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部分 艺术经验里真理问题的展现 13
第一章 审美领域的超越 13
第一节 人文主义传统对于精神科学的意义 14
a)方法论问题 14
b)人文主义的几个主导概念 22
α)教化(Bildung) 23
β)共通感(Sensus communis) 35
γ)判断力(Urteilskraft) 45
δ)趣味(Geschmack) 51
第二节 康德的批判所导致的美学主观化倾向 63
a)康德关于趣味和天才的学说 63
α)趣味的先验特征 64
β)关于自由美和依存美的学说 68
γ)美的理想的学说 72
δ)自然和艺术中美的功利性 75
ε)趣味和天才的关系 79
b)天才说美学和体验概念 80
α)天才概念的推广 80
β)“体验”一词的历史 82
γ)体验概念 84
c)体验艺术的界限,为譬喻恢复名誉 87
第三节 艺术真理问题的重新提出 91
a)审美教化质疑 91
b)对审美意识抽象的批判 97
第二章 艺术作品的存在论及其诠释学的意义 107
第一节 作为存在论阐释入门的游戏 107
a)游戏概念 107
b)向构成物的转化与彻底的中介 115
c)审美存在的时间性 125
d)悲剧的例证 131
第二节 美学和诠释学的结论 134
a)绘画的存在论意义 134
b)偶缘性和装饰品的存在论根据 143
c)文学的边界位置 152
d)作为诠释学任务的重构和综合 155
本部分提示 161
第二部分 真理问题扩大到精神科学里的理解问题 175
第一章 历史的准备 175
第一节 浪漫主义诠释学及其在历史学中的应用质疑 177
a)诠释学在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时期之间的本质转变 177
α)浪漫主义诠释学的前史 177
β)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诠释学设想 186
b)浪漫主义诠释学之后的历史学派 191
α)面对整个世界史理想的困境 191
β)兰克的历史世界观 195
γ)在J.G.德罗伊森那里历史学和诠释学的关系 201
第二节 狄尔泰陷入历史主义困境 204
a)从历史学的认识论问题到为精神科学奠定诠释学基础 204
b)在狄尔泰关于历史意识的分析中科学和生命哲学的冲突 210
第三节 通过现象学研究对认识论问题的克服 217
a)胡塞尔和约尔克伯爵的生命概念 217
b)海德格尔关于诠释学现象学的筹划 225
第二章 一种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基本特征 231
第一节 理解的历史性上升为诠释学原则 231
a)诠释学循环和前见问题 231
α)海德格尔对理解前结构的揭示 231
β)启蒙运动对前见的贬斥 238
b)作为理解条件的前见 242
α)为权威和传统正名 242
β)古典型的例证 248
c)时间距离的诠释学意义 254
d)效果历史原则 263
第二节 诠释学基本问题的重新发现 269
a)诠释学的应用问题 269
b)亚里士多德诠释学的现实意义 275
c)法学诠释学的典范意义 284
第三节 对效果历史意识的分析 295
a)反思哲学的界限 295
b)经验概念和诠释学经验的本质 299
c)问题在诠释学里的优先性 310
α)柏拉图辩证法的范例 310
β)问和答的逻辑 316
本部分提示 321
第三部分 以语言为主线的诠释学本体论转向 338
第一节 语言作为诠释学经验之媒介 338
a)语言性作为诠释学对象之规定 341
b)语言性作为诠释学过程之规定 353
第二节 “语言”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发展 363
a)语言与逻各斯 363
b)语言与话语 373
c)语言与概念构成 384
第三节 语言作为诠释学本体论的视域 396
a)语言作为世界经验 396
b)语言中心及其思辨结构 413
c)诠释学的普遍性观点 427
本部分提示 436
附录一:诠释学简史 445
附录二: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一书梗概 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