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1
第一编《礼记》与先秦儒家礼论研究 1
孔子道论中的创造性与“实得”概念:从王船山到安乐哲与陈来 3
一、游夏之争中所见道的内在矛盾:“心行合一”与行道“动力不足” 8
二、孔荀礼学中的“通道”观:作为规则的道与义 17
三、实得之道:礼道的两个层次及与“仁”的关系 29
《礼记》中的“义数之辨”——对《礼运》《礼器》中两处文本的重新解读 45
一、“义”作为礼之意义:“礼以义起”辨析 46
二、“义”作为忠信之德:《礼器》“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辨析 56
三、余论 64
“忠信为本”还是“义理为文”——《礼记·礼器》篇主旨探微 66
一、对几处行文属于“忠信为本”或“义理为文”的考辨 70
二、“远人情者”——“义理为文”的确切涵义与由敬文而言情 83
先秦儒家礼学中情与文关系试探:从孔子、子游到荀子 91
一、重仁与情文取中:孔子礼论的两个向度 94
二、“微情”与“以故兴物”:子游情文礼论的发展 97
三、情文俱尽——从子游到荀子 104
第二编 中古郊庙制度考论 109
魏晋及南朝郊祀礼沿革之经学背景探微 111
东晋庙制理论及其经学背景 128
一、刁协、贺循的庙制设计方案 129
二、华恒与温峤的方案以及东晋庙制的最终确定 135
三、其他礼学家庙制评说 139
元代宗庙礼中蒙古因素的重新审视——以“蒙古巫祝”职能为中心 142
一、蒙古巫祝的两类职能与“割奠、致辞”问题 142
二、蒙古巫祝作为“司禋监官”之渊源 148
第三编 中古礼书编纂体例与成书研究 151
《宋书·礼志》编纂体例初探 153
一、《后汉志》《宋志》分卷体例对比 154
二、《宋志》收录材料性质分析 160
三、《宋志》诸礼次序及与《后汉志》比较 168
齐梁《五礼仪注》修撰考 177
一、修撰始末 177
二、齐梁《五礼仪注》在礼制史上的意义 202
第四编 正史礼志校勘献疑 219
中华书局本《晋书·礼志》《宋书·礼志》校勘献疑 221
点校本《南齐书·礼志》献疑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