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1.1.1 选题背景 2
1.1.2 研究意义 4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6
1.2.1 研究范围界定 6
1.2.2 研究思路与内容 9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展望 13
1.3.1 研究方法 13
1.3.2 可能的创新点 14
1.3.3 研究展望 15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17
2.1 相关理论基础 18
2.1.1 外部效应理论 18
2.1.2 服务业区位论 19
2.1.3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0
2.1.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4
2.2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研究 25
2.2.1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分布格局研究 25
2.2.2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机理研究 27
2.2.3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模式研究 29
2.3 产业协同集聚研究 31
2.3.1 产业协同集聚理论的提出 31
2.3.2 制造业间协同集聚研究 32
2.3.3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研究 33
2.3.4 服务业间协同集聚研究 34
2.4 研究述评 34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及特征 37
3.1 单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38
3.1.1 度量指标选择 38
3.1.2 单行业集聚水平及特征 39
3.1.3 行业集聚区域分布差异 42
3.2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测度 45
3.2.1 概述 45
3.2.2 测度方法 46
3.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7
3.3 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协同集聚水平特征分析 47
3.3.1 基于行业层面的分析 47
3.3.2 基于区域层面的分析 49
3.4 生产性服务业外部协同集聚水平特征分析 53
3.4.1 外部类别间的协同集聚水平 53
3.4.2 细分行业间的协同集聚水平 55
3.5 本章小结 58
第4章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形成机制 61
4.1 理论分析框架 62
4.2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形成机制分析:产业因素 64
4.2.1 产业关联 64
4.2.2 要素流动 66
4.2.3 知识溢出 68
4.3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形成机制分析:社会因素 70
4.3.1 政府管制 70
4.3.2 “互联网+” 71
4.4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形成机制分析:空间因素 74
4.4.1 城市通达性 74
4.4.2 城际间互动 75
4.5 本章小结 77
第5章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形成机制的假设检验 81
5.1 研究方法与模型选取 82
5.1.1 研究方法 82
5.1.2 模型选取 83
5.2 变量选取与说明 84
5.2.1 被解释变量 84
5.2.2 解释变量 84
5.2.3 控制变量 88
5.3 数据来源与选择 90
5.4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91
5.4.1 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协同集聚形成机制检验结果 91
5.4.2 生产性服务业外部协同集聚形成机制检验结果 101
5.5 本章小结 104
第6章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结构效应 107
6.1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组织模式 108
6.2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115
6.2.1 产业空间结构 115
6.2.2 城市居住空间 117
6.2.3 城市交通布局 118
6.3 本章小结 119
第7章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辐射效应 121
7.1 空间辐射效应的产生 122
7.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23
7.2.1 研究方法 123
7.2.2 数据来源与选择 124
7.3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分异格局 125
7.3.1 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协同集聚水平的空间分异 125
7.3.2 生产性服务业外部协同集聚水平的空间分异 128
7.4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及其稳定性 130
7.4.1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相关性 130
7.4.2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属性及其稳定性 133
7.5 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辐射效应 139
7.5.1 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协同集聚的空间辐射效应 139
7.5.2 生产性服务业外部协同集聚的空间辐射效应 147
7.6 本章小结 155
第8章 结束语 159
参考文献 169
附录 186
后记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