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何时不再捏着鼻子做人? 1
绪论篇 2
第一章 美国人神经质吗?——社会危机与教育的国际透视 2
第一节 历史的启示 2
一、18世纪瑞典的教育立国 2
二、19世纪普鲁士的教育救国 2
三、19世纪法国的教育救国 3
四、19世纪丹麦的教育立国 4
第二节 美国人神经质吗? 6
一、美国的独立与教育 6
二、南北战争后的美国教育 7
三、“卫星震撼”与美国《国防教育法》 8
四、《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及其美国80年代的教育改革 11
五、跨世纪的教育纲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13
第三节 日本官员因教育而自杀 17
一、“教育立国”政策的兴起 17
二、教育帮助日本从废墟中崛起 19
三、规模宏大的第三次教育改革 22
四、众口一词的结论——“教育的力量” 25
第四节 教育——第三世界的出路 27
一、韩国:“第一是教育,第二是教育,第三还是教育” 27
二、新加坡:“人力资源是唯一宝贵的资源” 31
三、台湾:败亦教育,成亦教育 34
四、津巴布韦:“一个穷国的渴望” 37
第二章 理性与良知的贫困——中国教育战略地位的曲折 42
第一节 曲折的认识过程 42
一、“政治跟屁虫”的教训 42
二、十年树“六碑” 46
三、科学的认识不等于科学的行动 50
四、“教育万能论”的再认识 53
五、政治与经济,谁主?谁仆? 56
第二节 动力来自需要 61
一、需要来自有用 61
二、“读书无用”的事实 67
三、“杠杆”何时倾向知识和人才 71
第三节 理性与良知的贫困 79
一、教育的贫困 79
二、贫困的不是“钱”,而是“理性与良知” 83
三、浪费因由体制起 88
主论篇 96
第三章 理想与现实的恶梦——经济效益问题与教育 96
第一节“黑洞”效应 96
一、无边无限的巨大投入 96
二、日薄西山的产出率 100
第二节 两种结构的畸变 104
一、产业结构的畸变 104
二、教育结构的畸变 106
三、两种结构的“互动”作用 109
第三节 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113
一、技术落后的教育原因 113
二、“鸡?蛋”的循环 115
第四节“捏不拢的拳头” 120
一、产业组织的涣散 120
二、“拳头”的形成与人的质量 122
第五节 管理与素质 128
一、宏观管理的缺陷 128
二、微观管理乏力 133
三、管理的核心是素质 134
第六节 效益与“人”的哲学 139
一、从“增长第一”到“人为中心” 139
二、“见物不见人”的经济 141
三、“只见政治不见人”的教育 144
第四章 大循环的失落——对外经济问题与教育 151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的误区 151
一、“败家”引进 151
二、外资的误区 153
三、外贸的严重亏损 154
第二节 风云变幻因由竞争起 156
一、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 156
二、国际经济集团化趋势 159
三、国际经济技术密集型趋势 160
第三节 大循环会失落吗? 162
一、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启示 162
二、“入关”的挑战 167
三、“国际大循环”的误区 169
第四节 教育:大循环的“启搏器” 177
一、美国人如是说 177
二、没有完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179
三、“人人都是投资环境” 183
第五章 田野的呻吟——农业问题与教育 192
第一节国土沉沦 192
一、用家园建造坟墓 192
二、“脖子上套着大饼被饿死”的童话 194
第二节 同一块蓝天,两朵太阳 198
一、不平等的起源 198
二、农民会造反吗? 202
第三节 幢幢高楼从地起 206
一、“战胜饥饿和贫困的《独立宣言》” 206
二、不平等的本质在于愚昧 210
三、“盲流”:一个屈辱的名字 214
四、“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 217
第六章 膨胀与萎缩——消费问题与教育 224
第一节 膨胀与萎缩的奇观 224
一、超高速的膨胀 224
二、日渐萎缩的精神文化消费 227
三、“恩格尔定律”瞠目结舌 230
第二节 消费金字塔的构成 233
一、影响消费的双重因素 233
二、消费金字塔与教育金字塔 236
三、教育专业结构与消费平面结构 238
第三节“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 240
一、“蛋糕”怎样做大 240
二、“蛋糕”怎样切 241
第四节 科学消费与教育 246
一、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综合能力 246
二、教育优化社会消费文化 247
三、教育传播消费知识 248
四、教育消除“职位消费” 249
五、教育消费的双重作用 250
第七章 黄色的灾难与希望——人口问题写教育 253
第一节 危机不仅仅是数量 253
一、巨大的基数及其高速增长 253
二、严重的质量问题 254
三、结构日益畸变 256
第二节 控制生育的“教育闸门” 258
一、教育与生育的“线性负相关” 258
二、教育与生育的“非线性负相关” 261
三、教育与生育关系的一般原理 263
第三节 待业乎?失业乎? 267
一、“人员膨胀?效益递减”的恶性循环 267
二、“人找事”与“事找人”的教育出路 269
第四节 人口压力与人口动力 274
一、中国人口并非世界最多 274
二、人多,经济必定落后吗? 276
三、教育:人口压力与人口动力的“转化器” 279
第八章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生态问题与教育 285
第一节 自然圈与社会圈的失衡 285
一、自然圈的失衡 285
二、社会圈的失衡 288
三、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291
第二节自然、社会、教育的生态机理 293
一、社会圈与自然圈的循环机理 293
二、教育是循环的“负熵源” 296
第三节 生态教育的目标与途径 303
一、生态教育的必要性 303
二、生态教育的目标模式 305
三、生态教育的途径 307
结论篇 310
第九章 走出“象牙塔”——教育产业化的目标与途径 310
第一节 教育是生产性产业 310
一、教育是“事业”还是“产业” 310
二、教育产业的生产性 312
三、教育产业化的条件 316
四、教育产业化的含义 318
第二节 社会化——教育产业化的目标 322
一、教育产品社会化 322
二、教育劳动社会化 326
三、教育产权社会化 329
第三节 体制·机制·手段——教育产业化的途径 333
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教育新体制 333
二、建立市场为基础的教育运行机制 337
三、建立教育市场体系 343