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满族的兴起与后金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1
第一节 十七世纪前期的世界与中国 1
一、十七世纪前期的世界形势和早期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入侵 1
二、明王朝的腐朽统治和明末农民大起义 7
第二节 满族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内的历史发展 12
一、满族的先世——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 12
二、明王朝对女真的管辖及女真各部的发展 19
第三节 满族的兴起和后金政权的建立 27
一、建州三卫的设置和海西四部的形成及其发展 27
二、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及后金的建立 35
三、萨尔浒之战与后金进入辽沈地区 45
第四节 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53
一、满族社会的奴隶制时代 53
二、从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过渡 60
第五节 后金的政治改革和对明战争 69
一、政治改革和后金政权的封建化 69
二、皇太极即位与对明议和的策略 76
三、两次对朝鲜用兵 78
四、统一蒙古和黑龙江流域 80
五、皇太极对明朝的战争 83
第二章 清军入关镇压农民起义与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 87
第一节 清军入关与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的抗清斗争 87
一、满汉贵族官僚地主相勾结和清军入关 87
二、李自成大顺农民军的抗清斗争 94
三、在大顺军推动下北方各省农民的抗清斗争 97
四、清军进攻南京和南明弘光政权的覆灭 100
五、清军南下和南明几个政权的覆灭 104
六、江南和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108
七、张献忠大西农民军的抗清斗争 114
第二节 大顺农民军余部的联明抗清斗争 116
一、大顺农民军余部联明抗清策略的实现 116
二、联明抗清阵线形成后的全国抗清高潮 119
三、全国抗清斗争的深入发展 125
四、联明抗清阵线的弱点及其失败 129
第三节 大西农民军余部的联明抗清斗争 133
一、大西农民军余部坚持抗清斗争 133
二、大西农民军的失败 139
三、抗清斗争的余波——夔东十三家军 144
第四节 郑成功领导的抗清斗争和收复台湾 147
一、郑成功领导的抗清斗争 147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 150
第三章 清朝建立对全国的统治及早期的统治政策 156
第一节 以满族贵族为核心的满汉地主阶级政权的建立 157
一、维护满族贵族特权的措施 157
二、对汉族地主阶级的笼络与控制 161
第二节 清初的经济政策与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166
一、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 166
二、圈地、投充和逃人法 172
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与皇权的加强 183
第四章 十七世纪后半期的唯物主义进步思潮 192
第一节 十七世纪后半期的进步思潮是时代的产物 192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产生 192
二、明清之际的学派和思想家 195
第二节 十七世纪后半期进步思潮的内容 202
一、反对封建专制主义 202
二、民族思想 205
三、经世致用的思想 206
四、均田说与“工商皆本” 207
五、反对宋明理学 209
六、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211
七、人性论和理欲说 213
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局限性 215
第五章 清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及其政权机构 218
第一节 清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218
一、康熙亲政与鳌拜集团的被清除 218
二、平定“三藩”之乱 225
三、统一台湾 233
第二节 清朝封建皇权的加强及其政权组织 236
一、清朝封建专制主义皇权的加强 236
二、清朝的政权组织 239
三、清朝的官吏任免制度与科举制度 247
第三节 清朝的军队和法律 252
一、军队 252
二、法律 255
第六章 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租赋制度 263
第一节 清王朝的农业政策和水利建设 263
一、康熙年间的农业政策 263
二、治河 266
第二节 赋役制度的改革 271
一、清初赋役制度的混乱和赋役负担的繁重 271
二、清初赋役制度的整顿与改革 274
三、“摊丁入地”及其实施概况 281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87
一、耕地面积的增加和人口的增长 287
二、农业生产力的缓慢发展 291
三、农产品的商品化 295
第四节 封建的土地占有和地租剥削 307
一、封建的土地占有形式 307
二、以租佃关系为主的封建剥削形式 311
三、清代的实物地租 317
四、高利贷资本渗入农村 322
第七章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28
第一节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328
一、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328
二、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333
三、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官府压力与行会束缚 346
第二节 城市和商业 355
一、大城市的繁荣 355
二、农村市场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