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打造根基 3
第一章 走上创业之路 3
就业时期的“他山之石” 6
时移势转,改变志向 7
不搞派系,升迁更快 8
荣泰成与败 9
值得借鉴的事 10
稳健的财务管理 11
善待员工,共存共荣 12
员工好,公司会更好 13
萌生去意的转折点 14
志同道合的集体创业 15
共同创业的“约法三章” 16
从创业就撒下种子 17
自创品牌几经波折 18
微处理器的园丁 19
“长期耕耘”的策略 20
穷小子文化 21
摊着牌打牌 23
“龙头”不是老大 24
不当老板,更胜老板 25
2004年张玉文采访整理 26
第二章 营造组织气候 29
培养企业文化 32
诚恳相待,以心换心 33
从小规模时开始扎根 34
姜太公钓鱼的用人哲学 35
上下齐心,共拥愿景 36
化口号为行动 37
用有形落实无形 39
重拾企业文化 40
及时找回核心价值 41
绩效是最有用的说服 42
赋予企业文化生命力 43
让卓越永续 44
走出“一人公司” 45
容忍与欣赏下属 46
不贪心才能拥有更多 47
不当永远的领导者 47
聘请专业从业者 49
充分信任,彻底授权 50
是学费,而非浪费 51
找出问题,才会进步 52
影响比控制更有力 53
突破思考盲点 53
纵使有失,获得更多 55
2004年张玉文采访整理 56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教训 57
挫折,是成长的资产 60
不断研发求创新 61
桥牌机的启示 62
术业有专攻 64
敝帚自珍风险高 65
“天龙”中文计算机叫好不叫座 66
独强未必能独活 67
中文输入法的百家争鸣 68
“小教授一号”一炮而红 69
技术文件影响成败 71
建立能力,掌握时机 72
思考长期发展的关键 73
知识产权的挑战 74
洁净室的诞生 75
全力发展兼容计算机 77
漫长的授权谈判 79
九百万美元的巨额学费 80
全力发展专利 82
奖励从不吝啬 83
令人遗憾的硅奥事件 84
一时的委曲求全 85
付出代价,保障未来 86
累积实力,化解难关 87
解题宜早,莫待事到临头 88
2004年张玉文采访整理 89
第四章 打破MIT诅咒 91
塑造企业形象 94
以“创新”为形象定位 95
穷人营销手法 97
结合地缘,提升形象 98
品牌无国籍 99
自创品牌,顺势而为 101
沟通方便,事半功倍 102
兼顾代工与自创品牌 103
相互提携,锻炼竞争优势 104
自创品牌,何罪之有 105
建立平衡体系,才有市场竞争力 106
跨国管理风险多 107
战线拉长,越陷越深 108
海外孤军奋战 109
欲速则不达 110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111
审时度势,及时修正 113
2004年张玉文采访整理 115
王道心解 懂得分享,才能创造未来 117
PART 02 脱胎换骨 123
第五章 跳出财务管理的陷阱 123
掌握资金结构 127
要专业,也要有生意头脑 128
随时调整运营模式 129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130
适当的自有资金比例 131
提高资产运用效率 132
运用越多,越有竞争力 133
从内部挤钱比较健康 134
维持企业信用很重要 135
放账的信用管理 136
宁可苦一点,也不要功亏一篑 137
海外事业的财务风险 138
真心为客户着想 139
无知的财务陷阱 140
随时预留各种应急成本 141
生意是全盘且整套的 142
2004年张玉文采访整理 144
第六章 改造工程浴火重生 145
成长的危机与转机 148
长保组织活力 149
七分为现在,三分为未来 151
双管齐下的投资策略 151
“龙腾国际”的失利 152
“高图斯”效应 153
转型两部曲 155
劝退员工,改善“体质” 156
扩充的盲点 157
塞翁失马的改造工程 159
自立门户,面对竞争 161
海外事业的“本土化” 162
渐进推动,不伤元气 163
取得共识,才能落实 163
领导者的角色 16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65
松绑而获利的哲学 166
2004年张玉文采访整理 168
第七章 国际化的挫败与再出发 169
建立有效的跨国管理 172
找人合伙,人财两得 173
大口吞并,人财两失 174
放账造成恶性竞争 175
建立信用管理系统 176
库存问题不容忽视 177
有效管理模式,兼得前后段利润 178
管理、销售费用居高不下 179
海外投资本土化 181
面对误解,泰然处之 182
入籍当地,畅行无阻 184
调整心态,强化硬件 185
2004年张玉文采访整理 187
第八章 长期投资,苦尽甘来 189
筑巢计划,自力造屋 191
置产,超乎预期地复杂 193
台北居,大不易 195
出售龙潭总部 196
人算不如天算 197
安家兼顾乐业 199
置产盈利的陷阱 200
保值?还是拖累? 202
掌握关键零部件 203
进军半导体 204
发展关键性零部件的争议 205
投资国善 207
汲取教训,败部复活 208
德州仪器的技术指导 210
引进技术,落地生根 211
从艰难中起步 212
长期投资,长期抗战 213
借力使力 215
2004年张玉文采访整理 217
王道心解 遭遇危机,才能更上一层楼 219
PART 03 迈入新纪元 225
第九章 信息产业的革命 225
信息产业的解构与重组 228
改变旧的思考方式,才能突破极限 229
建立新的经营哲学 230
信息业的快速蜕变 232
台湾地区计算机业的崛起与利基 234
个人计算机潜力无穷 235
新时代,新思维 236
新鲜科技带回家 238
做实用、便宜、人人会用的产品 239
不断创业论 240
2004年张玉文采访整理 242
第十章 宏碁的三大策略 243
顺势而为的宏碁特色 246
“快餐店”模式 246
组装外移,快速装配 248
取长补短,师法餐饮业 250
“中央厨房”区域化 251
让中央厨房向市场推移 252
既能分散又不失控 253
名牌并不等于昂贵 254
买品牌是买信用 255
主从架构的代表性典范 256
主从架构蔚然成风 257
既是“主”,又是“从” 259
厘清运作规则 261
亲兄弟,明算账 262
未谋其事,不在其位 264
赚该赚的钱 266
打破组织阶级 267
21 in 21 269
授权与分享 270
从老板到伙伴 271
打破“大锅饭” 275
以伙伴的利益为利益 277
钱接力,人也接力 279
2004年张玉文采访整理 281
第十一章 围棋理论与微笑曲线 283
围棋理论与经营 286
长期布局,活眼越多越好 287
慎防“活眼”变“死眼” 292
运用棋理沟通 294
微笑曲线 295
价值曲线上找定位 297
样样通,就样样松 300
速度成本决胜负 302
经济规模是软件竞争的关键 303
软件标准化是未来趋势 305
进军消费性电子市场 306
2004年张玉文采访整理 309
第十二章 薪火相传 311
我和我的伙伴 314
第一代退居幕后 315
勤学习,敢担当 317
主管以身作则 317
让大家都有饭吃 318
和谐与绩效并重 320
培养“替死鬼” 321
创造利益共同体 322
交棒,可以不是难题 323
下属跳槽,谁之过? 324
交棒,何以如此艰难? 325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326
长期利益比个人权力更重要 327
分享,反而拥有更多 328
2004年张玉文采访整理 330
第十三章 做个懂得认输的赢家 331
营造经营环境 334
与众不同的筹资方式 335
有钱大家赚 337
尊重小股东的权益 338
股权如民意 339
相处之道,唯有互信 340
美国宏碁扭亏为盈 342
成长的代价 343
跨入创业投资,一厢情愿的失败 344
从错误中累积实力 345
投资五十万,亏损两千万 347
意大利出师不利 349
建立危机的预防机制 351
防微杜渐,居安思危 352
改善,永远不会迟 353
创业路上“停看听” 355
认输的赢家 357
本钱要大,赌注要小 358
坚行所知,不以不知为知 360
多一点坚持 361
以贡献社会为目标 362
专注本业是最有效益的贡献 364
要命,不要面子 365
没有结束的竞赛 367
2004年张玉文采访整理 369
王道心解 企业赚钱,才是真正的王道 370
跋 我的伙伴施振荣&叶紫华 373
采访手记 对宏碁的另类观察&林文玲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