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分析化学 第3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濮文虹,刘光虹,龚建宇编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8037785
  • 页数:242 页
图书介绍:全面介绍了水质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对各种水质指标的含义和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在化学方法中介绍了水质分析概述、标准溶液、定量分析误差、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水样物理性质及其测定、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在仪器分析方法中着重介绍可见分光光度法,简单介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和电位分析等较为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书后思考题和习题结合基本理论和水质分析实际问题,对知识点的巩固和增强实际运用能力有促进作用。本书是根据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适用于给排水和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学生,各专业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作适当调整。

理论部分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水质分析概述 3

一、水质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3

二、水中的杂质 3

三、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4

四、水质分析方法 5

五、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6

六、水质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7

第二节 标准溶液 8

一、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8

二、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法 9

第三节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滴定方式及计算 10

一、滴定反应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10

二、被滴定的物质的量nB (mol)与滴定剂的量nA (mol)间的关系 11

三、水质分析计算示例 11

第四节 定量分析误差 13

一、准确度和精密度 13

二、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减免方法 17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18

第五节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9

一、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9

二、离群数据的剔除 21

三、分析结果的置信区间 23

四、显著性检验 24

五、分析结果报告 28

思考题 28

习题 29

第二章 水样的物理性质及其测定 31

第一节 水样的物理性质 31

第二节 色度、浑浊度、水中固体物质的测定 32

思考题 34

习题 34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36

第一节 活度与活度系数 36

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 37

一、酸碱概念 37

二、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 39

第三节 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 40

一、分析浓度与平衡浓度 40

二、酸度对弱酸(碱)溶液中各组分浓度的影响 40

三、物料平衡方程、电荷平衡方程及质子平衡方程 43

四、酸碱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 44

五、缓冲溶液 49

第四节 酸碱指示剂 52

一、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52

二、混合指示剂 54

第五节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55

一、强酸滴定强碱或强碱滴定强酸 56

二、强碱滴定弱酸 58

三、强酸滴定弱碱 60

四、多元酸的滴定 61

五、多元碱的滴定 62

六、碱度及其测定 63

第六节 滴定误差 64

思考题 65

习题 66

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 68

第一节 络合滴定法概述 68

第二节EDTA络合剂 69

第三节 络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71

一、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71

二、简单配位络合物的累积常数βi 72

第四节 络合物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72

一、副反应系数 72

二、条件稳定常数 75

第五节 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77

一、基本原理 77

二、终点误差及准确滴定的条件 83

三、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83

第六节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85

一、控制酸度进行选择性滴定 86

二、利用掩蔽剂消除干扰 88

第七节 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89

一、络合滴定的方式 89

二、水中的硬度 91

思考题 93

习题 93

第五章 沉淀滴定法 95

第一节 银量法 95

一、莫尔法 95

二、佛尔哈德法 96

三、法扬斯法 97

第二节 水中氯化物的测定 98

思考题 99

习题 99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00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00

一、能斯特方程式 100

二、条件电位 101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102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及影响因素 102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完全程度 104

第三节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 106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 107

一、滴定曲线 107

二、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109

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111

一、高锰酸钾法——水中耗氧量的测定 111

二、重铬酸钾法——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113

三、碘量法——水中溶解氧、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114

四、溴酸钾法——水中酚的测定 121

第六节 水中有机物的污染指标 123

一、总有机碳(TOC) 124

二、总需氧量(TOD) 124

思考题 125

习题 125

第七章 比色分析及分光光度法 127

第一节 概述 127

第二节 比色分析原理 127

一、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27

二、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129

第三节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133

一、显色反应和显色剂 133

二、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 135

第四节 比色分析的方法及仪器 137

一、目视比色法 137

二、光电比色法 138

三、分光光度法 141

第五节 光度测量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 142

一、仪器测量误差 142

二、测量条件的选择 144

第六节 比色分析法在水质分析中的应用 145

一、水中氮素化合物及其测定 145

二、汞及汞的测定(双硫腙比色法) 148

三、余氯及余氯的测定 148

思考题 149

习题 149

第八章 两种分离方法简介 151

第一节 溶剂萃取分离法 151

第二节 沉淀分离法 154

习题 156

第九章 几种仪器分析方法简介 157

第一节 电位分析法 157

一、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57

二、pH值的电位测定方法 159

三、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法 161

四、电位滴定法 164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67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167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68

三、定量分析方法 170

第三节 气相色谱法 171

一、气相色谱分析的装置及流程 171

二、气-液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172

三、气相色谱法的定性分析 172

四、气相色谱法的定量分析 173

思考题 175

习题 175

实验部分 179

第十章 水质分析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179

第一节 实验室规则 179

第二节 几种常用的玻璃仪器及其使用 179

一、冷凝管 179

二、滴定管 180

三、容量瓶 181

四、移液管 181

五、干燥器 182

六、称量瓶 182

第三节 水质分析用纯水 182

第十一章 水质分析实验 184

实验一 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184

实验二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186

实验三 色度和浑浊度的测定 188

实验四 水中固体物质的测定 191

实验五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混合碱的测定 193

实验六 碱度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195

实验七 硬度的测定(络合滴定法) 196

实验八 氯化物的测定(莫尔法) 198

实验九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199

实验十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201

实验十一 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202

实验十二 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204

实验十三 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 206

实验十四 铁的测定(邻二氮菲比色法) 207

实验十五 氨氮的测定 208

实验十六 总磷的测定 210

实验十七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α-萘胺比色法) 214

实验十八 硝酸盐氮的测定(二磺酸酚比色法) 216

实验十九 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 217

实验二十 汞的测定(双硫腙比色法) 219

实验二十一 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 221

实验二十二 余氯的测定 222

实验二十三pH值的测定(电位法) 224

实验二十四 氟化物的测定(电极法) 225

附录 227

附表一 国际原子量表(1981) 227

附表二 化合物的式量表 228

附表三 弱酸、弱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5℃) 230

附表四 络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 232

附表五 氨羧络合剂类络合物的稳定常数(18~25℃) 233

附表六 一些“金属-指示剂”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对数值) 234

附表七 常用的掩蔽剂 235

附表八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18℃) 236

附表九 标准电极电位表(18~25℃) 238

附表十 某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 241

参考文献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