八大以来城乡发展一体化政策梳理与大事回顾 289
附录2易地移民搬迁的精准扶贫综合效益评价访谈问卷 379
参考文献 387
后记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